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入學和就業是大學生心理層面容易出現浮動的兩個關鍵階段,尤其是在整體就業環境不斷復雜的背景下,經常由于外部因素影響使得大學生出現不同方面的心理問題。本文在簡要概述大學生就業階段常見心理問題的基礎上,從社會、學校、家庭和個人等方面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輔導員在開展就業心理教育過程中應當采用的方法和途徑,以此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教育 輔導員 就業指導 心理教育


引 言

在高等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指導都成為了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輔導員來說,在崗位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更應當將這兩方面的事務作為日常工作開展的重點,幫助大學生群體健康成長,更好地完成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轉變。

大學生就業階段的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1.大學生群體對就業存在認知偏差

就職就業是大學生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相對于學校生活的平靜、溫暖,就業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認為是冷酷、無情的。雖然目前的高等教育體系已經將就業指導納入日常教學中,但是其教學模式依然是以理論教學為主,教學內容也更加側重于學生求職就業各個環節的操作流程,對于就業市場環境并沒有深入分析。同時,由于微媒體時代帶來的信息傳輸多元化和便捷化的特征,使得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無法正視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片面追求或向往高待遇、高報酬,沒有對應的付出精神等,都成為就業過程中較為常見的認識偏差。

2.大學生群體具有盲目從眾心理

雖然大學生經過系統性的專業培訓,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價值觀體系,但是在社會思潮的沖擊下,依然存在多變的盲從心理。例如,在擇業過程中無法準確地進行自我定位,在選擇就業單位時,不是從自身情況出發,而是以別人的標準來評價自己;在擇業過程中,不能夠依據科學的方法判斷自身擇業需求與求職單位之間的偏差,容易出現盲從性擇業的現象,最終導致就業成功率較低,或者在一年內重新擇業的現象。

3.大學生群體具有一定的焦慮心理

面對較為復雜的就業環境,大學生對自身和求職單位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在校招、投遞簡歷等環節中,心理上往往處于明顯的焦慮狀態。在長時間的等待過程中失去耐心,對個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甚至有部分學生因多次投遞簡歷失敗而自我封閉,不愿再進入就業市場。而多數學生還存在著對求職就業了解不深入、個人求職方向不明確、在求職過程中出現不同形式的緊張等問題,造成最終求職失敗。

4.大學生群體抗壓能力較弱

新時期的大學生群體大多屬于獨生子女家庭,自幼生活環境較好,但是在處事和自理方面能力培養不足,缺乏青年群體應有的競爭意識,尤其是在處理求職過程中的問題時,無法穩定心理狀態進行妥善處理。而部分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更愿意遵從父母的安排,不愿意積極主動地擇業、就業。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社會層面

就業形勢嚴峻是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據媒體報道,2020年全國各種類型的高校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874萬,其中約有590萬人要在市場化機構中就業,在當年6月,仍有26%的應屆畢業生處于求職狀態。由于疫情及國際社會經濟環境方面的變化,使得服務業和外貿行業發生較大變化。與此相對應的,則是人才供需的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這些現實問題的存在,使得部分就業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不斷喪失競爭優勢,依然處于待就業狀態。社會層面的因素是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產生的外在因素,在引導不當的情況下,會對學生的認知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因此,輔導員在進行就業心理輔導時,應當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些因素的影響。

2.學校層面

雖然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在不斷加大,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所占比重不斷增加,但是在當前的高等教育體系中,理論教育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實踐能力不足依然是現實存在的問題。多數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開展得不夠深入,更多的是針對畢業季的學生群體進行一些技巧性培訓,對學生心理層面和思想政治教育層面的輔導明顯缺失。同時,就業指導工作通常是由就業指導中心進行,輔導員僅能負責一些具體工作,這就使培訓工作的重心與學生的現實需求產生了偏差。學校方面的因素同樣是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產生的客觀因素,但是通過積極引導可以將這方面因素的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

3.家庭層面

當前我國的家庭教育依然是以服務孩子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在中小學成長階段就缺乏自主性訓練。父母更加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使得學生就業的主動性較弱,缺乏進入社會應有的承受能力。部分學生在就業上依賴家庭的安排,甚至存在“等、靠、要”心理,不愿意進入就業市場自主求職。家庭方面的因素對于輔導員來說屬于很難控制的類型,因此輔導員在處理這方面問題的影響時,應當增進與學生家庭的溝通,才能盡可能將這方面因素的積極影響發揮出來。

4.個人層面

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升,一部分學生將大量精力浪費在了刷手機、玩手游上,導致專業課程學習無法滿足就職就業的實際需求,甚至在價值觀方面也出現了嚴重偏差。在這種情形下,學生自然無法正確認識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無法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進而產生不同層面的心理問題。如果輔導員不能及時發現并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不僅會對學生就業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出現一定的社會問題,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學生個人方面的原因是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輔導員開展就業心理教育應當重點把控的部分。

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的方法和路徑

1.更新教育觀念

在高校朝著專業化方向深度改革的背景下,輔導員也必然要以對應的形式參與到就業指導工作中來,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首先,輔導員應當認識到在學生就業過程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影響,將心理教育納入自身日常工作的體系中。其次,輔導員要能夠正確認識大學生就業階段心理問題的產生,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應對和處理,而不是單純消極應對。只有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深刻分析就業環境變化和發展形式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面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就業水平。

2.做好前期信息準備工作

在當前復雜的社會就業環境下,單純依靠畢業季的就業指導已經無法滿足學生解決就業問題的實際需求。適應就業指導長期性、系統性工作模式的要求,構建完善的就業指導體系,并將心理教育作為就業指導的基本內容,已經成為輔導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基本組成部分。在大學生進入高校學習的初期,輔導員就應當建立針對學生個體的就業檔案,將學生的基本信息納入到檔案體系中。同時,在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輔導員應當依托個人觀察、班團干部反饋、專業課教師信息交流等形式,準確記錄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分析其心理狀態和發展動態。在畢業季前夕,輔導員可以通過學生四年心理狀態的變化趨勢,有針對性地預測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態。利用單獨交流等形式,準確把握學生對就業問題的態度和認識,提前給出針對性的意見,為學生進入就業市場提供參考。

3.加強就業心理引導

在針對全體學生給出參考性的心理調整意見后,輔導員應當強化對個別學生的心理問題分析。在開展具體工作時,要認識到心理問題長期發展的影響,采取有針對性、循序漸進的心理疏導方式,幫助學生正視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客觀分析自我認知與就業市場存在的現實差距。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健全自身人格,積極適應和融入社會,更好地處理不同形式的社會關系,積極面對現實挑戰。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輔導員應當會同心理咨詢中心和就業指導中心,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采取一對一輔導的方式,有效解決學生的問題。通過普遍性心理教育和個別心理輔導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將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工作落實到位。

4.拓展心理教育途徑

針對目前就業環境復雜、學生求職目標偏高、理想與現實差距較大、心理問題產生原因復雜的實際情況,高校輔導員可以借助信息時代下學生對移動端新媒體依賴性強的特征,充分開發新媒體渠道,全面拓展心理教育途徑。例如,在學生的就業過程中,輔導員可以建立不同形式的微信群,分析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將自身遇到的問題以不同視角展現出來,從而實現對不同心理問題的深度分析,從更加專業的角度給出意見。以此不僅能夠解決學生個體在心理層面出現的問題,還能夠為其他學生提供有益的參考,引導學生提前做好準備,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最終達到高水平就業的目的。

5.構建綜合性心理輔導體系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并不能覆蓋全部的工作內容,要真正提升心理教育工作水平,引導大學生積極正確地面對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應當構建以輔導員為工作核心,涵蓋學生處、就業指導中心、黨團班委、宣傳部門以及心理咨詢中心等在內的綜合性心理輔導體系。從入學階段開始,輔導員就應當建立覆蓋全體學生的心理檔案,并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情況對檔案內容進行動態管理,在出現不同方面的心理問題時,輔導員能夠根據檔案展開分析,及時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從而引導不同部門做好對應的指導工作,以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導,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 語

在當前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具備良好素質和核心素養的大學生,在心理方面也應當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對于輔導員來說,應當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工作,從而為學生就業和學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濤.淺談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工作[J].河北農機,2020(10):101.

[2]楊文.基于大學生就業心理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探析[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4):78-79.

[3]欒雙.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3):169-170.

[4]杜啟翠.論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調適思路構架[J].才智,2017(26):179.

[5]李豐.淺談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28(7):56-58.

[6]王宇.輔導員做好大學生就業心理教育工作探索[J].企業導報,2014(10):87-88.

(蘇娜: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