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個強化,真督實導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新論斷,并站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出專門部署。教育督導是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保障落實的重要功能價值。面對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陜西省寶雞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錨定目標不放松,緊盯短板再加力,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更系統的觀念、更扎實的工作,抓重點,疏堵點,攻難點,解痛點,真督實導,推動教育督導長牙齒,以實際行動塑造發展教育的新動能新優勢,有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主責主業,打好主動仗

“郡縣治,天下安”,我國基礎教育實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縣級作為國家治理的基本單元,縣域作為基礎板塊,學校作為最小單位,是科教興國戰略實現的基礎支撐。寶雞作為地市級設置,始終把對縣(區)教育的督導作為重要任務,聚焦黨中央、國務院和陜西省關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安排部署,區分政府、學校、地區不同對象,明確督導側重,主動作為,履職盡責,有力驅動教育改革發展。

(一)抓督政,落實地方政府依法辦學主體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教育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保證公益性的前提就是落實地方政府依法辦學主體責任。寶雞把督政作為教育督導工作的先導,與落實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緊密結合,推動縣區政府下好教育重要先手棋。建立市對縣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黨政領導履行教育工作主體責任督導考核機制,出臺《寶雞市對縣(區)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暨縣(區)黨政領導履行教育工作主體責任督導考核實施細則(試行)》,把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作為重中之重,明確評價體系,成立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2022年堅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創新信息化督導方式,對所有縣區政府履職進行評價考核。評價考核堅持三個做到:一是將系統審核和日常監測相結合,更加重視年報、經費等信息系統常態化監測情況,做到綜合評價。二是實地督導覆蓋部門、學校等不同主體,覆蓋城區和鄉鎮、普通和職業教育、公辦和民辦等不同類型,做到全面評價。三是重視走訪座談,最大限度了解群眾心聲,做到群眾視角評價。將評價考核結果作為市對縣區政府問責考核的重要參考,引起各縣區高度重視。各縣區針對評價反饋問題,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增加城區學位,加強師資保障,規范民辦教育等,以實干贏口碑,以比拼換成績,為教育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抓督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是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各項教育方針政策的落實都需通過學校來完成,學校天然是教育督導的重要主體。寶雞堅持將第一輪國家辦園行為督導評估和三輪陜西省學校督導評估“316工程”兩項任務與開展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相結合,從總體安排、逐校督導、問題整改、跟蹤落實全鏈條推進,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督導評估中,在查看辦學條件、資源配置的同時,重點督導學校黨建及黨建帶團建隊建、思政課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教育教學、體育、藝術教育、科學研究、師德師風等工作,采取與學校師生座談,查看課程建設、教案作業、聽評課情況,隨機推門聽課等方式,督促指導學校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體系。把責任督學掛牌督導作為打通教育督導最后一公里、落實常態化督導的有效形式,強化人員選聘,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實施“掛牌督導+”,真督善導、嚴督實導,推進各項“督學”任務落實。“督學”和督學隊伍建設相互促進,寶雞先后5個縣(區)創建為國家級或省級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縣,形成了“1344”“四個三”等督導新方式新方法。

(三)抓創建,促進縣域教育板塊式輪動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縣域作為國家治理的最小區域板塊,保障縣域內資源配置均衡,實現區域整體提升,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寶雞市把國家、省、市先后開展的“三級六項”教育創建項目進行整合,作為推動縣域教育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教育創強工程,推動縣域教育板塊式上臺階。2016年,寶雞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雙高雙普”縣兩個全覆蓋,教育強縣創建也居全省前列。同年10月,省政府在寶雞市召開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此基礎上,寶雞市適時啟動開展“寶雞市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創建的自選動作。圍繞教育現代化內涵要求,制定3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和82個觀測點的指標體系,強化督導、反饋、跟蹤問效的全過程管理,突出教育信息化、課程教學、教師隊伍、教育開放等發展重點,科學扎實開展督評,先后建成“寶雞市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區)”9個,覆蓋人口達到總人口近70%。近年來,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把全國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和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兩項創建即“雙創”作為教育督導的中心任務,堅持高位統籌,整體推進,分步實施。市委市政府把創建任務納入縣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納入對縣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考核,構建左右協調、上下聯動的推進機制。市教育和督導部門建立“雙創”工作領導小組,從領導、組織、制度、機制等方面,強化“雙創”重點任務推進和常態化落實。加強對規劃創建縣區的督導評估,近兩年累計開展“雙創”過程督導、回訪督導、市級初核等14次,督評學校520多所,提出問題65個,給出督導意見94條,有力督促目標縣區破解超標準班額、音美教室不足、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不足、教師結構性短缺等重點問題。各縣區以創建為契機,加大向上爭取、同級協調和向下調度力度,加大教育資源投入,深化教育內涵發展,有力撬動縣域教育實現新跨越。

二、強化關鍵環節,下好先手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教育督導的本質不是區分高下、獎優罰劣,正是查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工作。我們堅持“教育問題在哪里,教育督導就跟進到哪里”的工作思路,聚焦關鍵環節,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優先布局,破解難題,激發教育發展內生活力。

一是把督優先作為前提,找準著力點。作為西部地區,教育投入等保障不足仍然是制約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每年對縣區政府開展教育經費政策落實情況的專項督查,保障教育支出“兩個只增不減”。緊緊抓住城鎮化中后期出現的城區教育用地緊張問題,督促政府提前布局教育資源,做好教育建設專項規劃,加快緩解城區學位供需矛盾,13個縣區全部出臺學校布點規劃并公示執行。把教師隊伍作為重點,督促學前教育專業化師資、體音美教師、心理健康教師以及衛生保健人員等配備、優秀人才隊伍建設、教師工資待遇落實等,近兩年來督促配備教師1361名,其中體音美教師376名,基本實現師資配備充足、結構合理、隊伍穩定。

二是把督改革作為重心,畫好同心圓。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教育改革必然會遇到認知、慣性、利益等各方阻力,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督導部門同心同力,共同推進。寶雞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新任務,扎實組織開展改革專項督導,以督促改,保障教育重大政策落地見效。將“五項管理”“雙減”納入責任督學日常督導,建立月報制度。今年累計開展督學1605人次,覆蓋學校達到100%,發出通報18份,約談22人次,解決問題121個,有力助推“雙減”工作取得實效。

三是把督質量作為核心,貫穿于始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質量是教育發展的永恒課題。近年來,認真宣傳實施《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陜西省第四輪“316工程”學校高質量發展督導評價指標體系》等,做到入腦入心踐于行。在督導工作中,一方面著重查看內涵,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評估重點,把推門聽課作為重要評估方式,樹牢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的基本價值,引導學校練好基本功。另一方面加強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每年組織近2/3的縣區參加國家或省級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切實強化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深度分析解讀,強化推進合力,提出整改措施,逐縣建立整改臺賬,把整改細化到資源分配、行政管理、教學研究、日常教育教學中,堅決改到底、改到位,充分發揮教育監測“指揮棒”作用。通過以督促提,寶雞市教育質量持續攀升,承辦全省基礎教育工作現場會,獲命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

四是把督公平作為基礎,緊抓在手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人民滿意的本質是公平。寶雞始終把教育脫貧攻堅任務作為教育督導落實的重要事項,把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提升、鄉村小規模學校辦學水平、教育資助政策落實等作為督導重點,把學位緊張等群眾反映問題集中的片區作為重要督導區域,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督導效果標尺,督促基本消除大班額,實現30萬人口以上縣獨立公辦特教學校全覆蓋,義務教育鞏固率100%,切實以督導保障人人有學上、上好學、學得好。

五是把督安全作為日常,融入到平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要統籌發展與安全”。針對當前校內外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的現實,寶雞始終緊抓安全不放,開展校園安全穩定關鍵節點專項督導、常態督導,建立疫情防控領導包抓制度和責任督學日常督導機制,督促落實疫情防控“53858”工作機制、“十個一”“雙五”“十查”等安全工作機制,持續鞏固校園安全“四個100%”成效,實現系統安全穩定。寶雞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中央督導組、國務院大督查檢查組的充分肯定。

三、強化自身建設,練好真本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鐵需要自身硬”。干好督導事業,督導建設是基礎和前提。緊抓中辦、國辦《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陜西省《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印發《寶雞市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若干措施》及19項重點任務清單,全力落實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各項任務,基本建成全面覆蓋、運轉高效、結果權威、問責有力的教育督導體制機制。

一是在督導機構上,堅持協調機構和行政機構并重,強化統籌力。調整完善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人員組成,由原來的15家調整到26家,健全完善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工作流程》《議事規則》,明晰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形成統一協調、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政府教育督導行政機構,增加教育督導領導行政職數,設立市政府教育總督學、副總督學,分別為正縣級、副縣級崗位,專職督學由市教育局提出申請,按程序報批,配備工作人員6名,有力提升了統籌推進工作的能力。

二是在督學隊伍上,堅持有人干和能干好并重,強化執行力。不斷強化教育督導隊伍建設,按照“講政治、敢擔當、懂教育”的要求,優中選優,配強配齊專、兼職督學,建立了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督學隊伍。強化督學域內域外、線上線下培訓,連續多年組織督學赴發達地區取經,依托國家督學網絡學院等開展網絡學習,通過寶雞市教育學院組織開展培訓等,近年來累計培訓人員1800余名,確保有人干事,干能干好。

三是在督導方式上,堅持現場督導和常態監測并重,強化公信力。不斷優化教育督導方式,對于重大事項,通常采取事前公示通知的方式開展現場督導;對需要評估效果或緊急、臨時性的事項,通常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開展現場督導;對于重大教育項目建設等事項,依托國家、陜西省和寶雞市相關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線上核查。同時完善教育督導問責機制,多次對教師工資待遇落實不及時的、群眾滿意度不高的縣區進行約談、督辦,提升教育督導工作的嚴肅性和實效性。

四是在督導保障上,堅持物質保障和精神鼓勵并重,強化凝聚力。創新教育督導工作形式,連續多年以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委托陜西省教育學會開展督導評估,保證了教育督導的中立性。目前,正在加快出臺《教育督導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切實落實督學因教育督導工作產生的勞務等費用。我們還加大對優秀督學的表彰,對參加督導工作的人員在各級各類評先評優中予以傾斜,有效提高大家參與督導、從事督導的積極性。

在新的起點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教育的新部署新要求,繼續強化教育督導工作:一要落實建設教育強國,加大對教育優先發展的督導。從“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高度,深化“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的認識,持續加強督政,全面落實政府在教育投入、資源保障、學位供給、師資配備、校園安全等方面的重大保障,為加快教育現代化筑本夯基。二要落實科教興國,探索對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督導。主動識變應變,加大科技、人才相關工作在教育督導中的權重,加強對政府合力推進的督導,加強對有利于提升學生創新素養的教學模式、評價方式變革的督導,加強對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督導,激發教育在培育人才、促進科技創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三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開展督導。堅決維護人民根本利益,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教育急難愁盼現實難題,圍繞教育規劃布局、教育項目建設、教育資源投入、教師配備補充、教師待遇落實、優質師資培養、教育質量提升等,實督深督,督出實效,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四要堅持系統觀念,大力開展綜合督導。教育督導任務重、事項多,但主體對象相對穩定,事項之間也相互關聯。要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兼顧,突出重點,抓準堵點,做到政策系統集成、任務系統推進,確保整體聯動。在堅持重點事項重點督的前提下,要有效整合督導任務,將控輟保學、安全穩定、規范辦學等常規督導事項,納入“雙創”“督政”“督學”等綜合考慮,點線面結合、全過程貫通,一體推進,提升效果。五要發揚斗爭精神,敢于“亮劍”督導。教育督導“長牙齒”,就是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敢于亮劍。要統籌教育發展和系統安全,緊抓問題不放,強化督導問責,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大程度發揮對教育的保駕護航作用。

來源 | 陜西省寶雞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