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愛從教 因教知生——課改十年憶教學過往
作者:吳 琳
發布時間:2018-08-28 09:53:5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吳琳,陜西省西安小學英語教師,英語教研組長。曾榮獲陜西中小學教學新秀稱號,全國 “小學英語優質課”一等獎,陜西省教學能手稱號。2017年,吳琳老師代表陜西省小學學段老師參加在昆明理工大學舉行的 “第一屆全國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決賽榮獲三等獎;參加陜西省慶祝2017年教師節表彰大會,并接受表彰;2017金秋參加第十五屆“名師之路”全國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榮獲一等獎。多年來,她能夠秉承勤奮勤勉的精神,致力于教學技能水平的提高,把成為一名優秀英語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追求。
新課改倡導素質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探索性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合作、自主創新。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多年來,我們多數的教師“摁著牛頭吃草”,一廂情愿地訓練“牛嘴”要張開多少度、如何吃草,豈不知吃草是牛的本能。十年間,我忙碌地摸著石頭過河,還時常不忘讓“牛多吃些草”,我走過小小的彎路,同時也驗證了課改對自己專業成長的提升和改變,也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如何達成《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如何才能使學生體驗不斷產生的新經驗、新認識和培養新的能力呢?回顧十年課改,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在不斷的反思和改進中,我對小學英語教育教學有了一些淺薄的理解與認識。
轉變教育教學理念
入職初期,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教師職業的無限憧憬,我對課堂充滿無限的熱愛,我很關注自己的課堂教學,按部就班地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按課標要求及固有的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活動,把課本上的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一節課下來,我會關注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否全面,教學活動是否豐富,但是很少關注學生,沒有關注學生在課堂上所生成的語言及學生對我的反饋。在課堂上,我與學生之間只是單純的教與學。通過不斷反思自己入職初期的教學實踐發現,這樣的理念導致課堂上的機械性練習偏多。也就是前面談到的一廂情愿地訓練“牛嘴”要張開多少度、如何吃草?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語言知識,但卻無法幫助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真實交流,不能幫助學生真正學會用英語做事情。
通過近十年的課改培訓、學習、反思,我逐漸改變了以前那種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的接受式學習方式,慢慢地將自己的課堂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和培養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發展。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對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理念理解并逐步加深,逐漸意識到小學英語教學的真實現狀:教學語言非真實,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們忽略語言的產生和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尊重語言的產生和發展規律,在課程教學設計時要有“全語言教學”的理念,這才是外語教學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始終遵循“聽說領先,讀寫隨后”的理念,不僅是將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應為學生創設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向學生提供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與表達的空間,促使他們樂于說、敢于說,真正做到運用所學語言交流。
靈活建構教學內容
我們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常常聽到諸如此類的抱怨:英語整個教材都是由若干個零碎的知識塊組成,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展開,似乎單元與單元之間的聯系不夠緊密。面對疑惑,我嘗試著以課本為中介、課堂為據點,多方位、多層次、立體地組織教學。我在教學中嘗試跨單元打包教學內容,PEP教科書的編排是以一個個獨立的話題為單位編排的,在不同學段的課本中單元與單元之間缺乏有機聯系,知識的復現率不高,這給教師把握教材和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從了解每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其聯系入手。
1.調整單元之間的順序。
例如:三年級PEP教材,我發現Unit2 Colors和Unit4 We love animals的語言話題存在著聯系,因此在教學動物話題和色彩話題時將單元中的詞匯和句型進行了有效整合。在一冊書中將不同單元內容關聯,形成主話題情境學習,引導學生在相互關聯的話題中運用所學語言,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2.調整單元內部的內容。
教材一般將對話或故事整體放在每個單元的后面,教師完全可以根據需要先整體導入故事,再開始本單元的話題教學。我在教授Unit4 We love animals時,先將本單元最后的故事讓程度較好的學生進行展示,隨后開展本單元有關動物的話題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通過故事的扮演展示,學生感知、參與、體驗學習的機會變多了,課堂成了他們的舞臺,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真正學會用英語做事情。
3.單元內容和學科知識的整合。
新課標提倡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學科融合滲透,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習渠道以及創設學生學習環境,使學生素養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我適時將英語教學與其他學科,如音樂、數學、美術、手工等緊密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我們在學完了一些新的單詞和句型后,可以借助音樂優美的旋律和節奏編歌曲、編chant、編童謠。這種做法正好符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征,既有利于所學知識的鞏固,又使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趣味,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創設有效課堂活動
英語教學不應只是傳授給學生語言知識和文化,最重要的是與學生進行真實的交流與互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運用英語做事情。教師應組織更多交流活動,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活動空間。
1.課堂有效提問給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
在教授公開課Meals時,考慮到新課所要教授的食物單詞居多,不可能一一呈現,怎樣使學生快速進入到用餐情景中,學習食物單詞,我反復思考實踐了多次,采用了有趣高效的視頻提問方式,和同課頭老師合作拍攝吃早餐視頻,經過后期處理,配上動感十足的“用餐歌”,最后以幽默的方式自然呈現出早餐的各種食物。教師在視頻播放之前向學生提出問題:觀察并找出教師的早餐是什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是帶著任務去觀看與學習思考的,這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與求知欲望,寓教于樂。
英語課堂教學中以啟迪學生智慧、思維為主線,通過課本中簡單的圖片及知識內容,為孩子們設計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通過與老師的互動問答,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想,目的是為了充分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雖然在課程問題設計時,開放性和具有思維梯度的問題,學生在語言的使用上會出現一些錯誤,但這并不影響學生在課堂上想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的欲望,反而有利于他們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2.課堂有效情景互動活動貼近學生生活。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創設真實有效的情景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達成生生、師生高效的互動。我在從教過程中,課堂教學有關情景創設活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注重創設情景,缺乏合理性;第二階段,注重情景合理性,缺乏真實性;第三階段,注重合理真實性,但要自然恰當融入課堂。這個階段的課堂情景活動設計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認真思考嘗試,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情景中理解運用語言,真實的交流,更好地融入課堂。

3.課堂有效板書設計,優化提高學習效果。
課堂板書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一個關鍵因素,它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在教學中挖掘課堂內的素材,通過情景、圖片、信息詞等素材來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優化課本情境,通過豐富具有思維啟發的板書,增強教材內容的情境,為課堂語言活動增添樂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我針對英語課程話題精心設計了多個課堂板書。
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依托陜西省西安小學多年的英語教學資源優勢和英語浸入式教學,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我在英語教研科研的陣地上,做著全面創新和嘗試。
1.綜合素質測試游園會英語闖關活動。
興趣對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面對的是天真活潑的兒童,老師就要想法設法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學習,學會探究。針對一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多動等特點,我們組織了英語多學科整合評價活動,一年級的學生參加了綜合素質測試游園會英語闖關活動,孩子們從玩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本次活動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并在陜西多家媒體上予以報道。
2.網絡平臺促教研。
積極關注相關的教育網站與論壇,并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研討中。通過我校的校園網站,英語組QQ交流群,積極與同仁學習探討,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網絡溝通實踐交流中進行教學研討,使自己成為一名精通教學業務,了解學生個性,能夠實施人文關懷和科學教育的勤學習、善思考的教師。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教研活動,平時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深化反思教研活動,身為教研組長利用一切時間及時評課議課,聽課后及時寫出點評,努力提高本學科組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
3.同伴互助反思提升。
深入鉆研課程標準、教材與課例,通過同課頭研讀教材、研究學生等進行深度備課;在教案的設計上,不忽視任何一個教學環節,教學活動有效有趣,力求能讓有效的課堂提問和互動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靈活取舍、重組,實現從“低效備課”向“高效備課”轉化。勤于動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記下教學中的奇思妙想,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管理行為,不斷總結經驗,及時積累專題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學習教材、理解教材、探索教法,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不斷積累課改工作經驗,使自己的專題研究從實踐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終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為目標。我因為愛孩子從事了教育事業,因為教育事業更加了解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課程改革給教師、學生、課堂都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帶給外語教學全方位的改革機遇,課程改革賦予教育以時代特征和新的內涵。要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必須轉變觀念,不斷研究和學習,改進英語課堂教學,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忘初心,因愛從教,因教知生,砥礪前行!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