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維修曾經說過:“人剛生下來都一樣,僅僅由于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的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只要父母教育方法得當,即使天資不好的孩子,都是可以成才的。

一、順天性培養孩子

美國人類潛能開發專家葛蘭·道門說:“每一個正常的嬰兒在其出生的時候,都具有莎士比亞、莫扎特、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的潛能,關鍵是后天能否把這些潛能開發出來,聰明和愚鈍都是環境的產物。”任何一個孩子都有一些特殊的才能,父母的任務就是千方百計地去挖掘孩子的這些特殊才能,然后加以培養和引導,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二、賞識造就天才

卡爾·威特說過:“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寬容和賞識,而嚴苛的責備會使天才的成長夭折。”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一種潛在的推動力量,父母對孩子的贊賞和贊美,不僅能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與進取心,而且還能優化孩子的心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三、興趣是天才的老師

興趣是一個人追求目標的重要動力,天才的秘密就在于有強烈的興趣和愛好,以及由此產生的無限熱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應把眼睛盯在孩子的考試分數上,而是要多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進而加以引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孩子對事物有了興趣,他就會主動去探索和求知。

四、想象力成就天才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象是人智慧的生命線,它不僅引導人發現新的事物,探索新的奧秘,而且激發人做出新的努力,看到可能帶來的未來結果,它是人一切希望和靈感的源泉。兒童時期是一個充滿想象與幻想的時期,也是培養兒童想象力的重要時期。

五、創造性是天才的最大特征

在很多父母眼里,淘氣的孩子絕不是好孩子,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孩子的淘氣往往是創造的前奏,如果父母抓住適當的機會,注意孩子創造力及其潛能的開發與培養,給予適當的引導,那么,頑皮、淘氣的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創造潛能,進而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

六、自信鑄就天才的輝煌

拿破侖·希爾說:“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相信自己,那么一切困難將都不會是困難的,因為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促使人奮進的內部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必備的、重要的心理素質。”自信是一個人能力的催化劑,能將人的一切潛能都調動起來,并使各部分的功能達到最佳的狀態。在許多情況下,有了自信,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一旦失去自信,則事倍功半。給孩子自信,孩子就有了成功的基礎。

七、志向是天才奮斗的方向

中國有句俗語:“有志者,事竟成。”立志是人生之路的自我警醒,也是一個人成就自我的最關鍵和最初始的一步。一個人想要成功就必先立志,就像登山一樣,須有登山的念頭,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后才能達到山頂。如果一開始根本沒有想要登山的念頭,就不可能從山腳一步一步往山頂爬。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對孩子進行目標培養,讓孩子朝著目標前進。

八、天才需要愛來培養

馬克思曾說:“還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蘊藏的情感更為神圣呢?父母的愛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火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愛是孩子成長必需的精神養料。作為父母,我們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這是人的本性,但愛不是一味地付出,更不是沒有原則的溺愛,真正的愛是尊重,是理解,是幫助,是引導,是給孩子成長所需的精神養料,做孩子的引導人。

(注:本文是作者讀崔華芳的《教育的奇跡》之后整理而成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