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在上小學的兒子、幼兒園的女兒、在學校工作的我,通過釘釘群、微信群完成健康打卡,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那句一切安好,是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更是一種責任。

2020年突然而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商場關門、公交停運、學校停學,一切都按下了暫停鍵。這一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責任與擔當交織,緊張與忙碌并存,人類與病毒進行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在這場戰(zhàn)爭中,我看到鐘南山、李蘭娟偉大“國士”的擔當和情懷,讓我們要端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看到千千萬萬普通、美麗的“逆行者”,讓我們建立正確的“英雄觀”;看到日漸上升的疫情數據,讓我對“敬畏自然”有了強烈意識;看到瞞報、緩報給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巨大損失,讓我們明白道德的重要意義;看到來自于全國各地、世界各地的物資、捐款源源不斷,馳援武漢,讓我們生發(fā)“人間大愛”的慈善、志愿者服務意識;看到不斷有某些藥物有效的好消息和至今未攻關成功的壞消息,更加明確“科技強國”的使命和責任;看到各國政要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中國控疫的贊揚和肯定,讓我們更加堅定服務師生周全的信念……

梳理完孩子們的健康上報,顧不得梳洗、顧不得吃飯,又盯著手機盯著電腦,梳理全體師生的健康上報,看看哪個班還沒有將學生統(tǒng)計完畢,哪個教師還沒有及時上報,一會手機一會電腦,那時那刻,每一條信息尤為重要,這是對每個學生與老師安危的牽掛,時間就在指尖慢慢的流淌,看到每條信息都是“一切安好”,那顆緊張的心才會回歸平靜,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在校園安全群里回復“普集鎮(zhèn)中心小學一切安好”,這是一種擔當與責任。剛開始也許只是一種例行公事,但隨著疫情形勢的嚴峻,防控任務的艱巨那是一種使命,是對每一個生命負責的態(tài)度。

眾志成城抗疫情,平凡人生見真情。雖然看似簡單的打卡,卻是教師對學生深深的愛,學校對教師濃濃的情,是一種無聲卻又最溫暖的牽掛。一天,有位班主任打來電話說,他們班有位家長私信告訴他,孩子的哥哥從武漢回家,第一時間就上報了村委會和社區(qū),一家人也一直按照政府要求居家隔離,可是由于自己小女兒性格特別的內向與自卑,平日里也與班里同學很少互動,如果再在班級里上報,全班同學都會知道,甚至產生歧視,自己很擔心傷害孩子敏感的心靈,但是對于這種情況他們也不愿意對學校瞞報,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了解到家長的顧慮以后,我及時與校領導溝通協(xié)商,采取不傷害學生自尊的方法,在班級群里上報一切安好,私底下,家長與班主任每天上報孩子的具體情況,尤其是防疫部門每天的體溫測量,再由我上報至教育部門。

當得知學校有兩位學生隨父母回農村老家江西過年,結果遇上了這場無情的疫情,孩子的奶奶在小賣部買東西時與確診的店主有密切接觸,他們與奶奶又是親密接觸者,于是一家都被醫(yī)學隔離,學校高度重視,按照流程上報教育局之后,我第一時間打電話詢問家長情況,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在與孩子母親通話的過程中,孩子媽媽樂觀的告訴我,當地政府對他們很負責,每天按時量體溫,隨時觀察每個人的情況,賓館里有衛(wèi)生間和電視,孩子們也能按時上網課,上完網課看一會電視,班主任老師每天也會通過微信了解孩子的健康情況,解決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每天的那句“一切安好 ”是老師對學生深深的愛。

病毒無情人間有愛,隨著新冠肺炎的蔓延,它成了全人類的敵人,全球人民一起同抗“疫”。航班停飛、國門關閉,被滯留在印尼的葛依凱、葛依晨兩兄妹也成了我們深深的牽掛,班主任老師通過微信安撫他們焦慮的心,消除恐懼,及時關注孩子們每天的狀況,指導他們如何做好自身防護,鼓勵他們聯(lián)系駐印尼大使館保護人身安全。雖然遠在國內的我們做的很微小,但是每天能看到他們那句“一切安好”是最好的安慰。

一邊是學校的疫情防控,一邊是年幼的女兒,一手抱著女兒,一手操作著電腦,女兒常常拉著我的衣服哭泣的說:“媽媽,求求你不要工作,陪陪我”。在疫情嚴峻之下,我抱著小小的她,雖然很懵懂,但她也知道戴皇冠的病毒,在傷害著大家,讓自己不能出門找小朋友玩,不能上幼兒園,選擇坐在媽媽旁邊一起抗擊病毒。

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在我國強有力的防控下,在白衣戰(zhàn)士的守護下,在14億中國人民的努力下,歷經坎坷,山河無恙,人間皆安。一切又慢慢的開始了播放鍵,盡管疫情還未完全消失,但是我相信在繁花似錦的春天,在風和日麗的美好時節(jié),在朝氣蓬勃的校園,很快就會看到一張張可愛的笑靨,聽到一片片瑯瑯的讀書聲!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