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時間不長,我只想干好‘電商助農’這一件事兒!”2022年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西農)經濟管理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鄭璐瑋在結束2021年研究生助力團幫扶工作后,再次將“入團”申請書呈交到學校鄉村振興辦老師的手里。

2021年6月,鄭璐瑋通過面試,入選學校研究生助力團成員之一,赴陜西省合陽縣開展基層助力工作。半年時間里,鄭璐瑋走訪阿里、京東等企業進行調研,成功聯系對接阿里社區團購、淘菜菜平臺負責人,打通電商銷售渠道。現在,為了穩固已經搭建好的助農銷售渠道,鄭璐瑋選擇繼續留在合陽,她說:“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干到底!”

“要優化產品銷售渠道”

初到合陽,鄭璐瑋先是跟隨合陽縣鄉村振興局的同志四處走訪當地農業生產公司、合作社及家庭農場,在對合陽縣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區域發展規劃、農產品生產規模等有了大致了解后,她也把自己助力的方向定了下來——“要優化產品銷售渠道”。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要讓產業得到發展,在壯大農村產業的道路上,只有讓農戶的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他們才能吃下致富的“定心丸”。鄭璐瑋認識到,傳統的小農戶經營模式應對風險能力差,銷售渠道不穩定,難以融入市場。于是,她開始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四下聯絡去尋求穩定的銷售渠道,并能以較好的價格售出當地的農產品。

多方介紹下,鄭璐瑋關注到阿里社區團購的銷售模式,但在初次接觸平臺負責人后,鄭璐瑋依舊感到焦慮。她深知,“短平快”的銷售渠道對農戶的幫助如杯水車薪,能與農戶建立穩固長效的合作才是最主要的目的。

為了同阿里平臺對接成功,鄭璐瑋邀請阿里數字農業在陜西省的采購經理趙耀,現場參觀合陽縣9月份的豐收節,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合陽縣農產品情況。

看到豐收節現場展出的各種優質特色農產品后,趙耀當場就向鄭璐瑋表達出合作的意向。這讓鄭璐瑋看到了希望,隨即一場推介合陽農副產品、洽談合作計劃的座談會如約舉行,鄭璐瑋在座談會中著重介紹了合陽農業發展的后發優勢以及當地各類優質產品發展新市場的強烈意愿,她結合阿里平臺農產品購銷專業性的優勢,順勢提出希望雙方能夠建立長期合作的關系。

“這件事,成了”

在得到阿里集團負責人對合陽農產品質量的認可后,鄭璐瑋立馬著手推進后續相關合作。

在前期調研中,鄭璐瑋發現合陽的農產品質量佳、品種全,但缺乏強勢品牌和代表品類,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就難以保障收益。同時,效益的持續走低還會影響農戶的生產積極性,優勢品類種植面積將會不斷縮小,所以把合陽品牌的聲譽推廣出去迫在眉睫。

2021年11月,一番溝通后,阿里集團淘菜菜平臺向合陽縣鄉村振興局發出回訪邀請。鄉村振興局副書記王曉麗和產業發展股副股長謝鑫應約,同鄭璐瑋一道前往西安數字農業中心倉觀摩,進一步了解平臺的商業運營模式。“我們不僅會對供貨原產品嚴格把關,更希望能在原產地建立農產品分裝打包工廠,就地完成農產品的分級、加工和包裝工作。”淘菜菜負責人在觀摩中向鄭璐瑋一行提出了更進一步的合作意向。

從西安調研返程后,鄭璐瑋下一步的方向更加明確了,她找到學校掛職合陽縣副縣長的孟慶濤向其匯報工作,孟慶濤對他們提出的合作模式十分認可,他表示:“農業現代化生產一定要解決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問題,農產品加工體系的建立,不僅能幫助合陽當地推廣自己的農產品品牌,還能吸納當地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

“這件事,成了!”看到電商助農工作終于進入正軌,鄭璐瑋激動不已。目前,淘菜菜平臺已經完成了5萬斤合陽紅提、50萬斤合陽蘋果的采購。相信后續還會有更多的成績,鄭璐瑋對自己的助力工作也更加充滿信心!

“我要繼續干下去”

在合陽開展助力工作以來,鄭璐瑋就一直尋求突破口,希望更好地發揮研究生的作用。在研究生助力團主題月第一次座談會上,合陽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向鄭璐瑋贈送錦旗并聘請她為協會“鄉村振興產業顧問”,他們稱贊鄭璐瑋:“你是果農心中最可愛的人!”

2022年3月,鄭璐瑋如愿開啟了在合陽助力的又一個任期。在新一批助力團成員還未啟程之時,她已前往西安參加招商會、參觀走訪淘菜菜分級加工中心倉,進一步了解不同品類的采購標準。

回到合陽后,她便聯系并組織職業農民協會的負責人盤點冷庫蘋果儲量情況,邀請淘菜菜合作供應鏈公司現場采選。她深知,能到基層助力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發揮專業所長,為合陽縣鄉村振興工作奉獻西農學子的一份力量也是研究生助力團的職責擔當。

“這一年來,我在合陽遇到了很多可愛的人,也是在眾多領導、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下,助力工作才稍有眉目,現在才剛剛起步,我當然要繼續干下去,讓西農故事在三秦大地續寫下去!”談到自己未來的工作計劃,鄭璐瑋滿懷感恩與堅定。

培養更多知農愛農的新型人才

鄭璐瑋是西農以人才培養強農興農的一個縮影。讓大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在農村廣闊的田野上經風雨、見世面、施所能、展才華,是西農一直在探索的育人新路。2018年以來,學校每半年遴選30人左右的優秀碩博士研究生組成“研究生助力團”,現在已經累計有283名學生奔赴陜西省合陽縣、鎮巴縣、西安市以及城固縣等地,在當地擔任科技副鎮長等,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先后涌現出“鍋巴鎮長”杜好田、“再干半年助脫貧”的韓碩、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的博士趙健等一批先進典型。“研究生助力脫貧攻堅的探索與實踐”入選“第五屆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研究生助力團工作及其成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以“補基層短板,請‘研究生助力團’”為題在《半月談》上刊文,指出“基層下沉力量不足,尤其是科技力量支撐不足,是一些地方發展的短板。西農將育人、科研和社會服務緊密結合,派出‘研究生助力團’,為當地脫貧攻堅、經濟發展插上科技之翼”。

“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我國高等農林教育大有可為。”2019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希望他們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的新型人才。西農在繼續做好“研究生助力團”的工作外,還從2019年起開始招收鄉村振興專項研究生,并進駐基層實地開展鄉村振興全方位服務工作,為鄉村發展貢獻西農力量。

作者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鄭璐瑋(左二)到淘菜菜西安中心倉觀摩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