[摘 要] 漫畫藝術是諷刺和幽默的結合體,也是逆向思維的藝術,它特有的隱約性和夸張變形的藝術表現手法,詼諧幽默的表達社會矛盾,深受人民的喜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單純的諷刺漫畫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精神需求,漫畫不得不向多元化發展。文章主要通過漫畫大師華君武與朱德庸兩位不同時代的冷幽默漫畫家的作品進行比較,分析他們的作品在創作題材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反思現如今消費主義時代下的實用漫畫無限膨脹的局面,對影響當下作為精神食糧的漫畫這種不可或缺的藝術價值的重要性。

[關鍵詞] 華君武 朱德庸 諷刺漫畫 冷幽默漫畫

從歷史發展來看現在的漫畫,可以說諷刺漫畫是當代漫畫發展的鼻祖。生活在不同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下的藝術家,藝術作品中會明顯的顯示出當時的社會情況。漫畫的出現用另一種諷刺的設計語言來揭示所在社會環境中的丑惡一面,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缺乏漫畫語言,沒有諷刺和批評的味道,就算是純幽默,也流于俗氣、庸俗。文章就華君武和朱德庸兩位不同社會背景下的諷刺漫畫家的作品作一歸類比較:

華君武漫畫概況

要了解中國的諷刺漫畫,就不得不了解華君武。華君武先生是本世紀中后期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漫畫藝術家,他尤其擅長單幅漫畫的創作,也畫過一些連環畫和漫畫組畫。經歷了抗日戰爭和改革開放的華君武受不同的歷史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其漫畫作品也隨之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致使他的漫畫作品隨著社會背景和受眾人群的變化而變化。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漫畫作為一種強大而有力的藝術武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戰斗威力。華君武就是解放區有突出成就的政治冷幽默漫畫家。

1.漫畫作品的題材及其特點

華君武先生的創作題材主要來自抗日戰爭時期的敵對漫畫和對社會生活題材的思考,經過不斷的探索,慢慢又轉向反映人民內部矛盾為題材的漫畫藝術作品。通過漫畫來表達現實生活里存在的矛盾,反映敏感問題。他的作品有很強的文化性、民族性、時效性和藝術性。他巧妙的在傳統京劇中吸取營養,還習慣用古代詩詞等歇后語進行漫畫創作,在題材方面總是針對事件,與時俱進。在整個畫面中,文字、圖畫的巧妙編排也使得整個作品除了更好的讓讀者理解更多了一分中國畫特有的形式美感。

2.其作品在當代盛行的原因

在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下,內部諷刺漫畫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進行了揭露和批評。因此,幽默漫畫很受人們的喜愛。華君武先生的漫畫作品及具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用一針見血來形容他的作品再適合不過了,人物事件的表達犀利準確,灑脫大膽。他從來不畫休閑漫畫,總是有針對性的通過夸張的手法表現各種負面的、貶義的主題。他認為,批評以及諷刺錯誤的、陳舊的思想才能更好、更快地建立新的正確的思想。在我們的生活周圍,難免會出現各種丑惡的現象,作為藝術家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判斷和推理,運用獨特的視角觀察,利用畫筆大膽的進行創作。正是因為這種正義感的驅使,才使諷刺漫畫得到了當時群眾的喜愛。因為只有不斷的諷刺挖苦,才能讓人反省檢討并做出正確的抉擇,而這也是當時華君武對社會生活題材的深刻思考和不斷的探索。

為了使他的漫畫作品能更好的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他就琢磨怎么樣能夠使農民看得懂,所以在創作表現上就做了一些改變。因為他的社會責任感告訴他革命的漫畫決不僅僅是單純的藝術創作。

朱德庸漫畫概況

朱德庸被稱為是專以四格漫畫“顛覆愛情、批判婚姻”的怪胎 。他是臺灣著名的漫畫家,其漫畫作品《醋溜族》專欄連載十年,創下了臺灣漫畫連載時間之最。

1.漫畫作品的題材及其特點

朱德庸先生的漫畫作品題材涉及社會、婚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總是能輕松的從他的漫畫作品里看到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一方面可能是單純的幽默,但更多是無奈和悲哀。他認為人生是荒謬的。比如婚姻生活的寫照《雙響炮》,對戀愛引發思考的《澀女郎》,代言上班族的《關于上班這件事》等等。我們不難發現,從他的作品里可以親切的感受到生活的樸實、趣味和真實。他的漫畫總是用簡單的人物和構圖,符合當代人快餐式的閱讀習慣,在具有原創力的文字上體現出創作者對人性、世事的深刻解讀。

2.其作品在當代盛行的原因

正是由于現代社會的節奏快,生活壓力大,人們才更多的渴望滿足精神生活。包括文化的大眾化和精神追求的快餐化、個性化以及平面化,才是促成朱德庸先生漫畫盛行的最主要因素。他的經典四格漫畫像一個個鏡頭畫面一樣用對話的方式傳達他所描寫的“小人物”的思想,告訴我們一個個都市里發生的故事。真實大膽地用接近寫實的手法告訴讀者畫面里的人在想什么,配合文字告訴我們他要表達的思想和觀點。在他漫畫里出現的“小人物”更像是我們自己,或者我們身邊的人,這種接近生活的寫照讓我們倍感親切。雖然有些想法過于小資或者小市民,但卻是現實生活里各種角色的真實寫照,他的作品總是能夠引起我們的內心共鳴,而這,恰恰就是生活在快節奏時代的我們精神所需要的。

兩位不同時代漫畫大師的作品比較

1.兩人作品相同之處

華君武和朱德庸雖然是不同時代的漫畫家,但是他們的作品都是以針對自己所在時期的社會現象為創作題材。他們的漫畫作品都詼諧幽默,用簡單的畫面,冷幽默的言語向讀者傳達心靈深處最真實的吶喊,也影響了不同時代人們的精神世界。他們都是敢說話的人,他們的漫畫作品都像是一面鏡子,能夠折射出人性的丑惡和善美。

2.兩人作品不同之處

受所處時代不同的影響,華君武先生的漫畫作品幾乎都是在譏諷政治,或調侃時事。而朱德庸則是利用一系列作品大規模地表現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敏感問題:婚姻、男女、戀愛、工作以及表現生活中那些側面的無奈、混亂和荒謬的漫畫。在漫畫的表現形式上,二者也有所不同,華君武先生更擅長單幅漫畫的創作,他的單篇連環漫畫頗似戲劇中的諷刺小品。而朱德庸先生更擅長四格漫畫,他的漫畫作品更像是在解讀我們自己的人生。在表現手法上,華君武先生的作品善于運用中國繪畫的傳統筆墨形式,以書法特有的筆觸去“寫”畫,黑白對比分明、強烈,形象造型飽滿,構圖疏密布局合理。朱德庸先生筆下的小人物卻顯得更加生動可愛,利用淡彩的表現手法豐富閱讀者的視覺感受,更符合現代快節奏生活下人們渴望溫馨輕松的閱讀享受。

小 結

不同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賦予漫畫不同的定義,但是有一點是基本相同的:漫畫是笑的藝術。因此,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漫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視覺繪畫藝術,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繪畫。其最本質區別在于對事物可以提出看法并加以評論,同時還具有幽默的特性。漫畫創作的最高境界在于內容的構思,既要達到幽默、諷刺的目的,又要說明一種現象,反映一個問題,寓事理于畫作中。因此,漫畫作品的成功不僅需要有扎實的美術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更需要有精深的藝術修養和深刻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華君武編著.漫畫一生[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2]森哲郎(日本)編著.中國抗日漫畫史[M].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

[3]畢克官,黃遠林編著.中國漫畫史[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