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雙高計劃”建設背景下的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與實踐
作者:楊建民 紀惠軍 尚 華 陳會玲 楊延波
發布時間:2020-09-22 16:10: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崗位職業能力培養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雙創”人才培養對實踐教學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結合高職院校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要求,通過多年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對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新思路和新方法,通過實踐教學運行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實現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了新模式。
[關鍵詞]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運行模式探索 管理體制創新
課題: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重點攻關)《基于信息技術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與研究》(課題編號:19ZG006)。
2019年,國務院頒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高職院校“雙高計劃”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這是繼高職院校“示范院校建設”“骨干院校建設”及“高職院校創新行動計劃”之后,在高職教育開展的又一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部署,開啟了職業技術教育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實踐教學體系作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是高職院校辦學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離不開一流實踐教學體系來支撐,同時“雙高計劃”建設也為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運行管理也必將打破傳統模式,強化內涵式建設,促進高職教育在改革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運行管理現狀
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院校崗位職業能力及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我國高職教育改革發展20年來,各高職院校不斷加大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投入和政策保障,實訓設備和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根本性變化。然而,多年來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層次,在院校專業建設、實訓基地建設中仿照普通高校按學科建設痕跡依然留存,按照課程學科特點設置實驗室仍是實驗、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表現形式,各實驗、實訓室建設的功能相互獨立、自成體系、互不關聯,尚未完全脫離學科教育特色;尚未建立起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尤其對現代產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崗位職業能力的培養,缺乏科學合理而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對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缺乏系統分析和重構;大多數理論教學資源與實訓教學資源相分離,尚未建立起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科學合理的實踐性教學資源體系;在專業教學團隊中,教師實踐能力不強,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配備實驗實訓指導教師,但實驗實訓指導教師總是受傳統“配角”觀念影響,地位不高,不受重視,難以充分發揮其在實踐教學建設與管理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之實訓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求,信息化技術手段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不足;實訓資源的潛能得不到最大限度釋放,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必將制約其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及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
“雙高計劃”建設對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新要求
“雙高計劃”建設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是扎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實踐性教學體系建設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主陣地,是“雙高計劃”建設的核心,也是實現“雙高計劃”建設目標的重要基石,一流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核心崗位職業能力培養、職業創新能力培養、現代企業員工職業素質養成的有機結合體,其建設必須具有科學性、系統性、前瞻性和可持續性,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必將促進教學資源效能最大化。因此,高職院校要結合人才培養和技術服務目標,走強化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從教學目標確立、標準開發、教學方案設計、教學資源建設、管理模式及運行機制、技術服務功能建設等方面,軟硬并舉形成合力,共同支撐“雙高計劃”建設。
實踐性教學體系建設及運行管理體系構建
伴隨著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項目的全面啟動,按照“一加強、四打造、五提升”(加強黨建引領,鍛造中國高水平高職紅色引擎;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高水平專業群和高水平雙師隊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務發展水平、內部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和國際化水平)制訂科學合理的“雙高計劃”建設方案,其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構建系統而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是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崗位職業能力的基石。為此,開展實踐性教學基地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完善實踐教學及運行管理方式,創新實踐教學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構建外部監督管理評估,內部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人才培養質量考核評價及質量保證體系,確保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1.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1)基礎性原則:實踐性教學體系構建必須實現對應專業國家教學標準、教育部頒布的專業儀器設備規范等對實訓教學的基本要求。
(2)普適性原則: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必須切實對接本行業企業核心崗位職業能力培養需求,對接專業核心崗位“1+X”證書職業能力培養要求,注重該專業人才就業崗位的普適性需要。
(3)前瞻性原則: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要對接本行業高端產業及產業高端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崗位職業能力需求。
(4)完整性原則: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要建立完整的實踐教學目標和標準體系,實踐教學項目應覆蓋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每一個實踐教學環節,要體現人才培養能力遞進要求,構建真實的育人環境。
(5)企業化原則:在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中,按照企業化運行的生產場景,全程貫穿企業文化、企業管理規范及職業崗位操作規范,引入企業現場管理的“5S”或“6S”管理標準,培育學生職業素養。
2.實訓教學項目開發方法
(1)引入企業真實項目:無論是實體實訓教學項目還是虛擬仿真實訓教學項目都必須完整呈現實訓項目的真實原理、規范的操作過程和與企業實境相同或相似的運行流程,建立真實育人情境。
(2)構建虛實結合情境:建立理實一體、虛實結合,選取最優化的實踐教學項目,最佳的人才培養方式和路徑,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按照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認知規律,科學合理地設計和開發實踐教學項目,通過實體設備操作和虛擬現實技術相結合等方法,建立虛實結合的教學情境。
(3)科學設計教學方法:實訓項目選取或開發,必須對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依托企業真實項目,科學設計開發教學項目,教學資源開發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方法改革,充分實現實踐教學項目的先進性和實用性,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現代化。
3.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資源體系
(1)項目來源企業化:在教學內容選取過程中,教學項目必須是對接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職業崗位的企業的真實項目,在符合學生成長及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優化、重組教學項目結構和教學內容,按照企業化場景開展教學設計。
(2)資源開發現代化:基于選取的教學項目,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科學構建線下及線上教學資源,構建多維立體教學資源,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3)教學手段多樣化:高職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理實一體、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方式,充分發揮立體化教學資源優勢,讓學習者在學中做、做中學,學訓一體、學練結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及學習方法實施個性化培養,做到因材施教。
4.構建完善的外部質量監督、管理、評價及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1)確立能力培養目標:對接現代產業職業核心崗位,對標行業企業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確立崗位對職業能力培養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構建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據此解析專業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技術要求、實踐操作規范、安全操作規范等技術技能規范的目標要求,形成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目標體系,建立對應的實踐教學培養方案。
(2)制定系列教學標準:按照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目標體系的目標要求,建立對應的系列教學組織實施管理規范,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技術規范、實踐操作技能規范、安全操作規范等系列標準,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開發實踐能力培養課程標準,形成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培養標準體系。
(3)構建質量評價體系:《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指出:職業教育要按照國家教學標準和規定職責完成教學任務和職業技能人才培養。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和職業標準、教學標準完成職業技能培訓,積極引入職業培訓機構參與實施,推進國家相關專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建設,通過政府的監督評估和宏觀管理、院校建立內部質量保證診斷與改進機制、行業企業實施第三方評價等機制,構建起體系完整的外部質量監管與評估,內部質量保證自主診改的管理、評價及質量保證機制。
結 語
實踐教學作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核心,在實施“雙高計劃”建設中、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教學團隊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職業教育改革大潮中,按照現代產業發展要求,以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建立職業能力培養體系,開發職業能力標準,構建課程體系,建立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系列專業教學標準,重構教學資源,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實踐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基地和“雙師”教學團隊,建立多方聯動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和監督機制。通過創新建設標準、建設理念、建設模式及管理運行機制,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與自我認知規律搭建育人平臺,創新教學模式,開發多維立體化教學資源,有效發揮實踐教學體系在人才培養及創新能力培養等方面的有力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EB/OL].(2019-01-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陜政發〔2019〕18號)[EB/OL].(2019-11-20).http://jyt.shaanxi.gov.cn/news/qitawenjian/201911/29/16454.html.
[3]董麗萍,敖天其.“雙一流”背景下高校教學實驗室建設新思路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11):26-28.
[4]熊宏齊.“雙一流”建設中高校實驗技術隊伍持續發展之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35(9):7-9.
[5]呂淑平,趙玉新,王顯峰,等.“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8,37(12):245-248.
作者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西部現代職業教育研究院 陜西咸陽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