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任務型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核心單位,計劃、組織和實施第二語言教學的方法。本研究考察了首次導入任務教學模式的大學日語專業教材《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中任務活動的種類、流程和特征;通過問卷調查,探究了任務活動時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任務分析 任務活動 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教學法是一種以任務為核心單位,計劃、組織和實施第二語言教學的方法。教學中給學生安排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任務,例如問路、打電話、購物、就醫、求職、論述等,使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外語,從而達到學習外語的目的。任務教學法在我國的英語教育中已被廣泛采用,而在日語教學中才剛被引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是國內第一次采用任務教學法的教科書。這本教科書中的任務種類、流程、特征和學生的反映等問題還不明確。本研究考察了《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中的任務活動的種類和流程,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明確了任務活動開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影響任務活動開展的因素,嘗試性地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考察結果具體如下:

1.任務活動的類型

表1 教材中各任務類型及所占的比例

2.任務活動的流程

《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中任務活動的流程包含以下步驟:引起學生的注意、告知學習目標、設想前提條件、提示新的學習項目、給出學習準則、創造練習機會、給予反饋、提高學習能力的保持和轉移。

3.任務活動的特征

《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的任務活動的特征表現為以下6點:

(1)首先,從范圍焦點來看,任務活動并非僅重視語言表達的重要性,而更注重意義傳達。如在采訪中:

A:最初は日本語を勉強についてどう思いましたか。

B:はい、さっぱり分からなくて実に面白いと思いました。

“最初日本語を勉強について”是不自然的表達方式,但是仍能夠將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對方,達到交際的目的。

(2)從觀點來看,任務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活動。《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任務實施過程中,100分鐘的堂課,教師主要擔任引導、提示,最終評價的角色。任務的主體部分由學生自主討論,發表和評價。

(3)從真實性來看,學生假想實際交流的場景,使用日語積極參加任務活動。各課的任務都是現實的再現。

(4)從技能來看,學生通過任務活動運用聽說讀寫四種技能。

(5)從認知過程來看,要完成任務活動,不僅需要語言知識,而且需要必要的認知過程。任務活動的認知過程都與長期記憶相關。

(6)關于結果。一般情況下,任務活動是以目的達成與否來評判,注重結果。但是《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中的任務活動卻更加注重過程。這也是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的重要區別之一。

4.調查結果

為了把握《基礎日語綜合教程1—4》中的任務活動在課堂中完成的情況,筆者對使用該教材的西安交通大學日語專業3個年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設計了30個問題,調查了影響任務活動的問題和改進建議。具體如下表。

表2 影響任務活動的問題(按問題大小排序)

[注]平均綜合分數=(■頻數×權值)/人次

表3 最希望改善的項目(按重要程度排序)

[注]平均綜合分數=(■頻數×權值)/人次

采用導入任務教學模式的新教材,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行為將發生改變。教師備課要把重點放在如何設計和組織任務活動上。教師能否接受新的教學理念,理解新教材編者的意圖,并能在課堂上加以運用,是能否實現教學由傳統滿堂灌模式向以學生為主體模式改變的決定因素。

參考文獻:

[1]磯村一弘·三矢真由美.JF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みんなのCan-doサイト」を用いたレベルチェックテストの作成[J].日本:國際交流基金ケルン日本文化會館,2011.

[2]來嶋洋美·柴原智代·八田直美.JF 日本語教育スタンダード準拠コースブックの開発[J].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日本語教育紀要第8號,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