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沿線上有多個國家,所用的語言有漢語、俄語、德語等,語言交流是“一帶一路”多邊合作的重要方面,隨著“一帶一路”國家在經濟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入,外語在兩國經貿合作領域中的重要性逐步加深。本文以陜西省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為基點,通過闡述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論述“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省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分析研究對策,促進陜西省高校外語專業的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 陜西省 高校教師 外語專業

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重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陜西非省會城市地方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環境構建與模式研究”(項目編號:XSYK18031)。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構想近年來已經取得重大進步,語言交流在“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發展,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對語言領域提出了更加具有前瞻性、包容性、完善性、時代性的要求,本文以“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為主,“一帶一路”發展為輔,探究推動陜西省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新要求

1.信息時代背景下要求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要具有前瞻性

在新時代經濟飛速發展的時期,世界已經成為了“地球村”,不同國度、種族、語言的人聯系在一起。而知識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提高了一個層次,這就要求高校教師需要掌握更多的技能。當前的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培養途徑僅限于掌握外語語法、語境授課,但如果根據授課內容對高校發展提出意見與對策,則顯得經驗不足。在目前的大環境下,高校外語教師發展雖然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就情況來看,重點仍然放在教師日常教學授課的培養,難以突出高校外語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此外,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對于引導高校教育教學轉型的推動力不足,沒有形成良好轉型的社會環境。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也對于高校學科教育教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高校教育教學模式體制與大數據體制相互沖擊,更加要求高校學科發展要具有前瞻性,注重培養高端教育教學人才。

2.語言認知度差異要求高校外語專業發展要具有包容性

我國通用語言是漢語,但是“一帶一路”周邊國家使用的語言有所不同,對于語言存在認知度差異。“一帶一路”不僅讓各國之間的經濟得到更好發展,而且對于文化的傳播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陜西省作為“一帶一路”的起點,其高校并沒有滿足“一帶一路”發展的外語專業模式。語言的融合發展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高校外語專業人才儲備是“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自身文化底蘊和發展水平不盡相同,而且有些國家還在相互取得信任的階段,所以想要“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語言達到融合,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所以,就我國來講,首先要加大高校學科教育的發展力度,同時要求高校外語專業具有更強的包容性。

陜西省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學生外語基礎較為薄弱、教學難度較大

筆者經過調查,當前高校學生外語基礎薄弱的人數占總數的70%,以應付外語考試為學習目的的學生占40%。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數學生在中學沒有打下堅實的外語學習基礎,沒有對外語進行系統、全面的學習,多數學生是被迫接受而進行的填鴨式學習,所以對于外語具有畏難情緒,無法很好地進行關于聽、說、讀、寫以及更高層次的外語學習,并且在此過程中逐漸產生了厭學情緒,使教學難度增大。目前,應用外語進行交流變得越來越普遍,對于外語底子薄弱的學生來說,較難將外語作為流暢溝通交流的工具。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自我認同歸屬感較低

在《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中提到的自主學習方法,概括來講主要有:充分了解教師的教學目標和知識概況;結合自身實際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有自我分析、自我研究的學習策略;實時反思,以提高學習效率;自我評估,外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對于外語效果的提升具有關鍵性作用。很多學生沒有掌握外語學習的方法,從小只是被動接受學習內容,有的學生只是在上課的過程中聽教師講授的知識點,很少去擴展自己的知識,這讓學生在這個無時無刻不需要外語交流的生活環境下沒有存在感。這種較弱的自我認同歸屬感導致了高校學生學習外語的動力和動機衰退。積極開展自主學習能夠使學習者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能夠使他們逐漸對外語產生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提升個人能力。

3.缺乏外語學習環境和實踐應用機會

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外語口語和聽力等語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據統計,在校大學生利用外語進行社會實踐的機會僅有18%,高校很多專業的學習不需要用到外語,再加上現在社會生活當中,一些地區使用外語的機會較少,外語的重要性隨之被忽視。此外,仍有部分家長對外語學習與應用的認識不夠,仍停留在學習外語是為了“應試”這一階段,導致學生實踐和應用機會較少,這也直接影響了高校學生的外語學習動力。

陜西省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措施

1.增強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自主意識

目前我國實行教育制度改革,在改革的大潮中,高校教師理應轉變教育教學角色觀念,教師在教改的浪潮中不再是受外界束縛的執行者和建設者,而應增強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把教師自我專業發展作為教改的主要目標。除此之外,教師應轉變教育發展觀念,在特定環境當中,高校教師是專業知識的權威,在課堂當中具有決策力和領導力。在新時代大數據背景下,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從更多的途徑獲取信息,課堂教學不再是唯一接受教育的方式。教師與學生不再是領導者和服從者的關系,就目前情況來說,教師和學生處于同等地位,高校外語專業教師不僅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掌握與其他學科相關聯的理論知識,及時調整教育教學的心態,增強與學生的交流,在課堂當中為學生創造一個書本之外的學習環境,創新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開展教學。

2.提升高校外語教師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高校教師的發展。部分高校外語專業教師在科研過程當中缺少研究資料和科研課題,導致科研成果質量不高、論文內容質量較差,所以各高校外語專業教師應克服畏難情緒,糾正輕科研、重教學的思想,科研能力的提升對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增進作用。完善外語專業結構,關注國內外科研動態,才能夠增強高校外語專業教師進行科研的自信心。高校管理層也應對相關科研項目給予重視,構建符合高校外語專業教師的發展機制,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建立外語專業教師科研獎勵機制,確保相關經費的投入。

3.合理運用新媒體創新教學模式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學模式是按照傳統教學模式所延續下來的,這種教學模式已不再完全適用于當今時代的發展,要利用多媒體等新技術手段來創新教育模式。筆者認為,可以借鑒伯爾曼和薩姆斯開創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把課堂翻轉起來,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學習更加便捷、更加通俗易懂。以前,知識內化的過程都是被放到教室外,那個時候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碰到疑難時,學生容易因無人協助,而產生挫折,喪失外語學習動機和成就感。但如果把這兩個過程顛倒過來,學習成效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兩位教師把上課時錄制的講解視頻和PPT演示上傳到互聯網上,以此來幫助缺課的學生補習當天的知識,使其能夠更加便捷高效地獲取知識,足不出戶就可以學習到當天的內容。

4.構建教學多元化知識體系

首先,加強教師對多元化知識的認知。針對目前新時代對于復合型綜合人才的需求,高校應對于培養教師的多元化知識體系加強重視,要求教師構建多元化知識體系,來滿足授課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外語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側面影響著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部分高校外語專業教師僅是針對外語學科進行深入挖掘,并沒有對其他學科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不僅限制了高校培養復合型教師的需求,也不利于提升高校整體的教學水平。在這種情況之下,高校外語專業教師必須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借鑒其他學科的經驗優勢,加快步伐,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其次,統籌規劃,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高校管理層面應該與教育主管部門聯合,成立系統的網絡課程培訓機構。在網絡課程平臺更新外語專業教師應學習的其他專業視頻,組織外語專業教師集中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可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并且對于培訓進行考核,以考試與答辯相結合的方式對教師學習情況進行評估,并將成績進行存檔,以此作為教師職稱考核的重要依據。在培訓課程之外,還可以將學科與外語專業教師的個人興趣相結合,鼓勵教師進行跨學科的理論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此外,還可以將理論知識與外語專業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加強外語專業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互補。高校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外語專業教師到企業培訓和交流,這樣有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外語的實際應用情況,完善其專業知識結構。

結 語

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下,陜西高校外語教師應該加強自主意識,聚焦專業發展,積極利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同時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構建教學多元化知識體系。本文通過對陜西省高校外語教學專業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對加強外語教師專業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鄧中敏,江建平.“內塑”的力量:新媒體下獨立院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J].教育現代化,2018.

[2]楊柯儉,徐向安,孫娟.創新創業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商貿人才,2018.

[3]周一,宋敏楨.大數據語境下高校外語教師跨學科身份認同探析及舉措研究——基于Nvivo質性分析軟件的八份敘事問卷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

[4]秦玉.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國際化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策略[J].公共英語教育,2018.

[5]鐘焜茂,曹冬金.地方院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新維度[J].龍巖學院學報,2018.

[6]林鸝.對話視閾下高校青年外語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多維模式構建研究[J].教育教法探討與實踐,2018.

[7]袁曉偉.高校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的構建——以內蒙古高校外語教師的發展為例[J].師資建設,2018.

[8]趙雪麗,王鳴華.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證研究——以山西省五所本科院校為例[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2018.

[9]李茹.民族地區高校外語教師學習及支持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7.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責任編輯: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