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回到家鄉陜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并就經濟社會發展、扶貧開發工作進行考察調研。

期間,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而深刻地闡述了事關我省發展全局和長遠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特別是總書記對我省工作提出的“五個扎實”新要求,即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扎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扎實加強文化建設,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實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集中體現了對陜西發展的關心、重視和對家鄉人民的深厚感情,為我們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學習習總書記來陜重要講話內容,讓人思索,讓人期待,催人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陜西教育資源豐富,要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把立德樹人放在首要位置,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把教育資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養好,努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

當前,國家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升級的關鍵時期。發展要升級,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有利于全面提升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增強就業創業能力,把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紅利,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搞好頂層設計,辦好職業教育

(一)引入頂層設計有利于高職院校清晰定位,明確目標

高職院校以培養適應生產、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主要任務,在明確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引入頂層設計,有利于學校從了解和把握社會人才需求入手,結合學校發展歷程、現狀以及所處環境,匯聚集體智慧,對自身辦學經驗進行總結、提煉和升華,最后形成指導學校發展的核心理念,形成既具有高職教育特征又有自身鮮明特色的辦學思路。

(二)引入頂層設計有利于高職院校整合資源,形成合力

在頂層設計中,核心理念和頂層目標決定并演繹出二級系統,二級系統包括兩個基本架構:組織系統和非組織系統,組織系統包括學校各單位和隊伍,非組織系統包括制度和文化。當前有些高職院校由中專校升格而成,規模擴大之后,仍沿襲原有的運營體制,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引入頂層設計,有利于高職院校根據終極目標進行組織系統和制度體系的設計整合,促進組織系統中的各單位和各類人員形成各自細化的職能和目標,使學院的所有資源都集中到頂層目標的實現上,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三)引入頂層設計有利于高職院校創建學院文化,培育辦學特色

文化是一個學校競爭力的核心,辦學特色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顯性標志。很多高職院校由于成立時間較短還未形成自身鮮明特色的文化,也未有意識地去總結、提煉、創建有核心價值的學院文化。在頂層設計的實施階段,頂層理念滲透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融入到每一個參與者心中,通過實踐——反饋——總結——實踐的循環,最終形成以理念決定思維,以思維養成習慣,以習慣培育傳統,以傳統積淀文化,以文化彰顯特色的局面。

二、當前高職院校在實施頂層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有設計無頂層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定位上還不夠清晰,發展定位上存在著“跟風式”“單線式”現象,把“創示范”“升格”作為發展方向和目標,發展規模上求大不求特,專業建設求全不求強,重眼前輕長遠,重局部輕全局,重表面輕本質,功利化傾向明顯。有些學校立意不高,眼光不遠,對校內外形勢變化、行業發展動態趨勢缺乏深思熟慮和全面把握,未能很好總結和提煉本校的核心優勢和辦學經驗,導致定位模糊,最終體現在學校發展特色不明顯,發展后勁不足。

(二)有頂層無設計

一些高職院校對頂層目標進行了建構,對學校發展定位、辦學思路作了科學闡述,但未對實現頂層目標的步驟和環節作具體的統籌規劃設計。如有些高職院校提出創建國內一流高職院校,但沒有考慮到“一流”的具體內涵和標準是什么,需要哪些二級子系統和分目標來支撐、銜接,各分目標如何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學校在制度層面如何設計完善以保障頂層設計的順利實施。因此,頂層目標如不進一步變成具體的“操作指南”,所謂的理念、目標就是空中樓閣。

(三)有設計無實施

頂層設計的重中之重在于落實。有的高職院校在頂層設計的實施中阻力重重,虎頭蛇尾,主要是執行力不強,忽視了黨組織在實施中的保障作用發揮。在思想保障方面,黨委未能有效統一全員思想,導致對頂層目標認識不清、領會不透;在組織保障方面,沒有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實施中的核心作用;在隊伍保障方面,沒有把干部、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在機制保障方面,沒有建立導向明確、運行有序的內部機制,頂層設計的實施缺乏良好環境和氛圍。

(四)有實施無反饋

頂層設計中的實施監控、目標反饋也是很重要的環節,它將頂層設計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問題、經驗以及師生員工的反映及時反饋給決策層,從而構成由上至下再由下向上的雙向反饋,推動頂層目標和實施方案的不斷完善。有些高職院校沒有主動總結實施的經驗和教訓,挖掘和放大亮點,不注意把實踐經驗和感性認識進行理性提升,形成具有共識的理論性總結,從而大大降低了頂層設計的實際效果。

高職院校在頂層設計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說明部分高職院校在抓全局、抓思想、抓組織、抓隊伍、抓執行方面能力不強,統籌和動員各方力量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的水平不高。

三、高職院校做好頂層設計的方法程序

(一)成立設計團隊

學校的頂層設計需要校黨委、校行政主要領導者的參與,組建包括各處室負責人的設計團隊,設計的過程中還要有高職教育領域及政府、行業、企業等方面的專家。

(二)充分調查研究

頂層設計要調研分析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明確學校的服務面向;要分析當地的行業企業需求,在專業設置上與產業對接;要分析學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學校發展的制約因素;要分析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校園文化、人才培養模式等等。

(三)確定設計依據

作為職高院校,頂層設計的政策依據主要有《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號)、《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 (國發【2014】19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等文件,要吃透文件精神,緊跟國家對高職教育的改革思想;頂層設計的依據之二是高職教育文獻及兄弟院校的實踐探索案例;依據之三是國際高職教育的成熟模式。

(四)明確發展目標

首先要準確定位學校的辦學方向、培養目標、人才規格、服務面向等,只有定位準確才能確定發展思路。而發展目標需要進一步理清,有定性的目標,有定量的目標,有學校的目標,也有二級學院和專業建設的目標。目標要高低適度,有現實依據,有實現的可能。

(五)正確表達思路

一旦將頂層設計表達為文字,就需要用清晰準確的語言,不能模棱兩可。因為在頂層設計時需要預先解讀政策、閱讀文獻,這樣在闡述時往往出現兩種傾向,即可能直接采用了文件語言,也可能采用了學者語氣,這都不能使頂層設計達到最佳效果,所以要特別注意凝練獨具校本特色的語言。

(六)系統分層設計

頂層設計不能僅僅停留在“頂層”,需要貫穿學校的整體工作。學校的總體思路出來后,要圍繞這個發展思路,逐層分解到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專業、教師等,做到橫到邊、豎到沿,無死角,無遺漏,使各方面工作有機統一,成為系統不可分割的部分。

(七)論證設計方案

草擬設計方案后,要發揮頭腦風暴的作用,盡量多地征求大家意見,在辯論中不斷修改提升。一個成熟的頂層設計方案,應該經過反復幾輪甚至十幾輪的論證,因為這些方案不是掛在墻上看的,而是要實實在在地實施。

(八)狠抓組織落實

頂層設計方案定稿后,要狠抓落實,采取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如采用WBS任務分析法,逐層確定任務包和工作包,明確每項任務的負責人,做到事事有人負責,件件工作有落實。為便于調度和監控,在WBS表格基礎上,采取一定的方法如“一頁紙”,將任務明確呈現,積極協調調度,強化組織落實,實施質量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