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與規范: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者:西安市鄠邑區教研室 楊永厚
發布時間:2018-12-25 15:03: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學前教育已成為我國整個教育改革發展事業中引人關注的重點領域,但也是一個薄弱環節。由于學前教育的特殊性、復雜性及人們對幼有所育需求的新變化、新期盼,學前教育發展面臨新挑戰、新問題、新任務。必須以改革創新為推動力,以科學規范為標模,實施好這一重大民生工程,確保和促進億萬兒童健康成長。
現狀問題與成因
近幾年來,國家大力推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不斷加大投入,學前教育發展取得的進展與成績是巨大的、明顯的。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較為突出的“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受到各方的認可。
在充分肯定發展成績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矛盾依然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在城市,“入園難”問題雖然有所緩解,但與真正解決的目標還有距離,公辦園數量嚴重不足,普惠性幼兒園數量有所增加,但和實際需求相差較大,民辦園追逐利潤,普遍收費過高,超出一般家庭承受能力,質量良莠不齊,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在農村,幼兒園的數量較為充足,“入園難”表現為城鄉結構失衡,城鎮特別是縣城,公辦園數量有限,入園矛盾突出,進城務工子女入園依然困難,而農村鄉鎮公辦幼兒園較為寬松,入園已不再難,民辦幼兒園數量不少,但存在收費較高、師資隊伍不穩定、管理不規范、“小學化”傾向嚴重等問題。
造成目前學前教育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公辦幼兒園,主要由于城鄉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人口增加過快,幼兒園建設發展滯后,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有限,教師的培養、編制受到多種條件的制約,難以適應和滿足學前教育的迅速發展。對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管理、監督存在不足,對幼兒園的資質、條件及管理存在薄弱環節,特別是對民辦園辦園成本缺乏科學嚴格的核定,使一些民辦園過度追逐盈利,對普惠性幼兒園的發展政策支持不足及管理激勵機制不健全等。
改革建議與對策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已經發布,為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確定了任務,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性改革措施,是解決學前教育發展中存在問題的綱領和遵循。
筆者以為,破解學前教育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立足當前,面向未來,整體規劃,政策引導,問題導向,抓住關鍵,精準施策,方能達成目標。
特提出“五個堅持”“五個突破”的對策建議:
一是要堅持政策導向,在學前教育立法上有所突破。截至目前,從國家層面先后制定出臺了系列發展、促進、保障學前教育發展的政策,政策的框架已基本搭建好,但省市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對于如何使國家已頒行的政策文件落實到學前教育發展管理的實施方案、細則相對滯后,亟待跟進。與此同時,學前教育作為教育事業整個體系中的一個更加基礎性、特殊性的、發展相對不夠成熟的組成部分,要確保其科學規范化發展,必須盡快立法,加快制訂《學前教育法》立法進程,使學前教育在擁有科學的政策體系的同時,形成法律的保障,做到有法可依。
二是堅持優化辦園結構,在發展普惠性幼兒園上有所突破。目前,城鄉幼兒園的辦園結構中存在著公辦園數量不足、民辦園占比過大、普惠性幼兒園過少的問題,這是造成入園成本大、入園收費高的主要因素。鑒于建設發展公辦園的資金投入、教師配備、條件改善等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要解決入園貴的關鍵在于盡快采取措施,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盡管現在各地均在積極推進普惠性幼兒園的建設與發展,但規模、數量、速度還難以適應和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省市級政府及管理部門要修訂發展規劃,出臺相關政策標準,大力支持各方力量,創辦普惠性幼兒園,在用地、師資、扶持、補助等方面給予特殊的優惠。根據城鄉經濟發展及收入,規定合理的收費上線及標準,平抑緩解過高的收費沖動。
三是堅持嚴格監管,在規范民辦幼兒園上有所突破。民辦幼兒園近幾年來發展迅速,而且在幼兒園中所占比重較大。不可否認的是,民辦幼兒園在緩解城鄉“入園難”問題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由于監督管理的體系機制不健全,實施監管不到位,導致出現準入門檻低、資質審查不嚴、無證辦園、亂收費、高收費現象。針對這一現狀,各級管理機構部門要依據國家已經出臺的相關管理政策規定,結合當地實際,健全對民辦園的準入、資質、條件、管理、收費等科學的監管體系,建立可行的監管機制,加大經常性、動態性監督檢查力度,特別要對民辦園的辦園成本進行核定,規定收費的上限,規范其收費及辦園行為,從根本上解決“入園貴”這一群眾反響較大的頑疾。
四是堅持多措并舉,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有所突破。制約影響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核心因素是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數量缺口大,素質普遍不高,工資待遇偏低是較為突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措并舉,多方聯動。首先是公辦幼兒園。政府應根據當地學前教育發展現狀與未來,增加學前教育教師編制及數量,暢通師范類大學幼教專業畢業生進入幼兒園的渠道,滿足公辦園教師的需求,并解決學前教師工資待遇、職稱評定等實際困難。其次是民辦幼兒園。要吸收師范類學校幼教專業學生到園任教,由政府制訂指導性幼兒教師工資待遇標準,要求幼兒園參照執行。解決民辦園教師工資過低、保障性待遇難落實、人員流動過于頻繁的問題。第三,建立科學有效的培訓制度。教育主管部門要依據《學前教師專業標準》,制定學前教師培訓提升規劃,委托師范院校、專業機構形成包括公辦、民辦幼兒園在崗教師在內的專業培訓機制,全面提高學前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五是堅持內涵發展,在提高辦園質量上有所突破。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嚴重,保教質量不高,是目前幼兒園內涵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因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幼兒園內涵發展、質量提升工作的指導與管理。要依據幼兒園辦園標準,改善辦園條件,提高保教設施設備的水平。建立幼兒園園長的選拔任用考核制度,提高其管理能力。要求幼兒園按照“健康、科學、社會、語言、藝術”五大領域目標規范課程及保教,堅決禁止超前、超標進行小學內容的教學。各級教研機構要強化對幼兒園保教工作的研究與檢查。指導幼兒園開展園本教研、課題研究活動,組織舉辦學前教師基本功比賽、保育教學比賽活動,提高教師的保教能力。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把對學前教育管理、保教、質量納入教育督導評估之中,制訂科學的辦園質量評價標準。堅持對幼兒園辦園全程的督導評估,對違反辦園規定、質量存在問題、群眾意見大的幼兒園進行嚴格嚴肅處理,責其限期改正。
教育是未來的事業,學前教育更是教育的未來之基。重視今天的學前教育,就是重視明天的教育,重視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