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督導網絡 服務教育發展
作者:李軍華 楊永剛
發布時間:2021-06-11 10:41:02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教育督導是《教育法》規定的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教育督導條例》的實施,為國家教育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近年來,勉縣教育督導室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質量與公平兩大主題,不斷完善督導體制,優化督導隊伍,強化督導管理,促進了全縣各類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完善督導機制。2017年,成立了由23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勉縣教育督導委員會。經過反復調研、多次征求意見,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職責任務,建立了履職考核、工作監督機制,開創了督導工作新局面。縣教育督導委員會主任由分管副縣長擔任,副主任由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體育局局長、督導室主任擔任(主任、副主任分別擔任總督學、副總督學)。督導委員會辦公室與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人馬),辦公室主任由督導室主任兼任。合署辦公的方式,確保了機構編制和督導工作的延續性,使教育督導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牌子、有辦公地點、有經費,實現了議事機構、辦事機構有序銜接,確保了教育督導工作的獨立行使。
豐富督學結構。督學隊伍不斷推陳出新,在督導室專職督學的基礎上,將縣委辦、政府辦以及縣委宣傳部、組織部、人社局、財政局、團縣委、人大科教委、政協科教委等23個職能部門領導聘請為縣兼職督學,賦予其職責。在全縣學科帶頭人、教研員、優秀學科教師中選聘了46名同志為各學科督學,科學編制職責任務,充分發揮其專業性和指導性。從退居二線的中小學校長中為7個督學責任片區選聘了30余名政治素質過硬、管理經驗豐富的責任督學,常態化全覆蓋開展責任區的教育督導工作。在鎮中心小學和初中學校聘請了46名督學視導員,作為責任區督學和被督導學校的聯絡員,為教育督導培養后備人才。勉縣第三中學探索建立了家長督學督導制度。將家長委員會制度、家長學校制度延伸到家長督導制度,使家長不再是學校教育的配合者、支持者,而成為了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力軍、生力軍,受聘家長在接受工作培訓后稱自己是“平民督學”。家長督導制度的探索實踐,扭轉了家長、學校和社會對教育目標仼務共同發力的大小問題、方向問題、作用點問題不適應學生發展的局面,提升了家長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強化業務培訓。縣教育督導室完善督學培訓機制,制訂督導培訓規劃,積極選派督學外出學習培訓,每學期組織一次督學集中培訓,學習法規政策,解讀規程指標,提升督學教育督導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及時印發義務教育均衡、316工程、幼兒園辦園行為規范和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指標體系手冊,對督導委員會成員單位督學,以培訓國家教育督導發展歷程、現代教育督導規程為中心,學習國家《督導條例》,明確成員單位督政職責;對學科督學的培訓,以貫徹落實國家課程大綱為核心,以知識教學手段提升為目標,以教學研究中心為平臺,督導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
構建“四教”合力。我們建立了以教育督導室牽頭,基教股、教研室、電教中心參與,教育督導、教育管理、教學研究、教育信息為一體的 “四教驅動”督導模式,形成了“四教”資源的科學整合。在教育督導中,統一協調、共同部署,共同上手開展工作。“四教”驅動配合各類督學共同發力,確保了督有權威、導有方向。
加大保障力度。7個督學責任區有獨立辦公室,配備了電腦和打印機等辦公設施。教體局將督導整改情況和學校支持督學責任區工作情況納入目標責任考核指標體系,對整改不力的進行問責。每年為督學責任區撥付專門經費,用于責任督學督導中的交通補助。縣政府教育督導室每年對督學責任區和督學進行考核表彰,激勵責任督學積極履職、奮發有為。
教育要發展,督導伴身邊,勉縣教育發展在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督導的共同努力下,綻放出了艷麗之花,結出了累累碩果。
作者單位:漢中市勉縣教育督導委員會、漢中市勉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