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2020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氣勢洶洶,把所有人都打了個措手不及,為減少疫情對教育教學的不利影響,上網課,線上教學成為新年以來教育教學的主流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間,黃龍縣涌現出一大批可敬可愛的優秀教師,黃龍縣中學楊曉春老師就是其中一位。

恪盡職守就是擔當

楊曉春老師作為一名高三年級班主任、英語老師,她淡泊名利,恪盡職守,工作追求細致、規范,為了抗擊疫情“不停學”、也為了高三學子備戰高考“不誤工”,每天堅持詳細如實統計上報班級防控疫情信息、準時開始網絡線上教學、全天跟蹤督查本年級學生在線上課情況以及其他教師的網課教學情況。她的兒子上初三,也將面臨中考,因平時工作忙,對兒子關注本來就不多,本想春節期間彌補一下對孩子的虧欠,但在疫情期間,作為一位母親,雖然也很擔心孩子的學習,但很少能顧及得上,她的心思還是撲在了工作上,用無私、忘我詮釋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潛心鉆研也是責任

線上教學,沒有熟悉的三尺講臺、方塊黑板和小巧粉筆,只有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該怎么上課呢?該用什么教學平臺上課呢?只有了解了這些,學會了平臺的操作,才可以去做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備課、上課、作業……她從開始的茫然到現在的駕輕就熟,從天翼云會議培訓、調試,到騰訊課堂、希沃云課堂,到釘釘直播、WPS會議直播,再到手機錄屏、EV軟件錄屏等等,請教、摸索,研究每種平臺軟件的優缺點,并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或情況,采用不同的平臺軟件或組合使用。如,使用在線教學“共享桌面課件”盡可能多的呈現所講授內容,簡潔清晰、重點突出,解決學生們暫時沒有教材,長時間的聽、記很容易產生學習疲勞很容易走神的問題。為了克服釘釘、騰訊在線直播課堂等“連麥”需要等待、費時的缺點,她決定使用EV軟件錄屏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最大限度的為學生的學習以及視力保護方面考慮,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在后面的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細致認真更是操守

線下一節課40分鐘,但課前的準備工作和課后的作業批改、評講、輔導卻是好多個40分鐘。對于從未涉足過的“線上教學”付出的40分鐘更多,需要的細心和認真也就更多,常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例如,在線作業批改。在不斷的摸索中,先后試用過多種方式收發作業,不是容易造成混亂,就是圖片不清晰,不能準確評價和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在多次實踐后,使用微信“每日交作業”小程序布置和交作業,終于簡明多了。學生將作業完成后,拍成照片反饋回來,作為老師,就要一改以前紙質作業習慣,面對電腦或手機,一頁一頁翻看圖片,放大查看,在最下面輸入批改文字,再返回點開第二頁……每批完一個孩子的作業,還要在紙質表格中做好登記,了解班級整體完成情況,在第二天的在線學習前5分鐘進行作業的評價和重點問題的指導,把問題及時解決,把難點及時消化掉,確保線上線下同質同效。雖然很辛苦,但看到家長們的積極配合和學生們的努力和取得的學習成績,楊老師倍感欣慰,認為自己付出是值得的。

楊曉春老師自2003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扎根黃龍縣中學,現任高三班主任、高三年級副主任、英語教研組組長。送走的學生一屆又一屆,自己也取得不少成就,如獲得全國中小學英語教師技能大賽三等獎、延安市教學能手稱號,多次獲得縣級教學能手稱號和優秀教師、模范班主任稱號等。

疫情之下,網絡之上,線上教學就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過程。對于從未涉及這一領域的楊曉春老師來說更是如此。她說,雖是初次嘗試,卻是對所有師生教法學法改革的一次嚴峻考驗,更是教會了老師和學生面在困境中“逆生長”的勇氣和魄力。相信在所有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們擁有不一樣的課堂,會采擷別樣的收獲!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