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主題式任務型模式 在藝術生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17-02-21 10:51:32
首先,藝術生接觸英語時間不夠,基礎薄弱。近年來,大多數藝術生高考控制分數線為兩百多分、三百分,而英語成績更不理想。不少藝術類學生承認,學習藝術只是因為文化課不理想,為了進入高校深造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很多藝術生在作為大學生實際英語能力測定標準的CET4考試中過關率非常低,CET6的過關率更慘不忍睹。在英語學習上,很多藝術生顯現出基礎上的短板:音標記憶不全、單詞量過少;基礎的詞法、句法、語法知識欠缺等問題。語言的熟練運用需要一種連續性、密集重復、浸入式的學習,而藝術同語言一樣需要學習者利用大量時間來感悟及練習。不少藝術生從初中開始就直接進入藝術學校學習專業課,對英語基礎的學習遠遠不夠,很多藝術生對英語的基礎知識記憶不深不全,而大學英語的講授是以學生熟練掌握和運用初高中英語知識為前提的,因此,大學英語課堂不再強調基礎知識。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多用全英語或半英語的授課形式,知識點密集。藝術生英語學習短板太多,大量時間及精力被專業課占據,英語學習時間不足,學生又因為高校的自主學習模式而缺乏監督和約束,懶于花精力修補在英語學習上的不足,使他們的英語學習缺乏基礎知識的支撐。而且,英語教師授課時間有限,急于完成教學目標,沒有時間對藝術生的英語基礎知識進行補充及強化,使藝術生在日復一日“聽天書”的狀態下,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與耐心。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