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生態學學科構建模式探析
作者: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咸陽 高 波
發布時間:2014-02-20 10:28:33
【摘 要】生態體育強調的是人、環境與體育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關系。文章結合我國當前體育生態學的研究現狀以及當前體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運用體育學、生態學和教育學的相關理論,對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基本概念、理論體系、指導意義等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一方面為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學科創建與發展提供指導,另一方面也為當前體育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一定的幫助意義。
【關鍵詞】生態學 體育教育 體育教育生態學 理論架構 現實意義
我國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內涵特征分析
1.我國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體育教育生態學是體育生態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主要是以生態理論、研究方法為主,探討在體育教育和教學活動中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文化環境以及各種人文環境等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影響以及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探索其中的規律,推動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豐富體育教育學理論研究體系。因此,它既是一種教育理念和實踐策略,同時也是一種體現平衡、自然、和諧的教育模式,著重突出體育教育與各種環境主體之間的互動、協調、共生、關懷的和諧生態行為特點。
2.我國體育教育生態學三個層次的內涵特征
體育教育生態學具有體育教育節律、生態位原理和復合系統三個層次的內涵特征。首先,節律即節奏與規律,是一種描述自然界生態體系內生物的體力、情感與智力的假想周期的理論,認為所有的生物都存在一定的情感規律和生活規律。其次,生態位原理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現出來的對環境綜合適應的特征,是一個生物在物種和生態系統中的功能與地位。最后,復合系統強調的是任何一個生物體都生存在一定的綜合環境和群體范圍內,其心理和行為必然會受到這些復合因素的影響,該影響既可以帶來正面效果,同時也可以帶來負面效果,需要一定的場外主體進行控制。
體育教育生態學研究內容的結構體系分析
具體說來,其研究內容的結構體系如下:
1.對于體育教育生態學基本概念的分析,其中包括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定義、研究對象、目的、產生根源與發展歷程等等。該內容是任何學科理論創建都必不可少的一個研究領域,從而明確未來的研究方向和理論體系的提出與創建。
2.對于體育教育生態環境的分析,這在整個內容結構中占有核心地位。它是指在充分了解體育教育特點、現狀以及相關學科的理論內容之后,對當前體育教育的個體環境、群體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其中的規律,提出理論見解,一方面豐富該學科的理論架構;另一方面為現實的體育教育活動及其改革創新提供一定的指導與幫助。
3.體育教育生態結構的分析。這一部分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體育教育的微觀生態和宏觀生態的分析,體育教育的層次分析,生態教育的錐形學說和金字塔學說等等。
4.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其研究內容包括體育教育生態學原理、邊緣效應、節律特征以及群體動力和群體間的關系等。
5.體育教育的生態功能研究。這一研究內容主要針對體育教育生態學的內外部功能特征,尤其在提升體育教育水平以及促進教學改革方面的意義與作用等。
6.體育教育生態學的評估體系研究。該內容針對體育教育生態學的研究現狀、現實指導意義進行評估,總結其優勢和不足之處,起著學科指導和調節的功能。
體育教育生態學多元環境主體的分析
1.體育教育生態學中的社會環境因素分析
社會環境的內容包括社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家庭環境、文化環境、科技環境、法制環境等諸多宏觀因素,它們共同構成體育教育的外部氛圍,對于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
首先,從政治環境的角度來說,它既可以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有可能限制其發展,因此,會帶來正反兩方面的結果。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的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而在資本主義國家,體育教育往往會呈現出明顯的階級差別,不同環境的人所接觸的體育資源不同,優質的體育資源往往集中在貴族學校。因此,不同的政治體制或者政治環境往往會改變體育教育的服務方向。
其次,從經濟環境的角度來說,其對體育教育活動的影響不僅體現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方面,同時也直接決定著人們對于體育教育的觀念意識。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們具有較多的時間從事文體活動,體育教育和運動意識也比較明顯;而對于那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人們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提高生活水平,很少或者幾乎沒有體育運動的概念。另外,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人的身體素質也決定著經濟發展速度,從而改變經濟環境。因此,我們要將體育教育納入地區或者國家的發展計劃之中,從而適應并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2.體育教育生態學中的培養環境分析
體育教育生態學中的培養環境主要指三個層面的意識:首先是來源于各個學校內部的管理環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體育課堂教育是學校教育管理的縮影,是社會人才需要的體現,從而被打上了深深的學校規范和社會規范的烙印。其次是來源于各個高校的體育教育師資隊伍環境。教師對于人才培養工作的熱愛程度、投入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式等直接影響這最終的體育人才質量。最后是指授課班級內部的小團體環境。它是體育教育所處的最直接的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校效率。
生態學視野下體育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宏大的人才培養目標與低劣的現實培養實踐之間的失衡
我國當前的體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然而,一方面各個高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在人才選拔過程中通過舞弊、過度的考前強化訓練以及不正當的事物和藥物攝取等提升短期專業水平,從而導致各個高校招收的體育人才參差不齊。另一方面,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便放松了體育專業課的學習,加之當前不合理的課程結構設置,導致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急劇下降。
2.體育教育競爭機制的失衡和協同化作用的降低
體育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學科類別,無論個人競爭、高校競爭,還是項目間的競爭,如果能夠具備正確的競爭理念,采用正當的競爭手段,則可以極大地激發個人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專業水平。但是,當前在高校內部以及高校之間則出現了一種不良的競爭態勢,學生和教師或者進行一些不切實際的攀比,或者把最終的比賽結果作為評獎、評優評先以及評職稱的手段,從而采用諸如賄賂、拉關系等不正當競爭手段,導致學生之間、高校之間矛盾重重,惡化了現實的競爭環境。
3.高校內部體育教育資源的失衡
一般來說,良性循環對于生態系統的穩定與維持至關重要,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招生數量的急劇膨脹,高校在教師資源和硬件設施的搭配方面卻發展滯后,從而導致教師隊伍與學生數量嚴重失衡狀態,這極大地影響了現實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效率。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或者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致使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
總體來說,我國體育教育雖然存在諸多急需改進的問題,但是,體育教育生態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看待、研究問題的方式。作為一門嶄新的學科研究領域,要想將以上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還需要廣大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孫儒泳,李博,諸葛陽.普通生態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
[2]鄭師章.普通生態學——原理、方法和應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11.
[3]熊茂湘.體育環境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
[4]鄧躍寧.體育生態學的創建[J].體育學刊,2002,6.
[5]蘇慶福,李艷翎.體育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路徑及態勢分析[J].沈陽體院學報,2004,4.
[6]唐琛,張鐵雄.體育教育生態學的發展路徑及態勢分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4.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