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區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國發展已有近三十年的時間,陜西社區教育工作起步晚,發展較落后。本文從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現狀入手,提出只有依托電大系統,才能多快好省地發展陜西社區教育。

[關鍵詞] 終身教育 社區教育 社區大學 電大系統

本文系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一般課題《陜西社區教育發展模式的實證研究》(課題編號SGH0902303)階段性成果之一。

社區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充分利用各類教育資源,旨在提高社區全體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過程。現代社區教育在我國的興起與發展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覆蓋面占全國三分之二以上。

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的現狀

1.社區教育網絡體系的初步建立

陜西省社區教育工作起步于2003年,先后有2個單位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3個單位被確定為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有16個單位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以創建社區教育實驗區為重點,建章立制,陜西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初具雛形。例如,西安依托西安廣播電視大學建立了西安社區大學;寶雞金臺區依托金臺區職教中心,建成了社區教育學院。各街道根據實際成立了社區教育學校,各社區成立了社區教育分校,使其成為社區教育的重要基地。這樣初步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社區教育網絡。

2.社區教育的三種發展模式

目前,陜西社區教育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由社區或行政區政府牽頭,利用所轄區域內各教育資源和公共設施的“松散型”運作模式。第二種是由普通高校、職業技術學院,或成人學校承辦的社區教育機構,如西安閻良區職教中心社區教育學校就是以閻良職教中心牽頭建立的,我省在榆林學院、渭南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學府就設有社區教育培訓基地。第三種是依托電大系統建立的社區教育實體,西安社區大學就是依托西安廣播電視大學建立起來的。

3.社區教育活動的開展情況

作為我省首個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的碑林區,成立了陜西省第一所社區教育學校,創辦了《社區教育報》,利用社區各種教育資源,開展了青少年學生校外素質教育、老年人社會文化教育和活動,針對在職人員、下崗職工、弱勢人群、外來人群開展了各類技能培訓,并面向全體社區居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學文化、思想道德、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訓活動。

西安社區大學下設社區學院、社區學校和社區學習中心,主要利用西安社區教育網站,開展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職業資格證書教育與休閑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項目教育與居民自治教育于一體的“大教育”。

總體上講,我省各地社區教育發展很不平衡,只有在經濟發達的試點地區開展得好一些,其他地區尚未啟動,就是試點地區的某些地方,也由工作人員認識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社區居民參與度不高等方方面面原因,工作已經處于停滯甚至萎縮的狀態。

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的瓶頸

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發展省份和西部其他省份重要的人才培養及輸出基地,大力發展陜西社區教育必將成為其今后教育發展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然而,陜西經濟相對落后,社區教育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還不平衡。這種不平衡表現為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落后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城區與農村之間發展不平衡、實驗區和非試驗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這種差距,應該說其反映是多方面的:既有對社區教育、社區學院的認識理念的差距,又有社區教育工作力度的差距;既有社區教育廣度的差距,更有社區教育深度、高度的差距;既有社區教育工作的差距,更有社區教育效果的差距。

1.居民認識上的不足

在對陜西部分社區居民所做的問卷調查中顯示,我省居民對社區教育認識仍較模糊。有相當一部分社區居民認為社區教育就是開展一些文體娛樂活動,而街道社區干部對于社區教育的認知度和關注度也有所欠缺。目前,參與社區教育活動的主要為老年人和青少年,在職在崗成年人、下崗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參與社區教育的熱度不足,社區教育存在著斷層現象。很少有居民想要通過社區教育這種方式獲得學歷教育文憑,這說明目前人們對社區教育認識不足,并不認為社區教育是一種正規教育,而是只將其看作是滿足居民生活休閑需要的一種手段。

2.社區教育投入的不足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陜政發〔2006〕13號)明確指出“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但是沒有建立起必要的保障體制。地方財政投入仍是我省社區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由于陜西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各級財政投入社區教育的專項經費有限。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社區教育經費不能及時到位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在陜西經濟較好的市縣,尤其是國家級和省級社區教育示范區和實驗區,社區學院(學校)經費和場地均有一定的保證。例如寶雞金臺區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不低于2元標準設立社區教育專項培訓經費,投入近2000多萬元加強社區硬件建設。對于經濟較落后地區,基礎教育經費都難以保障,社區教育經費就更談不上了。

3.社區教育組織管理的不足

陜西社區教育缺乏統一的規劃、標準和統籌協調,各部門各社區各自為是。目前,社區建設主要是由陜西各級民政部門負責社區建設,教育部門負責社區教育,但兩個部門缺乏有效溝通與協調,往往是各自為政,缺少總體規劃。同時,由于缺乏政策引導,創建學習型社區活動的管理運作機制沒有形成。包括機構設置、管理人員、師資隊伍建設等的不規范,影響其發展。另外,目前我省社區學院在數量、層次、布局結構等方面都缺乏規劃、比較混亂。

4.社區教育資源建設和應用的不足

社區教育資源充分開發和利用,是社區教育發展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標志。盡管前幾年各社區教育實驗區加大投入,建設社區教育實體機構;社區與中小學溝通結合,教育資源共享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然而,相對于社區教育資源充分地開發和利用的要求來講,還有較大的距離。其反映在:(1)社區顯性教育資源中的高等學校教育資源還未充分利用和共享;(2)社區隱性教育資源——非教育機構教育資源還未充分開發和利用;(3)社區居民中的教育資源還未很好掌握和利用;(4)社區的無形教育資源——社區意識、社區歸屬感、社區文化、社區人的精神等,還未總結、提煉并加以運用。

5.社區教育長效體制的缺失

回顧總結我省社區教育發展的歷程,其基本經驗在于黨和政府有力的推動。這是我省發展社區教育的政治優勢和基本特點。然而,在發展社區教育過程中,如何建立多元的動力機制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具體來說,推進社區教育的黨和政府推動力、市場運作力、社會參與力、社區自治力、社區民眾體力均得到較為全面體現,能“五力合一”整體性地推進社區教育的發展。

6.與社區學院發展相關的法規的缺失

法制,是社區學院有序運行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國至今沒有一部社區教育或終身教育法規,只有國務院部委級的政府文件——《教育部關于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很顯然,其權威性不夠,具有較多的局限性。陜西省至今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章程制度水平上,還未上升到法規。為了提供我省社區學院、社區教育健康發展的法制環境,必須加強社區學院、社區教育的法制建設。

依托電大系統發展陜西社區教育

社區教育是惠及廣大城鄉居民的系統工程,只有織起一張具有多層級、多功能,能夠統籌管理、觸角伸到城鄉各個角落的社區教育網絡,才能有效地平衡城鄉之間社區教育的不平衡。與其他辦學主體相比,電大教育的開放性、現代化、系統性等優勢,將成為多快好省發展陜西社區教育的最佳模式。原因如下:

1.可以滿足各層級社區居民的教育需要

社區教育是具有“全員”、“全程”、“全面”特點的區域教育。它要滿足社區居民,特別是大批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單位的社區成員的教育培訓需求,有效地填補我國大教育體系中的一些薄弱環節,拓展適應社區居民工作、生活需要的新的教育服務領域,以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的學習需求。而電大教育具有的開放性辦學和教學的現代化兩大特色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無法比擬的。開放性是電大教育的本質特征,它不僅是指對教育對象的開放,同時包含著對教育資源的開放,為社會成員創造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現代教育技術的采用極大地拓寬了教育的空間,擴大了教育規模,形成了嶄新的教育格局。因此,電大“開放性”和“現代化”這兩大辦學特色是為社區教育提供服務的優勢所在。

2.可以迅速形成社區教育網絡體系

電大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多級辦學實體系統,并且地域分布均勻、廣泛。這一點是電大區別于其他教育機構的明顯優勢。同時,正好符合社區教育涉及的地域廣泛的需求。以陜西廣播電視大學為例,現設有5個直屬學院和10個市級電大分校,在省級廳局、主要行業系統及各縣(市)建立了110多個電大工作站和直屬教學點,教學班(點)遍布全省各地。對于陜西這個經濟欠發達,且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省份來說,在廣播電視大學的基礎上開辦社區學院,可以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投入的情況下,承擔起社區學院的功能。利用電大系統辦學的優勢,和遠程網絡教學平臺的現代化傳播途徑,能夠將優秀的教育資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共享。這不僅有利于提升社區教育層次,提高社區教育的質量,也有利于電大自身的發展。

3.可以建成適合市民終身學習的網絡教育平臺

加快信息網絡的建設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社區教育作為終身教育體系重要的一支,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也是其做大做強的必然要求。廣播電視大學在現代信息技術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即使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市、縣級電大,也配備有比較完備的多媒體教學設施和基層網絡教學平臺。依托電大現代信息技術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優勢發展社區教育,有利于將其延伸到城鄉的每個角落。

社區學院的建設,滿足了社區居民接受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需要,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培養了社區建設和發展所需的人才。對于經濟相對落后,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陜西,發展社區教育選擇適合的運作模式至關重要。依托電大系統,尤其是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在全省范圍的辦學系統,構建開放性社區學院是我省多快好省發展社區教育的最佳選擇。

參考文獻

[1]歷以賢.終身學習視野中的社區教育[J].中國遠程教育,2007(05).

[2]陳乃林.現代社區教育理論與實驗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羅龍發.中國教育對社區學院的呼喚[J].當代教育論壇,2005(12).

[4]陳乃林.參與社區教育是電大教育發展的重要走向[J]. 中國遠程教育,2007,(2).

[5]周寧,陳貴洲. 搭建社區教育平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依托電大建立社區教育學院的模式研究[J].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