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我用生命熱愛的職業
作者:延安市志丹縣紅都小學 王春麗
發布時間:2013-07-17 14:16:3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我是來自延安市志丹縣的一名普通的老師。教師是世界上最光榮而神圣的職業,我不想說我是因為孔子、朱熹等大教育家的影響而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而恰恰相反,我是因為一位在我啟蒙時,對我循循善誘、關懷備至,甚至連普通話都不會說的一位民辦教師——是她影響了我,這個老師當時已經四十幾歲了,她是我們的韓老師。我小時候學習條件很艱苦,上課的教室都很簡陋,可以說是四面通風,就連上課坐的凳子也有的是三條腿,但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師盡職盡責,從來沒有給我們落下一節課。她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她教給我們文化知識;她甚至和我們一起玩游戲;我們有什么秘密都愿意說給她聽;她知識是那么的淵博,有那么多故事講給我們聽。我幼小的心靈崇拜她。內心深處一直有個想法:長大后我想成為您。雖然前年我的老師已經離開人世了,但她卻影響著我的一生。我還清楚地記得在一節作文課上,老師讓以《我的理想》為題寫一篇作文,她問同學們,你們的理想是什么?同學們有的說想當解放軍,有的說想當醫生給病人看病,有的甚至說想成為一名科學家。當問到我時,我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像您一樣的人民教師。從那以后我就為成為人民教師時刻作著準備。初三畢業填志愿,我又一次毫不猶豫地填上了延安師范。師范即將畢業時,母親就告訴我,你如果做不了高山上的青松你就做一棵大樹,做不了大樹就做一棵小樹,做不了小樹就做一叢灌木,衡量人的標準不是尺寸,我們無論做什么,都要盡量做到最好,母親的話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1999年7月,學校畢業以后,我懷著滿腔的熱情,投身到了教育行業。我所工作的鄉鎮,是被稱為“志丹的西藏”——吳堡鄉,可想而知條件有多么艱苦,不僅路程遠,道路崎嶇,而且經濟落后,文化落后。代步的工具又少,每天只有一趟班車,學校的老師不但少,而且都是民辦教師轉正的,年齡都在45歲左右,女老師只有一個。這里根本就沒有專業的體育、美術、音樂老師,所有的老師都要帶好幾門課。有時候老師給學生上音樂課,歌教得都跑調了也沒人知道,沒人笑話。說句實話,被分配到這樣艱苦的地方我不是沒有沮喪過,甚至在報到的那一天,我就哭著讓父親帶我回去。(我有一個師范同學,美術班畢業的,她和我一起被分到了吳堡中心小學,她一直就沒去報到,也沒去上班,后來被分到別的地方去了。)但當校長給我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并帶著我走進所要教的班級時,看著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看著那一張張帶著微笑的可愛臉龐,我一下子感覺到他們需要我,需要我給他們傳授知識,需要我去改變他們——所以我決定留下來,心里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這里,就這樣我在這片土地上生了根,發了芽,開了花,最后結了果。我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最寶貴的青春十年獻給了這片土地,獻給了我最熱愛的教育事業。在這里經歷過的酸甜苦辣,歷歷在目。
記得那是我上班的第二年夏天,天已經很黑,因為是陰天,所以看不到月亮,大概是九點多,學生們都入睡了。我還在辦公桌前批改作業,突然電閃雷鳴,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十分鐘不到,就聽到學生哭喊著叫“王老師,王老師,快來,趕快來——”,哭喊聲混和著雷聲、雨聲令人心驚肉跳、頭皮發麻,但就這樣我連雨傘也沒顧得上拿第一時間沖了出去,我所住的辦公室和學生的宿舍在一排,都是住在靠著山體的窯洞里,我沖進學生宿舍,看到所有學生蜷縮在一起瑟瑟發抖,像一只只受了驚嚇的小兔,地上的水已經積到膝蓋,窯頂的水還像瀑布一樣從窯檐傾瀉而下,一點也沒有停止的意思,我知道是窯頂上的排水渠又被堵住了。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安撫了一下學生們,立刻回到辦公室里拿了把鐵鍬和手電筒,也沒顧得上叫其他的老師,一個人爬上窯頂,冒雨把堵住的排水渠疏通,讓雨水順著排水渠流了下去,就這樣消除了安全隱患。看著學生們一個個還帶著淚珠的笑臉,那一刻我是那么的欣慰,那么的幸福,因為孩子們是那么地依賴我,那么地信任我,我覺得做的再多都值得!回到辦公室,我渾身發抖,一是因為渾身濕透了,二是因為我感覺到后怕。其實我非常害怕打雷下雨,尤其是晚上,靜下來我常想,在那種情況下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讓我奮不顧身的沖了出去?這就是大于母愛,勝于情愛的師愛。
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件事,我們班上有一個學生,家庭生活很拮據,父親先天性失明,沒有勞動能力,母親長年生病,經濟上沒有太大收入,生活只是靠母親種的一點糧食和飼養的一頭豬幾只雞來維持。這個學生很懂事,周末走十幾里路回家還要幫助家里做家務,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為了幫助她,我讓她跟我一塊住,一塊吃(因為當時我還沒有結婚,她正好還能給我做個伴)。就這樣為她省下了一點兒生活費,同時還能為她補習功課。后來她的父母知道了這件事,心里很是過意不去,為了感謝我,她們舍不得吃雞蛋,很長時間才攢了一籃子。那天她媽媽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把雞蛋給我送到了學校,我沒有拒絕她,因為這是一個家長的一份心意呀?。ㄆ鋵嵨耶敃r心里已經有了主意,每天給那個孩子蒸一個雞蛋,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給她增加一點營養吧。)多么淳樸善良的農民??!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他們雖然沒有見過世面,但是他們懂得感恩,他們懂得人情。當時,我含著淚收下了沉甸甸的禮物。也許有人說不就一籃子雞蛋嗎,又不是什么貴重東西。這一籃子雞蛋對于現在許多人來說確實不是什么稀罕的東西,但當時那一籃子雞蛋對于一個農民來說可以拿到集市上賣十幾塊錢,這十幾塊錢,是全家人一個月的生活費呀!第二天當我打開雞蛋發現雞蛋因為存放時間太長,已經變質了,當時,我的心像被刀割一樣疼,他們自己舍不得吃,當寶貝一樣珍藏的東西卻送給了我,雖然雞蛋壞了,但是他們的心靈卻像金子一樣在閃光。之后,我就自己花錢買了雞蛋,每天早上蒸給我的學生吃。
我不僅在生活上照顧他們、關心他們,我教他們普通話,我教他們唱歌,我教他們跳舞;作文課上,我帶他們去山上找春天,帶他們去野炊,帶他們去放風箏,讓他們去親身體驗生活。就這樣我漸漸地適應了那里的生活,心也安了下來,在那兒成了家,一呆就是十年。學生尊重我,崇拜我。家長也和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經常給我做鞋墊,每逢趕集的時候給我拿他們家的蘋果、梨、土豆、玉米等土特產。領導也認可我,許多機會都給了我,我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只要領導布置什么任務,我都會不假思索地接受,從來不想能不能完成任務。想想那十年,我在吳堡鄉創造了多少個第一次和多少個榮譽:第一次成立了秧歌隊,走出了鄉,參加了縣上的比賽;鄉上第一次舉辦了慶“七一”文藝晚會,我不僅表演了節目,還擔任主持人;代表學校第一次參加縣上的校園文藝匯演,我們的小品《回來》榮獲了二等獎;第一次領著全縣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參加了縣上組織的安全知識競賽,并獲得了預賽第一,決賽第二的好成績;代表鄉上第一次參加了縣委縣政府組織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演講比賽,并獲得了第一名。在業務方面,我也是收獲多多,我被教育局評為“教學能手”、“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課改先進個人”;被縣委縣政府評為“陽光教師”。多少個第一次和榮譽,豐富了我的精神生活,增加了我的人生閱歷,也逐漸在完善我的人生理想,體現我的人生價值。基層小學給我提供了平臺,我得到了鍛煉,得到了培養,這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筆財富,這筆財富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2008年8月,志丹縣城又成立了一所小學,也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學?!t都小學,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調回了城?;亓顺牵疫€是一如既往地把我的愛給了學生,把我的熱情獻給了教育事業。一晃,4年又過去了,我不敢說我桃李滿天下,但每到節日時,他們都會給我送上祝福,結伴到我家看望我時,那一刻盡是無限的幸福、充滿了無限成就感。是??!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凈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里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
近幾年來,隨著志丹經濟的迅速發展,志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柏油馬路到鄉鎮,到村莊,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從“普九”到“雙高普九”再到“創省級教育強縣”,這一個個重大舉措,使志丹教育事業蒸蒸日上,每到一處,就像課文里說的“哪座房子最漂亮,要數我們的小學堂”。
人們總喜歡用“春蠶、園丁、蠟燭”來比喻教師,但是誰又知道春蠶絲盡的過程,是她歷練和享受的過程;誰又知道人們在關注美麗花圃時,會先看到正在修剪花圃的園??;誰又知道蠟燭在燃燒自己時,最先照亮的是自己。在物欲橫飛的年代有許多人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著理想。有人曾對我說過,你如果轉行到行政上,也許會有很好的發展。但我的信念卻從未動搖過,甚至在教師這個職業上走過14個春秋的今天,我還依然堅定地告訴大家,一燈如豆,四壁青輝。我甘愿守住這方凈土,安于三尺講臺,用愛譜寫教育的不凡篇章。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