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班級30最”子課題研究的探索
作者:戶縣牛東初級中學 譚軍會 盛世衛
發布時間:2015-02-02 11:39:2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1.學校概況
戶縣牛東初級中學,位于秦戶路以北牛東村北端,西臨戶縣職教中心,地處原牛東鄉中心位置,周圍一片沃野,環境幽雅,服務原牛東鄉24個行政村,學區人口1.8萬人。全?,F有教師70名,學生518名,學生均來自校園周邊各農村。學校三個年級共有12個教學班:初一級4個班,班均30人,初二級4個班,班均40人,初三級4個班,班均50人左右。
2.課題提出的背景意義
評價在學校育人活動中起著杠桿調節作用,學校教育理念的實施效果很大程度要受到其評價體系的影響?!墩n程標準》明確告訴我們:“不應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更要在“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的同時,“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可以說,樹立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評價觀念,已成為我們全體教師的共識?!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發展。
當前我們的教育評價仍然過多地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知識,過分強調甑別與選拔的功能,仍然以自上而下的評價為主,知識至上,分數第一,泯滅興趣,壓抑個性,忽視各個時期個體的進步狀況,忽視結果反饋的科學過程。評價方式注重“量化”而忽視“質性”評價,評價多采用傳統的紙筆,缺少體現最新評價思想的技術與方法,顯得封閉、靜態,缺乏靈活性與動態性。在此背景下,學生課業負擔難以減輕,過度學習;教師不敢忽視學生平均分的些許下降,過度競爭;領導眼睛盯住的就是學校的升學率,過度焦慮。顯然,我們傳統的評價改革勢在必行。
為此,西安惠安中學牽頭承擔了省級課題——“321”師生激勵評價體系的實驗研究工作。“321”師生增值評價體系是指學校通過“班級30最”、“年級20優”、“校園10佳”及“十佳教師”、“十佳團隊”等評選活動的開展,運用賞識的眼光發現、肯定學生身上的優點,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培植學生身上的亮點,助推學生成長的一種全新的評價體系,我校作為12所聯盟校之一,主要承擔了子課題“321”師生評價體系中“初中學生班級30最”的課題實驗,通過實踐研究,探討“321”師生評價體系的功能與作用,努力構建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有效發展,這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1.主要內容
(1)教師評價觀念的更新,確立“321”激勵評價的理念;
(2)“321”激勵評價體系中初中學生“班級30最”名稱設置、評選條件及實施操作辦法。
2.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本研究為經驗型探索性實驗研究,即在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的狀態下,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所在,探討問題成因,研究解決問題對策,具體實施對策,及時反饋糾正,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實效性,從中總結研究成果及其理論創新之處。具體由學校領導牽頭組織,在專家指導下設計實驗方案,吸收班主任、教學骨干及科任教師參加,實驗工作納入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整體規劃之中,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在提升中推廣。
三、課題研究的具體過程和措施
(一)健全機構,制度保證,總體把關
1.我校專門成立了“321”激勵評價體系領導小組。小組成員由校長親自掛帥,黨支部書記共同負責,政教處及班主任參與組成。同時成立課題研究指導小組,聘請有關專家和本校經驗豐富、有較高理論水平的教師組成。為了更好地實施“321”激勵評價體系,每次的相關理論學習和研討會,領導小組成員必須堅持全員到場,其他相關老師一起制訂計劃,一起研究、探討、制定方案和反思,及時解決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促進下一階段的工作。同時,我們還成立了課改專家指導小組,主要縣教研室、各聯盟校有經驗的老教師組成,定期聘請專家到校進行指導和交流。并積極參加聯盟校聯系群,實時討論與資源共享。
2.基于實踐,長遠謀劃,將“321”激勵評價課題研究列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使該體系真正融入我校的管理工作中,成為學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建立參加“321”激勵評價體系課題研究情況檔案。
3.學校制訂相關政策向課題研究小組傾斜,盡量提供條件讓課題組教師外出研討,接受最新信息,了解最新進展。只要條件具備,也積極讓科任教師們多交流,力爭做到有所收獲。并將課題研究情況與教師考核掛鉤,在聘任、晉升時,對在課題研究中表現積極富有成效的老師予以傾向。
4.健全家長學校制度。每個學期,在召開的家長講座中,向家長介紹“321”激勵評價體系的相關情況,并針對學生的特點,不斷與家長進行溝通,密切家校聯系,共同促進學生成長。還通過填寫“家長反饋表”,向學校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制定課題方案,規范工作步驟
“321”激勵評價體系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借鑒和學習?!伴_弓沒有回頭箭”,我校課題組成員能克服困難,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實踐,使課題研究不打“太極拳”,切入“要害點”,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和推進。經過課題組成員和全體老師討論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戶縣牛東初級中學師生“321”激勵評價體系課題實施方案》,確定分3個步驟完成課題。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3.6-2013.9)。主要工作是:整理課題相關理論和資料;整理、完善學生成長記錄袋;收集國內外學生評價有關文獻。
第二階段:研究階段(2013.9-2014.2)。主要工作是:組織課題組成員培訓;班主任每人上課題研究系列主題班會不少于4節;調查了解學生家長、學生及社會各界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和建議,寫出調查報告;政教處團委開展課題研究系列演講、競賽、志愿者隊伍建設等活動;查閱資料、搜集、整理有關信息,進行子課題研究,形成相關論文;制定“321”激勵評價體系實施細則。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14.3-2014.6)。主要工作是:反思總結,完成子課題研究報告。
在課題項目實施方案的制定中,學校廣開言路,暢所欲言,把條條思路理清,件件事情想細,個個環節抓準,點點偏差校正,層層漏洞堵死,變不利為有利,化壓力為動力,確保方案具有可操作性,科學性和示范性。同時,對于課題研究跨越時間長,學校確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保證課題研究工作長流水,不斷線。
(三)明確目標,探索實踐
1.多樣的評價項目——班級30最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如果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他們,就會讓很多孩子變得“矮人一等”?,F在我們用不同標準制造出各種尺子,就會發現每個孩子都有“長處”,都有閃光點。我們倡導學生“做最好的自己”,幫助學生形成自主發展的意識,樹立自我超越的精神目標。在學校組織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中,如各種趣味體育比賽、拔河比賽、球類比賽、合唱比賽、英語角活動、學科競賽、書寫大賽、拓展訓練等,不同的學生均在活動中鍛煉了各種能力,形成樂觀積極、陽光向上的品質。我們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品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閱讀與寫作和心理健康9個維度,結合本校學生的年齡、心理、生理、環境、知識結構情況和學校“五園四節”(打造文明校園、文化校園、書香校園、平安校園……體育節、科技節、外語節、藝術節)活動,針對能體現出學生某一個良好的習慣、出眾的能力或優秀的品質,確定“班級30最”名稱庫。
2.彰顯自我——注重評價過程
“321”激勵評價體系評價活動的過程是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發展的過程,通過評價過程的實施能使被評價者得到“自我實現”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的發展潛力。班級30最的評選過程,是一個學生認識自我與同伴,并相互激勵與教育的過程。(1)學期初學生先根據學校所列的30最評選項目進行自評,選報自認為個性發展最好的兩項,填寫申請表。此外在學校列出的項目外還可以自我申報一個積極向上的新項目,給同學們提供足夠大的成功舞臺。(2)各班主任組織班內同學代表成立評委會,對大家的申請表進行統計(必要時對原來所列項目進行調整),在班內適當位置展示各項目的競選人,激勵競選人進一步發展。(3)同家庭進行廣泛聯系,使家庭與學校在激發學生潛能方面形成合力。(4)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和學校、年級組包括班級開展的各類活動中對競選人的行為表現、取得成效關注和記錄。(5)開學5-8周后,各班開始進行班級30最的評選活動。各競選同學在班內進行申報演講,展示自己的行為表現、相關事跡等,接受同學的質詢,與班內其他有同等意向的同學競爭。之后我們按公平、民主、公正的原則打分,結合科任教師賦分,由評委會擇優確定。(6)由于不同年級與班組學生特點的不同,學校不要求所有班級都按照統一的模式,在評選原則之下,可以針對本班組的情況進行調整。
評選過程中我們堅決杜絕教師的“話語霸權”和“惟我獨尊”的狀況,積極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肯定、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夢想的憧憬,讓學生擁有強烈的自主意識與自動性,以快樂的精神狀態進行價值觀的選擇。我們尊重和監督評委會工作的同時也注重發揮家長、社會評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認同和接受班級30最每個項目的競選結果,進一步激發競選人上進的欲望。
3.學生的自豪——評價結果的處理
評價結果的處理是“321”激勵評價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往往決定著評價效果是否能夠落到實處。從開始的課題研究,我們就廣泛吸收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多法并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陣地,力求讓各班評選結果富于創造力和生命力,最大程度讓學生認可,家長認可,社會認可。
(1)入選班級30最的學生有入圍年級20優的機會,這對獲得班級之最的同學是更大的鼓勵,給學生下一步努力確定了方向和目標。從評選出班級30最后,學校收到多封表揚信,秦渡鎮牛二村這樣寫道:周末,天下小雨,但沒有阻擋這些同學義務勞動的熱情,牛二村委會的各個辦公室里都能見到同學們拿著不同的勞動工具奮力打掃的場面。感謝同學們用肯于吃苦的精神給我們帶來了干凈整潔環境,也感謝牛東初中教法得當,為社會培養出眾多的令人可愛、可親的優秀人才……
(2)班內創建“榮譽榜”“光榮欄”等展板,展示獲得班級之最稱號的學生照片,簡要介紹。每當同學們觀看的時刻,不僅為獲得班級30最的同學祝賀,更為大家競選年級20優加油!
八年級一班王詩雨同學在作文中寫道:我生活在牛東初中,這是每個牛東學子最引以為豪的事情。因為牛東初中,不僅是我們的學園、樂園,更是我們的家園。在這里我沐浴在歡樂的海洋里,找到了自己的閃光之處:舉止最優雅、學習最快樂。我將會銘記在牛東初中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特寫鏡頭……
(3)利用學校藝術節活動的機會,舉辦專場禮儀風采大賽,以班際比賽形式,各班獲30最的同學進行風采展示。縣關工委的老教師在班級30最風采大賽后這樣總結——
讓學生帶著欣喜的信息回家,家長從孩子口中了解到的學校更真實;讓孩子帶著快樂回家,看到孩子興奮的眼神,家長也快樂;讓孩子帶著成功回家,家長更能體會到學校的用心,會更放心孩子的幸福成長!
(4)實施“成長記錄袋”,及時地記錄和展示個體成長的情況,串起學生成長與進步的點點滴滴,塑造孩子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讓學生們在積極的引領之中穩健地生長出幸福的生活習慣和品質,做最好的自己。七年級一班孫一凡同學的家長在孩子成長記錄袋里家長留言欄目中這樣寫道: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你的每一步,都踏在父母的心上。曾經我深深地感到你的掙扎和付出,你沒有懈怠,沒有逃避,想做一個好孩子。今天看到你獲全班“進步最顯著”、“球技最高超”而神采飛揚,我們都感到由衷的高興。感謝學校、老師給予的教育附加值!
四、研究的主要結論和觀點
1.“321”激勵評價體系研究與實施是踐行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對推進課程改革逐步深化,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校在運用“321”激勵評價體系時立足于校情,重發展過程動態形成性評價,發揮學校的群體智慧,使“班級30最”項目更具人性化,彰顯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一些文化課成績中等生學習自信心大增,他們在其他方面的優秀表現可以彌補文化課成績的不足,此舉調動了他們學習積極性,增強了他們學習自信心,使他們能與文化課成績優秀的學生“平起平坐”,促進他們全面發展,養成健全的人格。
2.“321”激勵評價體系研究與實施中,我們確定了多元化的評價主體。按照評價方案,我們采取了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科任教師評價、家庭推薦、評委會通過、家長學校審核等評價方式,初步實現了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3.“321”激勵評價體系給予每個學生做人與上進的自信,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公平的氛圍。學校給所有學生創設溫暖的環境,搭建成功的平臺,讓每一位學生可以因為拼搏和努力過而感到高興和喜悅,因為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才能而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4.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細致的工作,一些教師逐步成為“321”激勵評價體系課題項目的主力軍。通過課題研究,參與的教師敢于“華山論劍”,普遍感到有苦練內功的動力而無疲于應付的壓力,有專心研究的成就感而無勞心費神的疲憊感。同時,對學生實行多元性的評價機制,使教師能以新的視角審視學生,以新的觀念教育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分數”這根唯一的標桿。
五、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與今后的研究設想
當前社會還沒有形成一個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大環境,農村中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唯有讀書高、唯有分重要”在部分家長、甚至教育行政人員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他們認為,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了,至于怎么評價跟自己沒什么關系。沒有充分認識到這種觀念對于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消極影響。因為處于“考”字當頭的社會中,仍有老師評價學生的目的依然是為了甄別與選拔,而不是為了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全面地發展。在我?!?21”增值評價已經初步形成基本框架,但還需進一步完善,形成既有可操作性又較規范化的評價體系,使之更具有普遍性意義,能為兄弟學校遷移推廣。今后,我們將對評價基本框架逐項審視,力求刪繁就簡,既能便捷使用,又能有效發揮作用, 以面向全校師生普及運用。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