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師紅嬋)近期咸陽市積極落實中省有關規范民辦教育發展的意見,全面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

夯實責任,有力推動。按照政府統籌、教育牽頭、部門協作的格局,咸陽市成立工作專班,大力開展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各項工作。8月13日,咸陽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和“雙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各縣(市、區)夯實了責任,明確了任務,劃定了完成時限,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路徑等舉措。8月25日,市政府向秦都區政府交辦規范民辦教育任務清單,對壓減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占比、“公參民”學校治理明確了時間表、路線圖。

抓住薄弱,緊盯關鍵。咸陽市對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堅持黨對民辦學校的領導,切實履行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職責,向民辦學校派駐黨組織書記,嚴把關口。規范招生管理,嚴把招生計劃關,嚴肅整治“重點校”“風險校”,對違規招生、管理混亂等問題,通過“一票否決”,作減少招生計劃或停止招生等處理,與各民辦學校簽訂了《規范招生行為責任書》,通過招生官網等公告了《具有招生資格的民辦學校招生名單》。建立教育教學常態化監管機制,對不按國家規定開設課程、選用教材的進行嚴肅整治,嚴禁聘請無在華教學資質的外籍人員從教和無資質人員從教。

控制存量,壓縮增量。嚴格按照省、市規定民辦義務段學生占比不得超過15%的標準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奮斗目標為8.5%。積極開展民辦學生占比及民辦義務段“公參民”學校治理。準確界定“公參民”學校,真實掌握各方參與方式、出資形式等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研判準。通過政府購買學位、挖掘公辦學位、核減招生計劃、終止辦學等10種路徑消減義務段民辦學生占比。建立“一校一策”整改方案,應該轉為公辦的轉為公辦,符合“六獨立”要求的繼續舉辦義務教育民辦學校,需要購買服務的購買服務,應該停辦的堅決停辦。力爭2022年底基本完成,2023年底徹底完成。目前有3所“公參民”學校已對校名進行了初步規范。其他涉及公辦校名輸出的“公參民”學校會盡快剝離。同時,函商市行政審批局依法從嚴審批民辦學校,不得再審批設立新的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及“公參民”學校。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