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需要人創造,也需要人來記述;有的人在創造歷史,而有的人在記述歷史;有的人則既創造歷史,又記述歷史。教育歷史也是如此。呂明凱和他的《素質教育的跋涉與思考》(上中下三卷本)一書,就是一個教育歷史的實踐者和記述者對陜西基礎教育、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和語言文字工作十整年歷史的記錄,這是一段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教育實踐與教育紀實。

十年間,陜西全省已于2007年實現“兩基”目標,義務教育事業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普及程度、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中小學辦學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以推進素質教育為內容的各類教育活動廣泛開展。在主管廳長呂明凱的領導與組織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推動實施了中小學講傳統、講誠信、講守則,推進創新實踐、道德實踐的“三講兩實踐活動”;堅持多種形式開展中小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推動縣區普遍建起校外活動場所,豐富了中小學生的課外活動;心理健康教育、影視教育扎實推進,已成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堅持把推進新課程實施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先后推出新課改實施情況評估督察、新課程實施百縣行活動、高中課改檢查調研活動、課改成果逐級展示活動以及薄弱學科建設和課改重大課題研究等舉措。堅持把學生的體育鍛煉、藝術素質培養和營養改善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使校園文藝體育活動廣泛開展起來;還組織實施了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項目,實施了蛋奶工程和營養餐工程。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明確了“義務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抓優質,學前教育抓普及,特殊教育抓傾斜”的發展思路,使基礎教育各學段都能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水平地完成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和全省基礎教育專網建設任務,完成了所有區縣普及實驗教學的創建任務,使所有中小學生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可以全部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齊小學科學和中學理化生實驗課;通過與國際組織合作,在農村實施了“學校改進計劃”、小學科學“做中學”和“薪火計劃”等項目,為實現城鄉義務教育逐步均衡發展作出了貢獻。為推動普通高中教育資源優質化,加快了標準化高中建設步伐,啟動了示范高中創建工作,推出了大學與高中聯合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春筍計劃”,實施了“出名師、育英才、創特色、上水平”的三年行計劃。2004年提出了加快普及全省農村學前三年教育的工作部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普及程度和辦園水平的提高。為切實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支持和傾斜力度,先后召開特殊教育座談會、特教學校德育工作座談會、全省隨班就讀工作蓮湖現場會,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堅持多措并舉,努力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一是大力推進基礎教育教研工作;二是認真抓專業支持服務體系建設;三是下功夫抓信息技術應用和多媒體課程資源建設;四是認真抓學校規范化管理工作……

這部書記述了十年間他與他的同事們在陜西基礎教育、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和語言文字等方面的所做的工作,是一段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教育紀實。我們這些從事教育活動的當代人看了書中的許多內容感到無比親切,一些思想觀點也十分深邃,有些看法也很有見地;尤其幾十年或幾百年以后,當我們的后人寫這一段教育歷史時,這些教育紀事一定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所以,這部書的出版不僅有現實意義,更有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