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生“編書” 李 鵬
發布時間:2023-11-07 16:43:30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讀書的本質是讀人。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學生們讀自己的“書”比讀遠離自己生活的大部頭名著興趣更濃,收獲也更多。因為其中的內容既接地氣,又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所以每個人都“喜聞樂見”,愿意且有可能從中受益。
基于這一考慮,近年來我一直堅持給學生編印屬于自己的“小冊子”,其實也可以叫做“書”吧。雖然沒有正式出版,但有的也厚達近三百頁,裝訂精美,最重要的是發下去之后學生們個個都讀得津津有味,甚至很多人會把它帶到大學去,給自己的新同學炫耀,而這些正面、積極的反饋更加激勵著我將為學生“編書”這個“事業”堅持下去。
每帶一屆新的學生,我都會給全班同學鄭重地立下一個flag:每個學期編印一本班級文集,到畢業的時候,每個人手里可以擁有6本記錄著高中豐富多彩生活的“書”。學生們聽到后有的很驚訝,有的很期待,有的躍躍欲試,有的笑而不語。
每年寒假的時候,我都會給學生們編一本純手寫的年度總結文集——《我的2018》《我的2019》《我的2020》……具體做法是先要求每個學生寫一篇作文總結自己過去一年的榮耀和驕傲、失敗與挫折、思考和收獲,等等。正標題自擬,副標題為“我的20XX”。我也身先垂范,跟著學生一起寫,寫完還跟他們一起分享。之后給每個人發兩張A4紙,要求他們用黑色簽字筆工整抄寫,可以適當地設計版面,用一些插圖美化,同時請班里擅長美術的同學設計封面。收上來之后全部復印裝訂成一本文集,每個學生的兩頁紙剛好是一個對開面,看上去也賞心悅目。
拿到書后,每個人都愛不釋手,因為在今天擁有一本“見字如面”純手寫的書彌足珍貴。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可以讓學生們在審視自己的同時也能品鑒他人,可見可學,可以為師矣,是真正的“開卷有益”,而不是走馬觀花、娛樂消遣而已。
每年暑假,我都會給學生編印一本學年文集,非常厚重,基本在200頁以上。內容豐富,包括但不限于班級日志、考試范文、總結反思、班會實錄、新聞報道。有的老師可能會覺得編印這么多的“大部頭”難度很大,其實不然。我的法寶,一是未雨綢繆,把工作做在平時;二是分工合作,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我只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宏觀把握,并按照時間節點督促、檢查就可以了。
具體來講,我先是在班級號召一些喜歡文字、樂于奉獻的志愿者成立編委會,之后根據他們的個人意愿合理分工,明確每個人負責的版塊以及具體的要求,比如班會實錄,每次班會結束后,負責人拿到視頻,然后分給四五個同學,每個人做七八分鐘的文字輸入,一個周末就可以搞定。然后再打印、校對,最后放入我提供的模板中,調整字體、行間距等,再插入當時抓拍的相關照片。等到學期末的時候,我再將每個版塊收集在一起,寫個序言,加上學生提前設計好的封面,分分鐘就搞定了。
于我而言,這6本書是寶貴的財富。沒事的時候我會翻一翻,看到有趣的會會心一笑,看到遺憾的會黯然神傷。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教育感悟,比如:這節班會再加一個環節是不是更流暢?開場導語用故事是不是更富有吸引力一些?看這位同學的總結反思多么傷心,當時對她的批評是不是可以再委婉再藝術一些?等等。我殫精竭慮地編寫,回味無窮地閱讀,因為它對我的專業成長真的是大有裨益。
這6本書凝結了我很多心血,也收藏著學生們的喜怒哀樂、所思所想。既是6本成長史,也是6本思想錄。每個人既是讀者,也是創作者。每個人都因為這本書而被他人所影響,同時也影響著人。而同伴教育、自我教育,既是我的教育策略,也是我的教育出發點和目標。此外,不僅學生們很珍惜它,每到假期都會細讀,而且家長們也很喜愛,對此興致頗高,因為這也是他們了解孩子的一個極好的窗口。其實閱讀不僅要讀“陽春白雪”,也要讀“下里巴人”;既要讀別人,也要讀自己。終極目的都是汲取營養,茁壯自己。我相信并且已經看到,每一屆,3年時間,我為學生編寫的這6本書,營養豐富,學生們欣然“食之”。
所以,我告訴自己:要將給學生“編書”這個利人利己的好事堅持到底!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航天中學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