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演奏教學過程中的觸鍵技巧分析
作者:孫 哲
發布時間:2021-10-20 15:13:16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觸鍵涉及力度、速度、角度等方面的技巧,直接決定著音色的效果,是鋼琴演奏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文章立足于個人鋼琴演奏教學經驗,從力度、速度、角度三個方面系統分析了觸鍵技巧的特征和訓練方式,由此對鋼琴觸鍵形成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可為更好地進行觸鍵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鋼琴演奏 鋼琴教學 觸鍵技巧
鋼琴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音域范圍從A0到C8,基本囊括了樂音體系中的所有樂音,被廣泛應用于獨奏、伴奏、重奏中,素有“樂器之王”的美譽。鋼琴觸鍵雖然是一項簡單的動作,但卻可以細化為差異化的力度、速度、角度,從而也形成了多樣化的音色效果。鋼琴演奏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培養學生系統認識觸鍵技巧的類型、嫻熟掌握各種觸鍵方式,這樣學生才能適應復雜聲樂作品的演奏需求。
鋼琴演奏教學中的觸鍵力度訓練
1.指力觸鍵
指力觸鍵是用手指前面三個關節來控制觸鍵的力度,以及由此形成的琴鍵音量,主要呈現出輕柔、舒緩的音色效果,是鋼琴演奏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觸鍵方式。例如,在莫扎特的《降B大調奏鳴曲》中,部分內容的節奏比較快,但又必須保持其清脆、柔美乃至于蒙眬的音色效果。這就要求學生在提高觸鍵速度的同時,用指力觸鍵的方式來控制觸鍵的力度,要放松雙手,讓身體呈現自由、輕松的狀態,各個手指輕柔、均勻、迅敏地發力,手指猶如是在輕觸琴鍵。在鋼琴演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在放松手掌的情況下,提高手指的靈活度,有意識地控制輕柔的力度,既不能“飄”,又不能太“沉”,要增強對指力觸鍵的控制能力。
2.手力觸鍵
手力觸鍵就是要用手掌力度來控制琴鍵,以演奏出作品所需要的音效。手力觸鍵的力度更大,大都表現沉穩、渾厚的音色效果,在不同的作品中,可通過調整觸鍵速度和力度的方式,呈現更加豐富、多樣的旋律和音色。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對于手力觸鍵的應用比較多,在《車尼爾849練習曲集》第十二首中,就需要演奏者在提高觸鍵速度的過程中采用垂直式的手力觸鍵方式,這樣才能彈奏出具有高曲調效果的明亮音色。手力觸鍵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在指尖觸碰鍵盤的時候,利用手掌的力量推動指尖按壓鍵盤,要有意識地在手掌與手指之間形成力度的傳導與控制,借此提高音色的沉穩性與渾厚感。學生需要重點注意因力度過大而造成的手指僵硬、音準不清、速度受限等問題。
3.前臂觸鍵
前臂觸鍵是指學生借助手腕、手掌來帶動肘關節進行垂直或水平式運動,并將力量傳輸到手指上完成觸鍵,形成相應的旋律與音色。此種觸鍵的力度比較大,可以呈現更加明亮的音色,但力度與速度的控制難度更大,部分學生很容易不自覺地降低觸鍵速度,雖然達到了預期的力度,但也會造成音色冗長,音準不準確。例如,肖邦的《幻想即興曲》,就需要學生采用水平式運動、前臂觸鍵、高速推進的方式進行演奏,由此才能獲得飽滿的音色和有力的旋律。
4.全臂觸鍵
全臂觸鍵也是鋼琴演奏中常見的一種觸鍵方式,要求學生用手臂的力量來帶動肘部、腕部、手掌,提高觸鍵的力度,從而演奏出震撼的音色和強烈的旋律。學生在這一訓練過程中需要依據譜例要求及傳情達意的特征靈活調整彈奏面積。學生全臂觸鍵的速度要比較快,以垂直和水平演奏方式為主,尤其是垂直演奏,可以實現指尖最大強度的爆發力。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對于全臂觸鍵力度的控制,使其在保持標準姿勢的情況下,能準確地傳遞力量,形成理想化的演奏音色。
鋼琴演奏教學中的觸鍵速度訓練
1.快速觸鍵
快速觸鍵就是要提高觸鍵的速度,快按、快放、快收,呈現出快速、迅敏的演奏效果。這對于學生的手指靈活性、力度控制能力、曲譜熟練程度提出了較高要求。學生在進行快速觸鍵訓練時必須靈活轉換觸鍵的力度、角度,形成豐富、多樣的彈奏效果,如垂直式的快速觸鍵可以彈奏出尖銳的音色,水平式的快速觸鍵可以彈奏出渾厚的音色等。在鋼琴演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先要求學生熟悉鋼琴譜例,隨后以較慢的速度進行演奏,以保證演奏的準確性,等學生熟練之后,再提高演奏速度,進行快速觸鍵的演奏活動,通過準確控制力度與速度來展現作品所需要的音色和旋律。這一方面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識譜記譜、觸鍵力度基本功;另一方面,還需要學生進行長期訓練活動,積累經驗,形成習慣,繼而才能嫻熟地進行快速觸鍵演奏活動。
2.慢速觸鍵
慢速觸鍵是與快速觸鍵相對應的一種觸鍵技法,雖然觸鍵速度比較慢,但其技巧卻并不簡單。部分學生在練習慢速觸鍵技巧或者是彈奏慢速鋼琴譜例的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因為速度過慢而影響音準、音色的問題,甚至個別琴鍵無法出聲,導致演奏的作品斷斷續續。對此,教師應重點要求學生不要通過手臂發力形成觸鍵力度,而是要側重于手腕的支撐,使手指以自然的方式舒緩、輕松地下落,形成對聲音的靈敏感受和準確判斷,在達到一定的音準和音色效果之后,再自然地抬起手指。鋼琴慢速觸鍵也分為水平與垂直兩種,尤其是垂直式的慢速觸鍵應用比較廣泛。在訓練過程中,學生要先熟悉譜例,隨后在不考慮速度的情況下流暢地演奏譜例,繼而再按照譜例要求控制自己的速度,形成與力度、節奏的完美結合,以展現訓練的層次性、針對性。
鋼琴演奏教學中的觸鍵角度訓練
1.垂直觸鍵
垂直觸鍵是鋼琴演奏過程中一種常見的觸鍵方式,往往與其他觸鍵技法配合使用。此種觸鍵方法要求學生以自然的方式輕松地垂下手指,并且與鋼琴鍵盤表面形成直角狀,繼而再依據鋼琴譜例中音準、音高、音色、旋律的要求,使用手指進行指力、手力、前臂或者是全臂的觸鍵活動,而且依據手指下落速度快或者是慢的處理,形成鋼琴作品所需要的彈奏效果。學生在訓練垂直觸鍵技法時,只需要用指尖進行觸鍵即可,不需要過多考慮觸鍵面積。這既是垂直觸鍵的一個基本技巧,又能避免因不同觸鍵面積所帶來的力度不均、音色不同等問題。學生在訓練垂直觸鍵的過程中,應重點加強對快速和中低速兩種垂直觸鍵方式的訓練活動。莫扎特的《C大調小奏鳴曲》便會使用到大量垂直式的快速觸鍵方式,在演奏者迅敏、輕快的演奏過程中,會呈現出響亮的音色和清脆的旋律。而如果鋼琴作品的音色比較柔美、旋律比較輕悠,學生就應使用垂直式的中低速觸鍵活動。
2.水平觸鍵
在鋼琴演奏過程中,與垂直觸鍵相對應的是水平觸鍵,即要求學生用指肚觸壓琴鍵,并且要根據音色和旋律的需要有意識地控制觸鍵的面積和力度,以便彈奏出作品所要表達的音色與旋律。一般來說,學生在水平觸鍵彈奏的過程中會加大指肚觸鍵面積,以提高音色的洪亮度;如果減少觸鍵面積則會形成蒙眬的音色。鋼琴教師需要培養學生體會因不同觸鍵面積而帶來的差異化音色及產生的感受力,這樣學生才可以在實際彈奏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音色與旋律的準確性。鋼琴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對三種不同水平觸鍵角度的認識,即30°以內的觸鍵角度、30°至50°的觸鍵角度、50°以上的觸鍵角度。學生應準確掌握不同觸鍵角度的技巧,感受其帶來的差異化音色。30°至50°之間的水平觸鍵方式在古典主義鋼琴作品中應用得比較多,可以彈奏出細膩、輕悠的音色與旋律;而30°以內的水平觸鍵方式則主要應用于浪漫主義和印象派的鋼琴作品之中,可彈奏出柔美的音色與旋律。這既有賴于鋼琴教師的引導,更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訓練、感受與總結,以適應復雜、多邊的鋼琴作品演奏需求,實現鋼琴作品創造聽覺美感和表達情感的目標。
總體來說,鋼琴演奏過程中的觸鍵具有鮮明的技巧性特征。觸鍵力度分為指力觸鍵、手力觸鍵、前臂觸鍵、全臂觸鍵四種;觸鍵速度分為快速觸鍵和慢速觸鍵兩種;觸鍵角度分為垂直觸鍵和水平觸鍵兩種。每一種觸鍵方式既自成一體,又形成了獨立性、個性化的技巧體系,需要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活動,不斷提高個人的觸鍵基本功。同時,這幾種觸鍵方式也需要相互配合,以適應鋼琴作品對于音高、音準、音色、旋律的多樣化需求。基于此,學生需要提高對觸鍵訓練的重視,在教師的指導下,嚴格遵循特定標準和要求進行訓練,掌握觸鍵技巧,豐富應用經驗,為更好地訓練和演奏鋼琴作品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美〕海倫·瑪萊斯.鋼琴視奏與節奏訓練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4.
[2]秦娜.鋼琴演奏中指法的合理運用研究[J].北極光,2019(1):38-39.
[3]楊琳.當代鋼琴教學中指法的重要性及運用探討[J].戲劇之家,2015(4):92-93.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