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融合背景下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提升探究
作者:段 瓊
發布時間:2021-04-30 11:15:00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需求量變大。尤其是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全覆蓋,會計專業多學科融合的趨勢加快。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平臺在會計領域中的應用,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學科融合這一背景下,筆者通過分析會計專業融合的實質和調查研究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具體情況,然后從跨專業協同、個人職業素能、產教融合、角色定位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詞]學科融合 高校會計教師 能力提升
學科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會計專業同樣不可避免。現代網絡技術給各個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變革,會計專業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的融合,使得會計學科知識教學、育人方式發生改變。因此,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抓住互聯網這個時代機遇,主動融入會計人才培養轉型發展之中,不斷補充自己的會計專業學科知識,同時要及時轉變自己的會計人才培養理念,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科融合背景下會計專業課程重構現狀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引領的互聯網時代,給會計專業培養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傳統的會計人才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社會的發展要求,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成為會計人才培養的新趨勢。
1.線上與線下教學體系的融合
會計專業以培養新型會計人才為目標,因此在會計專業教學體系中,多學科知識融合成為現實選擇。如在課堂教學方式上,互聯網所帶來的線上學習與課堂教學模式的融合,會計專業理論課程與課下實踐、實訓知識的融合,都將從根本上改變原來會計專業的教學方式。
2.以生為本是會計人才培養的核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立足當前高校會計專業融合的實際,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會計學科知識,還要具備將這些知識靈活地運用于工作實際的能力。基于此,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在課程設計與教學過程之中,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于提升學生的能力。
3.多元化教學打造多學科聯合培養機制
高校會計專業教學要走出傳統模式,新的教學模式要符合會計行業人才發展的要求,要借助學科融合與重構這個時機,豐富和拓展會計專業教學資源。與此同時,會計專業教學要強調教法的多樣性,要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等學習平臺,以融合理念為指導,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在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的融合方面,要從大數據分析與決策層面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并且能夠將會計信息與會計大數據整合起來,實現會計領域與計算機、數據科學、互聯網技術的全面融合。會計專業教師在實踐領域還要充分依托互聯網平臺,構建基于網絡的綜合實訓室,如以財務共享中心實驗室為例,將會計專業知識教學與會計實務綜合起來,提升會計專業實訓水平。
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面臨的學科挑戰
在多學科交叉融合和遵循會計學科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加強自己多學科知識的學習力度,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同時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還應圍繞自身的專業成長需要,從學歷層次、職業技能、知識儲備等方面不斷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的學科視野。
1.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轉變觀念
從當前會計行業發展態勢來看,會計政策與會計制度的不斷更新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而言,他們將面臨著學科知識重構的問題。教師作為高校會計專業育人的引導者,要積極對接會計行業現狀,聯系會計教學實際,優化會計教學資源,積極走出傳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角色,以“生”為本,做學科育人的協調者和引導者。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調整觀念,客觀審視自己,要認識到學科融合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動調整和定位個人角色。在傳統育人實踐中,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將“財務管理”“成本核算”“稅費申報”等技能作為教學的重點,而在智能化財務環境下,要求會計人員熟練掌握各類財務管理系統軟件,能夠利用財務分析軟件對各類財務活動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為管理者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轉變觀念不能停留于口頭,而是要立足于會計行業的現實需要,構造新的育人理念。傳統會計專業教學重財務核算輕財務管理,重財務技能教育輕學生綜合素養,而在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現代智能化財務管理環境下,財務工作流程、財務管理方法等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如以數據挖掘、智能支付為特點的新型財務管理知識將成為教學的重點。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主動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深入學習新的會計專業知識和采用新的教學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2.會計專業教師職業素能有待提升
在現代智能化財務應用環境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需要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優化自己的理論知識和改進自己的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綜合能力。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發展自己的素能,加強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及提升個人的科研能力。大數據、人工智能、財務機器人等的應用,使得很多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面臨著學科短板的尷尬,因為這些發展要求高校會計教師不僅要熟悉財務知識、方法,還要具備能夠駕馭大數據、人工智能及會計核算教學的能力。因此,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主動面對并適應學科融合,積極參與大數據分析、財務數據建模、財務可視化管理的實踐。如加強自己大數據知識的學習,加強自己財務機器人的應用頻率等,最終使自己能更好地勝任會計專業的教學崗位。
完善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在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隊伍能力提升方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完備的發展框架。但對于廣大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而言,要主動響應時代號召,結合學科特點,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綜合素能的學習和提升。學科融合為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綜合素養的發展帶來了契機,尤其是要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來提升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拓寬和豐富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補好他們的專業短板,使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能力能切實滿足培養會計人才的要求。
1.確立學科融合目標,打造“老帶新”學術科研隊伍
圍繞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提升的目標,要有重點和方向地提升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能力。學科融合背景下,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注重自己多學科知識的橫向整合,特別是在會計專業與其他學科的關聯上,要重視自己會計技能、會計科研能力的提升。針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的提升問題,高校院系管理者可以結合會計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建立跨專業協同管理小組,明確學科融合的任務所在,完善多學科融合發展機制。如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學術知識、專業素能、科研能力進行“老帶新”整合,讓更多的高校會計教師能夠獲取新知識,增長新技能,最終提升他們的教學水平。同時還要圍繞會計專業知識結構,相關院系要充分挖掘教學資源,特別是在跨專業協同管理方面,要積極促成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與其他專業教師的“幫扶合作”意向,促進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學科知識的橫向融合。還可以引進軟件技術、大數據專業教師參與會計專業學科資源的構建,發揮各個專業教師的學科特長來提升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綜合能力。
2.轉變育人觀念,在協作交流中提升自己
針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發展的現實需要,加強對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內驅力的培養。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有上進心,要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參與學科知識的學習,真正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一方面,充分利用院校間、專業間的融合機制,鼓勵更多的會計專業教師不斷拓展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積極學習不同的學科知識。另一方面,學校要重視學科教學與科研之間的融合,鼓勵會計專業教師參與會計學科科研探索,在這一過程中擴展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綜合能力。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融合觀,從會計專業知識、會計專業實踐技能等方面確立共同發展愿景。此外,各相關院系管理者要結合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實際,為他們創設更好的學習平臺和更多的學習機會,平衡好會計專業與其他專業間的重構關系,為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的提升創設更好的環境。
3.深化產教融合,重視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全面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之下,應在學科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加強產教融合,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應主動將自己的學科知識與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采購業務、經營管理等學科知識建立關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利用產教融合這個時機深入財務領域,全面了解社會發展對會計專業人才技能方面的要求。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結合會計行業用人的現實要求,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高校則可以多鼓勵會計專業教師走進企業兼任企業的財稅顧問,幫助企業解決財務管理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對高校教師來說,不僅彌補了他們在會計行業實踐經驗不足的短板,還豐富和完善了他們的會計知識結構。高校還可以引入教師能力提升激勵機制,各院系可以開展會計專業教師講課大賽活動,通過政策、制度、學術研究活動來檢驗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激勵會計專業教師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能。高校還可以引進好的財務軟件和智能化財務設備,通過專項培訓更新會計專業教師的知識,提高會計專業教師對相關軟件和設備使用的熟練程度,同時要加強會計專業教師對現代財務云技術、財務軟件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學習。
4.激活高校會計專業教師的創新潛能,構建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框架
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在學科融合背景下要對自我進行一個合理的定位,面對復雜多變的教學環境,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主動學習專業知識。在教學與科研方面,高校可以通過教學創新激勵機制,加大對會計專業教師教學水平的考核與獎勵力度,結合本校會計專業教師職業能力的現狀,學校可以從職業價值觀、職業技能、專業知識等方面完善本校會計專業教師成長框架。在專業知識領域將金融知識、管理資質、會計基礎、內部控制等知識與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高等數學結合起來。在專業能力上細化會計專業教師會計分析、數據挖掘、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等方面的能力。在職業價值觀方面,加強會計專業教師職業崗位準則教育,提升會計專業教師的社會責任感與職業道德操守。由于會計專業學科融合是勢在必行的,因而學校要加強構建會計專業教師能力成長框架,完善會計專業教師能力養成體系。會計專業教師要加強自己的專業英語學習,提高自身雙語能力,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會計專業教師參加雙語培訓,使會計專業教師獲得更多的進修機會。會計專業教師要加強自己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的學習,引入市場營銷學、行為金融學、貨幣銀行學等課程,并將統計學、國際會計、證券投資學等納入到學科融合中。會計專業教師在實踐教學領域中要加強自己計算機操作、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網絡、信息化管理等課程的學習,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結 語
學科融合背景下,高校會計專業教師要從學科知識結構、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深入學習多種學科知識,加強自身綜合素能,同時要積極主動對接社會會計行業用人要求,為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范宏宇.應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機制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7(19):62-65.
[2]孫明濤.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管理會計師資培養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9(8):223-224.
作者單位: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