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傳統粗放式、外延式的學生工作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學校發展的要求,難以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發展需要,輔導員隊伍聚焦主責主業和轉型為內涵式發展就顯得極為迫切和緊要了。輔導員隊伍的內涵式建設亟待傳承價值取向,建立質量標準,解決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進程中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關鍵詞]輔導員隊伍建設 內涵式發展 內生動力 素質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首批普通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李萌工作室”階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李萌。該成果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經費資助,陜西省首批輔導員工作室“李萌工作室”研究成果。

引 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拓展選拔視野,抓好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煉,健全激勵機制,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心理咨詢教師等隊伍建設,保證這支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1]這就對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方向作出了清晰指導與明確要求。隨著經濟社會和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傳統粗放式、外延式的學生工作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學校發展的要求,難以滿足大學生成長成才的發展需要,輔導員隊伍聚焦主責主業和轉型為內涵式發展就顯得極為迫切和緊要。只有抓住了輔導員隊伍這一核心,才能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抓住本質:輔導員隊伍內涵式建設的目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就是“一條線貫穿”“一體化育人”“一公里貫通”的問題。沒有“最后一公里”的貫通,思路再清,方法再多,終究還是沒有解決“船”與“橋”的問題,提升育人質量就變成了空談。2017年,《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實施綱要》出臺,其注重突出思政工作質量的提升和效果的顯現,有利于提升工作的質量效益意識。輔導員隊伍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核心細胞,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內涵式建設,就是充分發揮這支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強的優勢,從思想認識、素質能力等方面提質增效,為實現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要求提供動力源、催化劑。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通過說服教育,使人們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2]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總體來看,作為“00”后的大學生,其思想政治素質總體情況較好,但因外部環境及其成長經歷的影響,出現了未曾有過的一系列問題。要想抓好學生主體,形成工作聯動,統籌校園內外,就要掌握科學方法提升工作效率。輔導員正是抓好學生工作的關鍵,也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骨干力量。但我們也應看到,今天的輔導員隊伍呈現的是典型的“三缺三不缺”,即“不缺牽引缺協同,不缺創新缺深培,不缺方法缺落實”。筆者通過查閱1978年至今的思想政治工作相關文件,發現大都是以“加強和改進”為題進行命名的,這說明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的原則和方向早已明確,工作的精髓和內核一直未曾改變。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梁八柱”體系健全,“十大育人”方法明確,輔導員到底“做什么”早已內容清晰,但具體“怎么做”仍是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的。

動力支持:從建立質量標準到解決思想問題

1.建立健全輔導員隊伍內涵式建設質量標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總體思路是聚焦短板弱項,堅持把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作為目標指向。[3]質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要想保證輔導員隊伍內涵式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質量體系。2014年,《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以下簡稱《標準》)的出臺,第一次以明確的形式界定了輔導員工作的主責主業和定級標準,成為高校開展輔導員隊伍內涵式建設的目標導向。但是,《標準》不可能給工作提供一勞永逸、簡單具體的方法,更多的是作為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科學原則和參照。不同學校和專業有不同的特點,受生源情況、地緣因素、學緣影響,輔導員工作開展的前提必須兼顧普遍性與特殊性,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圍繞《標準》結合實際,制訂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就成為提升輔導員工作內涵發展的關鍵所在。傳統意義上的學生考核聚焦的是具體“事”的落實,即從定量角度考查常規工作落實情況和標志性工作成果的獲得情況。這種考核模式致使輔導員以具體的工作事務為導向,忽視“人”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難免流于形式。因此,科學的考核導向應該是轉換視角,將重心和重音落實到“人”這一核心上,以育人質量和效果為重點,倒推質量提升工作的落實,從由事到人的正向閉合轉到由人到事的反向閉合。這種考核導向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導向性原則。即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的導向相契合。二是科學性原則。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分析《標準》,認真研究《標準》的體系構成、觀測點和權重結構。三是操作性原則。即將抽象內容具體化,實現定性定量相結合。

2.明晰輔導員隊伍內涵式建設的觀測點

(1)輔導員擔任學生黨支部書記,全面加強支部建設與指導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最優途徑就是與輔導員專業成長深度結合,發揮輔導員的政治素質業務優勢和黨務工作經驗,將政治工作和業務工作全面融合。原則上學生黨支部書記必須由輔導員擔任,這是有效解決黨員政治意識不強、理論水平不高、履責擔當無崗、作用示范不力等問題的關鍵。輔導員作為黨支部書記,既能夠從業務上帶領黨支部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支部活動,發揮好支部委員作用,科學設崗定責,帶領黨員亮身份有擔當善作為,又能夠在專業上同學生黨員深入開展談心談話,指導學生黨支部認真開展理論學習,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和價值培育工作。

(2)“四個結合”,深度開展談心談話

談心談話育人工作是輔導員開展思想引領最為有效的方式。但由于談心談話的針對性、規范性、有效性不同,其實施效果也往往大相徑庭。因此,輔導員開展深度談心談話,除了提升談心談話育人能力這一關鍵要素外,還要掌握談心談話的時機、流程與方法,做到科學性與實效性相結合、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現實性和發展性相結合。這就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必須明確談話的情形。二是界定談話的基本流程。可以依照分層分類原則,把握年齡、性別、成長經歷、學業情況等特點,常態談、專項談和擇機談相結合,實現對重點、特殊學生的托底性全覆蓋。

(3)指導班團兩委開展工作,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

指導班團兩委開展工作,提升學生自主管理能力就是要解決長期以來輔導員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來源單一、基層組織建設乏力的弊端,解決工作中存在的指導跟進不足、職能定位不清、指導重點不明、干部培養不力、激勵督促不夠的問題,做好重點學生的談心談話和點對點幫扶工作,實現點線結合、逐步覆蓋和全面關照的工作目標,有效增強思政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協同力量。這里要重點做好四項工作:一是明確輔導員指導監督班團兩委開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分清指導什么、怎么指導的基本體系框架,抓好基層建設。二是指導好建設好班團兩委的干部核心團隊。三是針對兩委成員有效開展談心談話,重點做好學生的點對點幫扶工作。四是指導班團兩委做好“四風”建設。

3.激發和調動輔導員整體的內生動力

《標準》中將輔導員職業功能劃分為九大門類,并依次界定了三級輔導員的具體指標。事實上,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并非個體行為的專業化,而是整體行為的專業化。具體就是圍繞不同的職業功能維度,鎖定每名輔導員具體的發展方向,形成輔導員整體的專業化,以輔導員整體面向學生整體,深層次解決學生在成長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中的問題,實現思想引領和有效價值引導。這種做法的最大優勢在于解決了長期以來輔導員發展的自發性狀況,精準對接了每名輔導員的成長規劃。具體來說是破解了兩個問題:第一,專業化發展道路的明晰便于加強優秀輔導員群體的培育力度,特別是個體的跟蹤培養,精準施策使輔導員感受到專業化、職業化成長后續動力的重要性。第二,以個體成長帶動輔導員隊伍整體職業向心力的凝聚。特別是部分輔導員在良好的興趣路徑和價值路徑融合之后,就會有職業成就感,就會明白輔導員一樣可以成為某個領域不可替代的專家,進而收獲職業尊嚴,這就為解決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的價值取向和逢優必轉的矛盾,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積淀,為專業化、職業化成長提供了階梯式的人才支撐。

規劃路徑:傳承價值取向,著力提升輔導員隊伍素質能力

1.職業價值導向的傳承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源頭活水是隊伍建設,《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明確指出,高等院校要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整體規劃、統籌安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保證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4]輔導員隊伍的內涵建設是科學,更是藝術,不是簡單做,而是把握大局,謀劃發展,降維對標。這就需要我們區分好基礎層、中間層和高度層的隊伍結構,從基礎層最基本的實戰能力傳授、團隊精神凝聚到中間層分清職業發展脈絡作好專業化儲備,最后是高度層的國際視野開闊和前沿問題研究能力的提升。這里面涉及的不僅有面對面的學習和培訓,還有拓展選拔視野,抓好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煉,健全激勵機制的一攬子工作規劃。此外,輔導員隊伍內涵式建設的整體目標必須與個人職業發展的理想有機結合,通過人文關懷、科研輔導、團體建設營造職業歸屬感,滿足職業憧憬。

2.輔導員自學意識與自學能力的培養

輔導員隊伍存在一種依賴思維的傾向,即過于依賴外部培訓和短期集中突擊,不乏一勞永逸的成長幻想。近年來,全國各地都組建了國家層面到省級層面的輔導員骨干研修基地,定期進行輔導員骨干培訓,但對于17萬專兼職輔導員的體量而言,承載能力仍然不足。雖然各個學校都有各自的學習模式,普遍呈現出的是零散化、碎片化的培訓狀況,缺乏系統設計和持續提升。因此,最好的能力提升方式不是由外到內的催化,而是由內到外的深化,就是要引導輔導員形成自主學習意識,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交叉學科視角出發,結合實際進行對標學習,做到貼地飛行。輔導員專業素養的提升要主動不能依賴,既要主動交流又要內化思考,既要有外部灌輸又要有主動作為,只有敢于自我否定,自我革新,才能獲得成長。

結 語

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面對內涵式發展的要求,能力相對不足已經成為輔導員隊伍的突出問題。馬克思主義是我黨治國理政的看家本領,須臾不可缺失。“老方子”治不了“新問題”,我們必須倡導“以學促用”的求實精神,掌握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的學科知識、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導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等方面的看家本領,在學習中解決矛盾,在學習中統一思想,在學習中尋找預見,在學習中走向未來。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新華網,2016年12月8日。

[2]蔣紅:《保持和發揚我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光明網,2017年7月5日。

[3]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新華網,2017年12月6日。

[4]《教育部公布〈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http://www.gov.cn/xinwen/2017-10/05/content_5229685.htm。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黨委學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