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高職生學業投入的影響作用
作者:鄭家瑩 信忠義
發布時間:2021-04-01 14:37:21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本文采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問卷、專業認同問卷、學業投入問卷對1319名高職學生進行調研,探究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高職學生學業投入的影響作用。研究結果顯示高職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專業認同、學業投入程度均處于中等偏高的水平,且男性顯著高于女性,其中專業認同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間起中介作用,且不同性別學生群體間中介效應存在顯著差異,證實了性別的調節作用。
[關鍵詞] 職業性別刻板印象 專業認同 學業投入 高職生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9JK0210)。
課題:本文系陜西省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會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0SY036)。
引 言
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是特定社會文化環境下大眾對不同性別在職業方面的期望與要求,其本質是社會文化對職業的性別限制,諸如“男性比女性更適合當建筑工程師”“女性比男性更適合當服務員”等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觀念在社會化過程中傳遞給個體,進而影響個體的認知、情感與行為。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專業與職業定向聯系緊密,高職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將影響學生的專業認同。所謂專業認同是指大學生在心理上對所學專業的接受與認可,并能夠以積極主動的行為去學習與探究。目前已有的研究證實了大學生群體性別刻板印象的普遍存在且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作用,國外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專業領域中女性與男性的比較研究發現,女生更容易受性別刻板印象的消極影響而導致專業認同感降低,而男生則不受刻板印象的影響。由此可推知,高職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也可能影響個體的專業認同,且當性別與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不匹配時,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將對專業認同產生消極影響作用。
認同-參與理論認為專業認同感為學習動機的核心成分,所謂學業投入是指學生對學業表現出的認知、情感、行為等多個層面的積極投入狀態。個體對某一領域的認同感越高,越愿意在該領域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與精力。相反,專業認同缺失即是個人自尊與專業學習、成績的分裂,會讓專業認同喪失動機作用,進而導致學業投入降低,已有研究也證實學生的專業認同能正向預測學生的學業投入。由此推知高職生的專業認同將影響個體的學業投入。基于此,本研究以高職生為研究對象,探究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的關系及專業認同、性別的作用。
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對陜西某職業學院1319名建筑工程、汽車技術等專業的高職學生進行調研,其中男生1002人、女生317人,大一至大三各年級分別為485、727、107人。
2.測量工具
(1)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量表
該量表共20道題,由1到7(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代表不同程度,采用“男性更適合建筑工程師這一職業”“女性更適合小學教師這一職業”類似的語句,問卷總分越高代表個體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越明顯,問卷的α系數為0.962。
(2)學業投入量表
該量表分為活力、奉獻、專注三個維度,共計17個項目,由1到7采用7點計分,代表不同程度,總分越高代表學業投入度越高,本研究中α系數為0.971。
(3)專業認同量表
該量表包括認知、情感、行為和適切四個維度,共計23個條目,采用7點計分,項目得分相加除以項目數,即可得到維度均分或量表均分,得分越高表示專業認同水平越高,本研究中α系數為0.975。
研究結果
1.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
女生的學業投入低于男生,女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低于男生,女生的專業認同低于男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專業認同兩兩均呈正相關,專業認同與學業投入成顯著正相關(見表1)。

注: *p<.05, **p<.01, ***p<.001,下同。
2.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影響學業投入的機制分析
為檢驗中介作用與調節效應,利用AMOS建立男生組與女生組,先評估不同性別的路徑系數,然后進行群組比較。Bootstrap結果顯示,男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學業投入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0.346,p<0.0001);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專業認同具有顯著預測作用(=0.483,p<0.0001);專業認同對學業投入具有顯著預測作用(=0.565,p<0.001);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通過專業認同對學業投入的間接影響值為0.273,95%的置信區間為[0.240,0.311],區間不含0說明專業認同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間起中介作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學業投入的直接影響為0.073,95%的置信區間[0.015,0.138],區間不含0說明專業認同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具體影響路徑見圖1。

圖1 專業認同的中介效應(男生)
女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學業投入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0.115,p<0.0001);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專業認同具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0.218,p<0.0001);專業認同對學業投入具有顯著正向預測作用(=0.459,p<0.001);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通過專業認同對學業投入的間接影響值為-0.1,95%的置信區間為[-0.192,-0.031],區間不含0說明專業認同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間起中介作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學業投入的直接影響值為-0.015,95%的置信區間為[-0.144,-0.002],區間不含0說明專業認同在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學業投入間起部分中介作用,具體影響路徑見圖2。

圖2 專業認同的中介效應(女生)
為了檢驗性別的調節效應,對不同性別群組的中介效應進行比較,男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通過專業認同對學業投入的間接影響值為0.273,女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通過專業認同對學業投入的間接影響值為0.1,二者差異為0.173,95%的置信區間為 [0.073,0.252],區間不含0,證明性別調節效應顯著。
討論與分析
1.學業投入及相關因素的現狀分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高職生學業投入與專業認同水平都較高,對待專業學習較為積極,但普遍存在較高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且男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顯著高于女生,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由于專業內存在較多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線索強化了刻板印象觀念,諸如教室、校園環境布置的男性化傾向,學習內容對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的依賴,專業教師、班級學生性別比例失調等客觀現實都強化了學生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
2.高職學生學業投入的影響機制分析
通過不同性別的對比發現,男生的學業投入、專業認同都顯著高于女生,這與已有的研究結果不一致,這可能由于專業認同與學業投入的現有研究大多忽略了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作用。高職院校以培養技術人才為目標,多數專業需要數、理、化知識作為支持,且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由此造成專業濃重的“男性色彩”,而學生在專業選擇時具有較大的盲目性,進入專業后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將對不同性別的學生產生不同的影響。本研究以建筑工程與汽車技術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結果發現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能顯著預測高職學生的學業投入,從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調查中可看出無論男生、女生都比較認同“男生更適合工程技術類專業”,但較高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將對男女學生發揮不同的影響作用。對女生來說,較高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可能直接降低專業學習投入,也可能通過影響專業認同間接影響學業投入。職業性別刻板印象作為社會觀念提示女生不適合工程技術專業,造成女生處于“認同不確定”的狀態,進而影響女生對學業困難的解釋偏向。面對批評性評價、學業挫折等學業困境,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將其視作“女生不適合這個專業”的證據,進而導致“像我這樣的女生不適合這個專業”等觀念的形成,造成專業認同降低,最終導致學業投入減少。對于男生來說,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對學業投入的影響則偏向于積極,較高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或直接促進學業投入,或通過強化“男生更適合其專業”的觀念促進專業認同而提高學業投入。很顯然,男生、女生不同的發展路徑將帶來截然不同的發展結果,學業投入與學業成就緊密相連,女生低的學業投入導致低的學業成就,低的學業成就則進一步強化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形成惡性循環,而同等條件的男生則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環,同一專業內性別差距將被擴大。
3.研究啟示
綜上,我們可以認為高職學生學業投入問題根源于社會文化觀念,內嵌于自我的社會文化觀念或直接發揮影響作用,或通過專業認同間接影響。長遠來看,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甚至將造成未來擇業、就業機遇的性別不均等,因此有必要對高職生的職業性別印象開展心理干預。
本研究結果提示,提高學生學業投入方面除了紀律約束、獎懲等外在手段外,還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學校應轉變觀念,從人才培養目標及實施方案中淡化職業與專業的性別界限與限制。第二,擴大“污名化群體成員”的招生規模,淡化校園物理環境設置中的性別偏向,多方面、多層次減少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線索。第三,采用社會心理干預策略,如榜樣示范、自我價值肯定、內隱能力觀等手段改變“污名化群體成員”對群體能力、自我能力的負性評估,提高自我效能感,激發職業興趣與專業認同,促進學業投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安芹,賈曉明.高校心理咨詢員專業認同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2):203-206.
[2]佟麗君,侯東輝.高中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內隱聯想測驗研究[J].心理科學,2009(1):143-145+149.
[3]王永瓊,余華.護理專業男生職業性別刻板印象與專業認同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5):24.
[4]張萌,李若蘭.大學生專業認同對學習投入的影響研究:學校歸屬感的中介作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94-99.
[5]王秀貴.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職業性別刻板印象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8):1248-1249.
[6]官春蘭,王雁,張麗敏.特殊教育專業本科生專業認同現狀的調查研究——以兩所部屬全國重點師范大學為例[J].中國特殊教育,2011(4):22-29.
作者單位:鄭家瑩 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咨詢中心
信忠義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