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教育當優先
作者:天望成
發布時間:2013-04-24 16:10: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引用李白的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來形容實現“中國夢”的堅定信心和勇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大力促進教育公平,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既是黨的十八大對改善民生教育的鄭重承諾,又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社會進步的戰略選擇。
實現中國夢,教育當優先。近代以來,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意義日顯突出,美國、日本和韓國作為現代化后進國追趕先行國的范例,都是因為選擇了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它們分別用30~40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歐資本主義國家一百多年的發展道路,創造了三次成功的經濟追趕的歷史奇跡。美國趕超英國的初期(1871年),人均GDP相當于英國的75.3%,而教育發展水平已相當于英國的88.3%;日本追趕美國的初期(1953年),人均GDP相當于美國的19.6%,而教育發展水平已相當于美國的80.8%;韓國追趕西歐初期(1965年),人均GDP相當于西歐的24.3%,而教育發展水平已相當于西歐的58.3%。歷史表明,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已經成為當下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夢以及中國人民的小康夢,也一定要奉行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從200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體學習,請專家講教育問題,研究我國教育發展戰略;到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2010年財政性教育經費須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至4%;再到黨的十七大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建立人力資源強國;一直到這次黨的十八大提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總體承諾。說明黨中央已經明確把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轉化成了自覺的行動。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讓我們銳意改革,劈波斬浪,力促公平,提高效益,使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選擇真正成為民族騰飛的強大推力。
教育要發展,繼承很關鍵。教育的優先發展和超前發展,不是一味求新求異,不能厚今薄古,也不能厚此薄彼,要在繼承中超越,兼收中選萃,實踐中創新。血脈有傳承,文化魂相連。中國傳統教育優秀成果是世界文明發展中的寶貴財富。毛澤東同志說,要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理想的教育應是中國傳統的孔墨精神與歐美人格教育及其實用教育之結合;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先生說,面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和人文精神的失落,需求助于中國的傳統文化來解決,特別是儒家的“仁愛”、墨家的“兼愛”,他甚至說,“墨家主張的兼愛,過去只指中國,而現在應作為世界性的理論去理解”。二十一世紀當是中華文化復興的世紀,也是社會主義精神光大的世紀,更是偉大的中國夢實現的世紀。我們應繼承光榮傳統,力爭早日圓夢。
夢想要實現,方向不能偏。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強調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主義承載夢想,道路決定命運。我們優先發展的教育:一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的,“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一定是十六大以來的“二為”方向,即十八大報告再度提出的,“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這里的方針和方向,既高度概括了教育促進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發展的基本職能,又客觀地反映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內在需求,集中體現了教育方針的科學性與時代性的辯證統一。只要明確把握住這樣的教育方針和方向,就不怕培養不出德才兼備的人才;只要有了這樣薪火相傳的人才,何愁實現不了偉大的中國夢!讓我們堅定自己的信念,胸懷崇高的理想,向著黨的十八大描繪的中國夢高歌猛進吧!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