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堅守“花的事業”——記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輔導員桓美麗
作者: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王偉
發布時間:2013-07-16 12:47:0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桓美麗,1998年2月擔任輔導員,先后被評為院級優秀輔導員、感動校園人物、院級十佳輔導員。2013年獲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2010-2011年度優秀輔導員。
十四年來,責任、愛心、勤懇、真誠、寬容、引導、幫助等詞匯已經成為她工作、生活中的基本詞語,也逐漸形成了她做人做事的風格,并沉淀出她穩定的“工作性格”,她就這樣在學生工作崗位上守望了整整十四個春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責任孕育愛心,愛心催生希望,希望守望事業”。
以神圣的責任感堅守輔導員崗位 做學生最溫暖的引路人
自1998年走上輔導員崗位那一刻起,桓美麗就深深地意識到,平凡的輔導員工作,盡管天天都在做著一件又一件平凡而重復的小事情,但這一件件小事,卻關系著每一位學生的成長、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也關系著國家和社會的希望,平凡之中體現著偉大,這便是輔導員事業的崇高和神圣之處,于是在工作中,她時刻告誡自己: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就是專家,重復的事用心做,就是贏家。正是這種神圣而又強烈的使命感,催生出她的一身正氣,使她始終能堅持用正確的理念和觀點教育、引導、幫助每位學生。與她同期走上輔導員工作崗位的人提拔的提拔,調離的調離,而她卻執著地堅守在輔導員崗位,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時間、不計報酬、無私耕耘,十四年初衷不改。
有位畢業多年的學生這樣說道:“翻翻日歷,與您已經相識七年。七年間,一直聆聽著您的教誨。在象牙塔中,您是我前行的燈塔;在人生路上,您是我奮進的向標。我總是喜歡將我的事情告訴您,我知道您總是會很認真地去聽。我開始迷茫、徘徊時,您總能給我最溫暖的指引。您讓我知道:保持微笑,保持前行;您也讓我知道:堅守一顆寧靜的心。感謝您,我的老師;感謝您,我的朋友。”
將愛根植于教育 用心守望學生精神家園
魯迅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十四年來,桓美麗用自己的行動闡釋著一個不變的真理——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她把愛作為教育的源泉, 用愛心滋潤著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心田。
作為一名輔導員,她為優秀學生打開一扇窗,為普通學生打下一根樁,為困難學生墊上一塊磚。學生在她面前永遠聽到的是循循善誘、語重心長的叮嚀,看到的總是甜甜的微笑;她從不輕易批評學生,從不對學生發脾氣,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她的語氣永遠似母親般的叮囑,她的思想教育猶如涓涓細流,無聲無息,卻和風化雨,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許多棘手的問題,只要她“出馬”,總能圓滿解決,于是“美麗老師”成為她的昵稱。
悉心呵護每位學生的成長。桓美麗時刻提醒自己要像“知心姐姐”那樣,從學習、生活到身心,全方位地關懷學生的成長。她堅持深入實際,從入學之初的摸底排查,到入學后的深入接觸,時刻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她堅信每個生命個體必定有他獨特的光彩。對于學生,她既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聲,平等地交流,又能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總把關懷做到細致入微,總用行動直抵學生心中,使教育引導深入學生的心坎。
永不言棄的呵護,體貼入微的關愛。桓美麗關注弱勢群體,對家庭經濟困難、孤兒或單親家庭等需要幫助的學生,她會傾注更多的愛,除了積極爭取在政策上解決之外,在心理上也給予了大量的輔導與關懷。她為他們提供的幫助總是最多,疏導總是最耐心,呵護最溫暖,從而使學生學能走出了心理誤區。她所帶的一位學生,家里只有患精神病的父親和已經輟學干苦力的弟弟,再無其他經濟來源。新生入學時她為其辦理“綠色通道”,連續兩年讓其享受國家助學金,并積極為其申報新東方“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網上實名投票時,她整理投票步驟,打印發放并通過QQ發到網上,發動各班級學生、各班主任、學院其他老師以及已畢業的學生參與投票,使其順利當選。同時,她在QQ空間寫了題為《期待某同學做生活的強者》的日志,希望該學生堅強地面對人生的坎坷,用堅強的心完成大學生活。
舍家忘子,愛心守崗。擔任輔導員之初,桓美麗的孩子才9個月,在之后的七八年里,不管是晚上、節假日的值班、加班,還是突發事件,她從未因孩子小而搞過特殊,總是克服重重困難,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在“非典”、 “禽流感”、“甲流”、“肺結核”、“5.12大地震” 以及“維穩”等特殊、敏感、忙碌的日子里,她也從不畏懼,毫不猶豫,絕無怨言,總會默默地第一時間出現在學生當中,耐心、細致地對待學生的惶恐和抱怨,給予及時的疏導、慰藉和信心。她牽掛自己的孩子,但她深知,作為一名輔導員,學生也是她的孩子。
正是基于這種無私的愛,十四年來,桓美麗始終如一深愛著自己的工作,像對待親人一樣愛護每一位學生,并把這種愛融在繁雜瑣細的日常工作中,把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了實處,做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從信息學院走出去的學生,印象最好、記憶最深、最懷念、聯系最多的就是輔導員“美麗老師”。
以“勤”當頭 兢兢業業地踐行自己的職責
輔導員工作,小事如麻,大事成把,事無巨細,隨機性大,時效性強,稍微拖拉就有可能出問題。十四年,桓美麗用“勤”字踐行著一個輔導員神圣的職責。她勤得無處不在,勤得無微不至,勤得無時無刻,勤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勤成了學生的心靈雞湯,勤成了學生做人做事和精神的領路人。
桓美麗腿勤,在信息學院,學生們看到最多的是她的身影。從新生入學到畢業離校,無論是在信息學院的接待臺前、新生家長身邊、學生入住的公寓、入學教育、畢業典禮的一個個場合,到信息學院開展的大大小小的活動場面,以及用人單位的招聘活動之中,她就像流動的水,隨時會出現在學生的身邊,保證能在第一時間為學生提供幫助。
桓美麗眼勤,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她總能最先發現。她以女人的特質,留心觀察每個學生的細微變化。無論是在教室、宿舍,還是路邊,她隨時隨地仔細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透過一個個細節發現問題。哪個同學情緒有波動,哪個學生學習、工作不在狀態,哪個班級工作存在明顯起伏,哪項工作組織出現了問題,哪個學生遇到困難,都逃不過她的“法眼”,一旦發現,她都能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并幫助解決。
桓美麗嘴勤,她經常說學生之事無小事。在事關學生的大事小情中,她事無巨細,件件操心到家,事事千叮嚀萬囑咐,能面授的一定面授,不能面授的就電話吩咐、短信提醒、QQ或郵箱再叮嚀,直到學生一遍遍地回答“記住了、記住了”才放心。因此,十幾年來,凡是經她處理的大事小情,從未出現過任何明顯的疏漏。
桓美麗耳勤,傾聽學生的各種聲音,已經成為她的習慣。由于和學生十分親密,她總是能及時聆聽到學生的心聲,總能發現一些諸如學生思想問題,或彼此之間的矛盾、糾紛等蛛絲馬跡。對學生的呼吁、訴求,以及對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的意見,她不僅能虛心傾聽,而且能及時解決。
桓美麗手勤,事事在冊,件件記錄,小事可查,大事能溯。她在與別人一樣承擔著大量學生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承擔了信息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大量的內務工作,在學院連續多年組織的學生工作資料檢查考評中,信息學院都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不僅資料最全,而且分類清晰,歸檔及時,立卷規范,成為全院學習借鑒的樣板。
桓美麗腦勤,為了適應新時期學生工作的新需要,她善于鉆研,勤于思考,將點滴體會編寫成論文,2011年分別在《科技信息》、《中外企業家》期刊上發表題為《堅持不懈獻愛心 涓涓細流潤心田》、《對高校學生家訪工作的思考》等論文。
勤快的秉性賦予她無限的工作熱情,在做好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她義不容辭地挑起信息學院學生黨支部組織委員、黨總支宣傳委員以及分會女工委員的擔子。從黨員發展,宣傳報道,網站建設,到學生、職工各項活動的組織,她都傾注了滿腔熱忱,以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工作激情激勵和影響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十四年輔導員生涯中,她一直主管學生文藝部工作,在各種比賽、慶祝活動中,她和學生們一起策劃、編導,在酷暑、嚴寒中苦練,取得了豐碩的戰績。
作為一名普通的輔導員,桓美麗常常收獲著學生們的一條條短信,一句句問候,在“親愛的老師,我會永遠記著你!當我做了錯事時,您信任的微笑鞭策我;當我取得成功,您欣慰的微笑嘉勉我;當離開母校時,您期許的目光鼓勵我。老師,希望您永遠快樂。”的感謝中,在這些安慰中,她始終以強烈的責任感、無微不至的關愛,走進學生的心靈,為他們解決學習的艱辛、成長的煩惱、理想的困惑、擇業的焦灼;用智慧啟迪真知,用愛心傳理想信念之道,授素質修養之業,解成長成才之路,用執著堅守花一樣的教育事業。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