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線下到線上教學的華麗轉身
——我的 “抗疫”小故事
作者:張龍龍
發布時間:2020-03-03 19:18:58 來源:武功縣實驗小學
寒假,在我們的記憶中,向來是那么短暫而令人回味。我以為很快就會登上三尺講臺,與我的一群神獸們斗智斗勇。可誰能料想,今年的寒假卻讓所有人都刻骨銘心。一場罕見兇猛的疫情像我們撲來,打亂了我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國家號召大家不出門、不聚會、宅在家。眼看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家長們心急如焚,武功縣實驗小學的老師們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和學校的相關安排,積極做好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目標。為保證“線上教學”順利開展,我校全體教師全面備戰,為線上教學做好充分準備。老師們也成了抗疫阻擊戰上的“逆行者”。而我身為其中的一員,也要和大家的步調保持一致。下面就來講講我的這段“抗疫”故事。
2月4日,我校召開了全體教師視頻電話會議,校領導就線上教學談了各自的想法,對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做了預設。會后我在想:平時課堂教學中,學生們的注意力都很難集中,更何況現在的空中課堂了,教學效果如何保證?家長是否要在身邊監督孩子?一系列的問題在我腦海中浮現。我知道后面的問題和難題會接踵而來。但是,身為一名黨員,一名老教師,我不能畏懼,我要迎難而上。
我不斷咨詢同事,查閱資料,看直播,準備課件,修改講課提綱。按照學校要求:我提前進入了四年級釘釘群,不斷和家長溝通,詢問試播是否正常。我家電腦攝像頭因長時間未用而知道丟在哪里了,電腦的聲音又太小。我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沒辦法只有再想辦法了。于是上網查相關情況,拆主機,經過種種折騰之后,我戴上了耳機嘗試,讓兒子在客廳用手機進入班級群和我互動,直到我們雙方都滿意為止。為了保證直播效果,下課后我及時和家長、學生、同事了解情況,將他們的反饋分析總結,不斷調整直播設置以便達到較好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我的線上教學活動越來越順利。有幾件令我記憶深刻的事,和大家分享一下。
記得第一次線上輔導課,我提前15分鐘就上線了,結果一個家長留言:都上課了老師怎么還沒來?對于一向守時的我,也很納悶,高榮榮主任和我溝通詢問情況,最后才發現是我操作不當引起的。我和家長溝通之后,及時消除了誤解。這件事也促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細心,準備更充分。
我們班有一個學生,他和我住在同一個小區。他平時成績很好,也能積極完成作業。可是線上教學卻看不到他的作業,其他科任老師也反映他沒有交作業。我給家長打了幾次電話,他總是說孩子作業交了。連續幾次,我在想:為什么他說交了,可我就是看不到作業呢?是不是家長把作業交錯了,方式不對。我和家長提前聯系好,和他進行視頻通話,我用另一部手機給他演示如何交作業。幾分鐘后,我看到了他的作業,家長還特意打電話表示感謝。看到學生的作業完成的好,有了家長的肯定,我感到了滿足和欣慰。
我的右眼視力只有0.4,平時也未配戴眼鏡。這段時間線上直播課、輔導、看作業,眼睛疼的受不了,想配眼鏡卻因眼鏡店都不開門而無法實現。沒辦法只能用毛巾熱敷眼睛緩解不適。我兩個孩子,一個小學三年級,一個高中一年級每天也要上網課。老婆工作忙,時不時就去單位上班。我們都沒有好好陪伴孩子上課,還好他們比較自覺,生活也算規律。為了彌補他們,晚飯后我會陪他們下會兒棋,聊聊天。有一天小兒子突然說:“爸爸你管別人孩子學習,媽媽也去單位上班,我們是沒人管的孩子。”還沒等我開口,老婆就說:“你爸爸現在不光是你們的爸爸,他還是一名抗疫戰士,他要幫更多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媽媽上班也是為抗疫做貢獻。”大兒子懂事的多,他對弟弟說:“爸爸媽媽都為抗疫做貢獻,我們在家好好學習、鍛煉身體也是做貢獻,你學習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幫你。”看著這一幕,我心里好溫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作為黨員,我雖然不能沖鋒第一線,但是我配合小區物業工作,盡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作為教師我在家線上教學輔導,為學生和家長答疑解惑;作為兒子,我叮囑父母不串門、戴口罩、勤通風、勤洗手;作為父親,我教育孩子努力學習,多讀書、勤鍛煉,將來長大報效祖國,當祖國需要時能挺身而出;作為丈夫,我全力以赴支持老婆的工作,她去上班我多做家務減輕她的負擔……
為明天做好準備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熱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這就是你能應付未來的唯一方法。春天已經來臨,全國抗疫防控工作每天都傳來好消息,期待我們早日相見!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