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教育脫貧攻堅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合陽召開
發布時間:2018-11-28 09:36:28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本刊訊(岳彩麗)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10月16日,渭南市教育脫貧攻堅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合陽縣召開。省教育廳副廳長馬萬清、扶貧辦副主任張振民、渭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黨福奎、渭南市扶貧辦副主任安奮強、合陽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安建軍出席觀摩推進會。
答好脫貧攻堅的“人民考題”,亮出喜人成績單。16日上午,組織開展觀摩活動,所有參會人員觀摩了合陽縣第三初中、第三小學以及縣教育脫貧指揮部,對合陽教育脫貧攻堅工作從點到面上的做法都有了比較直觀深入的了解,大家紛紛表示合陽縣第三初級中學常態開展的扶志向、扶學業、扶生活 “教育三扶”活動和第三小學的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舉措和成效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
脫貧攻堅,教育先行。下午,召開全市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省教育廳副廳長馬萬清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對渭南教育脫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合陽縣扶貧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給予稱贊,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目標上同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精準發力、持續用力、共同努力。渭南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黨福奎對全市教育脫貧工作做了部署安排。他要求各縣市區要鞏固好教育扶貧初步成效,總結特色做法;要對標工作要求,梳理存在問題;要聚焦重點任務,持續全力攻堅。
推進會上,合陽縣和蒲城縣進行了經驗交流發言。合陽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周治民在發言中介紹了合陽教育扶貧“1237” 模式,即一個目標、兩個重點、三項機制、七大工程。一個目標,就是貧困學生“有學上”“上好學”; 兩個重點,是控輟保學和精準資助;三個機制,是聯動協作機制、督導考評機制、示范帶動機制;七大工程,就是改薄工程、強師工程、關愛工程、惠民工程、培技工程、幫建工程、助跑工程。
教育扶貧,追夢古莘。合陽縣通過實施“1237”教育扶貧模式,有力、有效促進了品牌教育引領區建設,樹立了“精品教育、詩韻合陽”合陽教育品牌,立德樹人“四新四大”工作經驗在全省產生反響,“六德”育人體系在全市推廣,中小學黨建、教育質量提升、教育現代化等多項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