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浪潮中,當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不可避免地存在無法評估項目的可執行性、過度偏重理論模式、創新創業目標不明確、初創團隊人員冗雜等問題。為著力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實力,我們應加強創新創業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合理利用學校創業資源和相關創業政策,同時完善各項制度,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以聚焦真正的創業人才,重點培養和發展全能型人才,著力推動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培養創業實力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前言

為貫徹團中央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中青聯發[2005]5號)精神,結合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創業宗旨,協助西安外國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落實各項創業教育建設工作,我院積極開展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適應當今社會發展和國家經濟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自此,西安外國語大學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門的號召,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努力培養創新創業人才,致力于將學校優秀學科專業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將優秀專項人才向優秀全能型人才培養轉型,通過舉辦創新創業比賽、講座、論壇等形式,豐富學生的創業知識,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我作為西安外國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的2014級輔導員兼團工委書記,致力于構建完整的院級創新創業體系,領導和組織院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順利開展,2015年上半年,東語學院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部,下設創新創業辦公室,但是,在管理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時,我發現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力不足。

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不聚焦生死,只放眼顛覆

不聚焦生死,只放眼顛覆,是多數年輕初創項目的死因,很多大學生通過參加創業比賽以證明自己的創業想法的完善性和可實施性,但是,現在多數面向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比賽,更多的是趨向于評估創業項目的想法是否獨特,創業策劃書的撰寫是否完善,對這些因素的評估在創新創業比賽中占較為重要的比重,也通常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容易產生這樣的判定——想法好的創業項目一定可以生存。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諸類創業比賽幾乎無法評估項目的可執行性和風險性,就從對財務的分析來說,也是極其片面和薄弱的。

大學生創業與其他社會群體創業有所不同。大學生創業更加側重于對新領域的開發,而后者的創業則傾向于對已有領域的繼承和完善,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所謂大學生創業的核心競爭力,更多的是在強調技術或理念的領先,而很少在意這個項目是否真正可以運行。非公益性創業項目如果想真正落地,需要資金的流動和周轉,需要盈利。某創業團隊的創業項目旨在做一個私人訂制的旅游公司,他們這類私人定制面向中國高端人群消費市場,希望“賺有錢人的錢”,然而,這樣做往往沒有考慮到以下幾點:(1)作為大學生來說,接觸到中國高端人群的渠道非常得少;(2)高端人群自然有高端人群的消費點,而我們作為初創企業,很難真正滿足高端人群的消費需求;(3)中國中端消費者占中國總出境游客的比重逐漸增加,且25-30歲的年輕消費者對新的旅游產品更容易產生好奇和購買欲。我們往往會把一個想法往“高端”、“完美”的方向去設定,但是卻容易忽視現實,結合每個創新創業項目的特點,我們要做的不是在創新的基礎上追求項目的生存,而是需要在項目生存下來的情況下,力求創新!

2.對盈利模式認識不足

盈利模式作為創業策劃書和創業實施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被大學生創業者忽視。我們很容易看到盈利模式被簡單的“O2O”“B2B”字眼一筆帶過,很多所謂的創業者并不真正理解每一個模式的精髓,在完成創業策劃書,參加完創業比賽后,很多創業團隊不知道如何進展下一步,有不少團隊始終停留在”參加創業比賽“這一階段。我認為,在參加了適量的創業比賽積累一定比賽經驗、吸取評委老師的建議后,我們更應該花時間考慮項目的根本,關鍵是考慮所能提供的產品,完善產品所提供的服務,因為,一個項目的領先始終都應該體現在他所提供的產品上,而不只是理念或技術上。

對盈利模式的不充足認識容易導致創業團隊片面夸大產品的盈利能力,忽視可能存在的資產風險,在盲目且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實施創業項目,導致失敗結果。多數大學生通過一項專利技術在比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但是卻缺乏市場實踐經驗,缺乏消費者基礎,也就缺乏用戶反饋,產品的具體服務無法通過用戶反饋得到完善,這類產品只能停留在開發者的腦子里,而無法真正運行到市場中,也無法獲得真正的積累。綜上所述,真正的模式不應該只是O2O、B2B,而應該是銷售思維、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能夠真正理解銷售思維、產品思維和用戶思維這三種思維的關聯和區別,并能夠合理運用,才是一個企業“靈活的”模式所在。

3.選擇創業比賽還是選擇創辦公司

多數大學生創業團隊非常擅長參加各種創新創業比賽,他們有完整的創業策劃書、完美的答辯技巧、完善合理的模擬分工并且在創業比賽中獲得佳績,毋庸置疑,創業比賽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在撰寫創業策劃書和參加路演答辯方面,但是,傳統的創新創業比賽也只停留在了這兩個方面,諸多在創業比賽中說的天花亂墜的項目終究走不出創業比賽這個象牙塔,我們通過參加創業比賽的成績來衡量一個項目或者一個團隊的創業能力是極其片面的。如今多數面向大學生的創業比賽更加偏向于對“創新”能力的判斷和衡量,對“創業”能力的評判較為缺乏,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目標作好定位,才能去進一步選擇參加創業比賽或者是選擇創業。

4.初創團隊規模過大,人員利用率不足

創業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重要保障,大學生創業的前提都應該有一個基于共同目標、三觀一致、目標明確、分工合理的創業團隊,由于經常要參加創業比賽,初創的大學生創業團隊經常會出現團隊人數過多的情況,而且,多數人存在著“兼職創業“的心態,往往導致無法全身心投入創業,人多但是真正有所奉獻的人不多等消極的情況,而且創業過程一旦到了中后期,容易出現動力不足、斗志全無的情況。

大學生創業團隊的成員幾乎都是在讀大學生,臨近畢業會趨向于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而非創業,使得即使是在正常運營的公司也面臨人手不足的困難。這種創業前期團隊人員過于冗雜,創業后期團隊人員不足的情況極其不利于一個創業項目的發展,將會極大地削弱創業競爭力。

那么,如何真正成為創辦公司的創業者呢?我認為,真正做到提高創業“實“力很重要。什么是創業競爭“實”力呢?創業的根本在于創辦并運營企業,我們不能將創新與創業這兩個概念混淆,創業競爭實力歸根到底體現在所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因此,大學生的創業競爭實力主要指大學生創業團隊所擁有的能力轉化為商業機會的、不容易被商業巨頭取代或效仿的能力或優勢,這種優勢將體現在人力資源優勢、技術產品優勢等各個方面,是對一個團隊及其產品的綜合考量。

近年來,國家對大學生創業高度重視。十八大報告指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依賴于創新創業活動,提出要“鼓勵創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支持青年創業”。隨后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提出:“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勞動者勇于創業新機制”。從對大學生創業團隊具體實踐過程分析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創新創業精神、團隊人力資源和專業技術知識是大學生創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做實創新創業呢?如何盡可能提高大學生創業的競爭實力呢?

1.加強創新創業思想教育,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

創新創業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創業精神,具備創業素質的人才,不僅在于培養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更要積極溝通已畢業的、面向社會的廣大學子,將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成一種真正的實用教育、未來教育、投資教育。

在創新創業思想教育中,我們應該明確:“創新”與“創業”不能夠相提并論,創業中的創新在于新想法的提出、新技術的應用,這固然是創新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但是并非全部,創業“實”力的“實”應該體現在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完善上,缺乏任何一個方面都可能導致創業的失敗。只有完整的創新創業知識和正確的創業思想、創業思維能力,才能領導我們走創新創業的發展道路。

2.建立完善的制度,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為了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工作,在院大創部的領導下,利用行政力量制定了許多有利于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規章制度,比如:創新創業獎勵制度、輔導制度等,這樣的激勵措施提高了廣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保證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為“創新創業教育”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與氛圍,我院還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類創新創業比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比賽實力,以賽促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合理利用學校創業資源,受益于相關創業政策

我國現有的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并不完善,比如有些創業政策側重強調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扶持,但多數大學生創業項目并不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所以相關政策對大學生的幫扶效果不佳,我們需要多了解國家發布的相關政策,積極受益于政策,加強對創業學生的支持,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

創業導師制度和學校為大學生創業所提供的資源和幫扶,是對大學生創業有極大的促進和幫助作用的,創業導師制度有利于形成師生幫扶形式,通過導師的指導,完善創業項目的不足,吸取經驗,我們應鼓勵學生積極爭取創業導師對自己項目的支持,將導師的科研成果與學生的創業項目聯系起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校應構建系統的創業課程,為非專業的學生系統有效地彌補商業知識、創業知識的不足,拓寬學生的眼界、鍛煉學生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指導學生積極尋找,合理利用這些大學生獨有的創業資源,將其轉化為創業“實”力,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

4.聚焦真正的創業人才,重點培養全能型人才

我們應該將創業的精神傳達給每一個學生,讓有意愿的學生具備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知識,但是我們更應該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對”的創業團隊中去,將有效資源聚攏,集中投入,集中發展,比如:合理分配優秀的創業導師,合理投入創業贊助資金,重點培養某幾個創業團隊,形成團隊人員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這樣做與漫天撒網、一把抓比起來,大大提高了優秀創業團隊的創業成功率。

結 論

綜上所述,想要真正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還有很多路等著我們去探索,還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和完善,從扎實創新創業人才的理論基礎到培養正確的創新創業觀點,從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比賽到投入社會進行創業實踐,每一個環節都有它特殊的意義,也具備它必不可少的作用,創新創業之路漫漫,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