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既是高校教育、教學的知識載體,又是課程改革的有力體現。因此,高校教材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證。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問題,指出高校教材規范化管理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教材管理 存在問題 規范化管理建議

引言

自20世紀末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戰略方針的調整和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增加,辦學規模、辦學形式發生了重大變革,高等教育事業正處于新的發展階段,因此,高校教材管理必須適應新時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不斷克服和改進教材管理存在的問題,積極進取,大膽創新,努力探索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模式。

高校教材規范化管理的意義

1.教材規范管理是實施教學管理與決策的重要保證。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學的主要工具,系統、完整的教材反映了高校人才培養計劃的培訓內容,為教學提供第一手資料;科學、規范的教材管理,可以為教學管理提供客觀、科學的決策依據。

2.教材規范管理是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辦學規模的增大,教材的數量、水平和層次也必須緊跟形勢的發展,教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的管理水平。

3.教材規范管理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依據。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材料,教材為教學計劃、教學手段、教學過程、考試方法以及實驗實習項目的制訂、實驗設備的購置等提供重要參考,同時也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材料依據。

4.教材規范管理是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證。高校是培養國家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人才重地,也是科研的重要場所,科研離不開資料,教材則為科研提供重要的資料保障。

5.教材規范管理是教學評估材料的重要內容。教材建設是高校基礎性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教學的內容離不開教材等資料,教材是對教學內容的客觀反映。因此教材管理可為教學評估積累可靠、客觀的資料。

6.教材規范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媒介,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均離不開教材的支撐,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及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教材的規范化管理不但能夠及時有效地改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1]

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教材管理觀念落后,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教材是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也是高校硬件設施的重要內容,在新的發展時期,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歷史使命。由于教材肩負著培養人才的資料保證,因此如果高校主管領導對教材管理的認識不足,觀念落后,不重視加強教材的管理,就無法保證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2.政府缺乏監管機制,教材印刷出版混亂

伴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教材供需矛盾不斷升級,為了應對人數眾多的學生對教材的需求,出版商全然不顧教材的實用性和科學性,更是盲目印刷,重復出版,嚴重影響了高校的教材管理秩序。

3.教材編寫制度缺失,優秀教材相對較少

黨和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部為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及教材編寫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幾十年來,組織專家學者編寫了大量的優秀教材,但由于高校數量眾多,專業門類繁雜,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也難以統籌全國地方性高校教材建設的具體編寫工作,加之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大部分高校對教材編寫缺乏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使得教材編寫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教材質量也就難于保證,優秀教材相應較少。

4.教學計劃不切實際,教材供應偏廢嚴重

十余年來,教育改革成果顯著,全國高校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與此同時,也出現高校盲目地整合或管理體制的變化,給教學管理帶來許多困難,諸如人才培養方案的規劃、教學計劃的制訂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導致教材征訂與實際需求相脫節,教材的種類、數量、層次混亂,造成教材短缺不能滿足使用而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或者教材過剩導致庫存積壓造成嚴重浪費。

5.管理人員素質較差,管理水平相對較低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高校管理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而教材管理人員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相應的文化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的管理人員來承擔,他們要有一定的業務知識和信息化管理技術,而不是簡單的購置、保管與發放。因此,如果管理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化教材管理知識培訓,或者文化素質不高,就難以保證教材管理的規范化。

6.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教材征訂不夠規范

教材是學校重要的文獻資源,需要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設置的要求,按照實際需要,合理制訂采購計劃,嚴格遵守采購的發標優選原則,切實保證教材征訂程序合法,操作規范。如果缺乏嚴格的制度約束,只是由一部分管理人員任意采購,不僅不能保證教學秩序的順利進行,還很有可能給高校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使個別人中飽私囊。

7.校內自編教材過多,影響教材整體質量

學校在選用教材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除選用規定的定編教材外,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結合服務地方經濟的具體實際組織教師自編教材、講義,為補充教學內容作了大量的有益貢獻,當屬無可厚非。然而,對于教材的選用一定以保證教學質量為前提,如果不科學計劃統編教材與自編教材的比例,盲目無序地編寫講義,勢必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2]

加強新時期高校教材規范化管理的建議

各高校主管教學的領導一定要從高校發展的高度認識教材管理的重要性,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切實加強對教材管理的領導,不斷創新教材規范化管理的模式,進一步提高教材管理水平。

1.加強行政決策力度,完善教材管理政策。國家教育主管部門要在國家整體發展規劃政策的指導下,建立完善的教材評估制度,有計劃地對高校教材建設進行全方位的考察評估,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把高校教材管理內容納入高校評估范疇。[3]

2.科學規劃教學方案,合理制訂教材計劃。高校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根據自身發展的總體目標和辦學特色,通過周密審慎的論證,科學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專業設置計劃,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材購置計劃,并積極組織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按照專業分類和人才培養模式繼續編寫結構合理、內容實用、方向性強的全國高校統一教材。保證既滿足教材供應,又不造成積壓浪費。

3.加強政府監管力度,規范教材印刷出版秩序。各級文化出版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對出版社的領導和監管,采取有力措施積極整改出版的混亂局面,保證對高校教材的出版發行在健康的軌道上運行。

4.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教材管理水平。各高校應根據本校的人力資源現狀,合理制訂人事管理制度,把具有教材管理專業特長、綜合素質高、熱心教材管理、責任心強的人員充實到教材管理隊伍中,與此同時,要制訂平衡的個人發展激勵政策和利益分配制度,鼓勵教材管理人員安心工作,樂于奉獻。另外,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管理人員有計劃地進行培訓提高,也可以聯系與院校協作,例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相互學習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管理水平。[4]

5.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保證教材管理規范。教材的編寫、選用和訂購,是高校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制訂完善的教材征訂制度、選用制度、保管制度、發放制度、印刷制度、編寫制度、發標制度等,與此同時,高校紀檢、監察和審計部門應切實旅行職責,對教材的管理過程進行全程監管。

結語

教學管理是人才培養的基礎,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而教材管理則是教學管理的重要體現。教材管理的規范化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只要努力研究教學規律,積極探索教材管理的新途徑,不斷創新現代教材管理模式,高校的教材管理必將邁上健康、科學、規范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湯麗英.高校教材管理的規范化芻議[J].南通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4).

[2]肖作儀,孫梅.淺談高校教材管理存在的問題和規范化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01,(6):63.

[3]歐陽薇.淺談高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廣場, 2007,(12).

[4]王培臣.淺論高校教材的管理與建設[J].科教文匯,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