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育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作者:陜西省勉縣教師進修學校 (勉縣職教中心) 張亞沁
發布時間:2015-05-25 15:34:5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處于從少年向青年的轉型期,其思想轉變、心理轉變波動較大,加強對這類學生的思想狀況研究對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十分必要。其中充分挖掘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人物、優秀品德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失為一種有效途徑。實施傳統文化教育,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培養優良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培養人性真善美和自尊自重之心,將德育與人性向上的一面有機結合,使德行的培養成為自覺的行為。
一、禮貌教育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
禮儀是一種律己行為,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貌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教育學生對人要有禮貌,要守禮儀,如見到老師問一聲老師好,維護正常教學秩序,到食堂吃飯要排隊,建設文明就餐文化,吃完飯自覺收拾餐盤;不與老師、家長頂嘴;不亂扔垃圾;講話要文明不講臟話;上課不玩手機等。通過禮貌、禮儀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生活素養的提高。
我們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經常會引入一些傳統教育內容如黃香溫席是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的一個范例。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后,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交往,在交往中更需要禮貌禮儀。我們還以“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為題開展班級活動,引導學生:
a. 正確認識自己 :我能做什么? 我目前的情況如何? 我在別人眼里是什么樣的人?我有什么優點和不足?
b. 做自尊自信的人: 朗讀小詩《欣賞自己》——也許你想成為太陽,可你卻是一顆星辰/也許你想成為大樹,可你卻是一株小草/也許你想成為大河,可你卻是一泓山溪/做不了太陽,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發熱發光/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色裝點希望/做不了偉人,就做實在的自我/平凡并不自卑,關鍵是必須做最好的自己不必總是欣賞別人,也欣賞一下自己吧!
二、自尊自信教育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靈丹妙藥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學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外貌、舉止方面的表現。當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時,他就會感到特別高興,當受到他人批評時則會感到難過、傷心。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贏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自我尊重。自信是自尊的基礎,是促使人們奮發向上、不斷進取、克服困難、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是事業成功的前提。自信是每位成功者應具備的品質。我們通過人格和尊嚴的教育,引導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正確的思想觀念、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的生活態度、健康的情緒狀態。通過廣泛的社會實踐活動來磨煉自己,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強化自我教育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塑造、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但教育過程必須尊重個體的特殊性,針對個性差異,不用一個標準、一種模式來限定每個學生。
三、健康人格教育是青年學生必修課
禮儀修養彰顯個人魅力。個人禮儀、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內在品質、文化素養、風度魅力的外在表現。個人禮儀蘊含的核心是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里如一,這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促進整個國家和全民族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會的發展。
個人禮儀重在養成,如正確的站姿、坐姿、行姿等。個人禮儀要求:儀容儀表整潔端莊,衛生習慣良好,言談舉止真摯大方,對人禮貌、誠懇、親切,說話聲音要適宜,語調平和,提倡使用敬語。服裝飾物搭配得體,表情自然舒展。著裝自然得體、協調大方,遵守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
我們在禮儀教育中強調平等互助、誠實守信、團結友愛、互利互助。如在校園禮儀教育中,要求同學之間要互相團結友愛,衣著打扮要符合學生身份,校園公共場所要遵守紀律等。在交往禮儀教育中,強調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早退,平等相待,尊重他人,顧全大局,增強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習慣等。
通過傳統文化教育開展德育教育是一條有效的教育途徑,可以增強學生的親近感、現實性,克服枯燥乏味感,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