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順應新時代勞動教育的新要求,教師要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突出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實踐,體驗勞動,接受磨煉,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

更新勞動觀念。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理解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尊重勞動,熱愛勞動,養成勞動習慣。同時,學校應加強對勞動教育的投入,提高勞動教育的質量和效果。筆者認為,勞動課堂教學應以新課標為準,以生為本,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實踐活動并重,在課堂中既提供以加強認知為主的勞動案例,又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如開展垃圾分類、簡單烹飪、干好家務活等,加強勞動課與各學科的關聯。

優化課程設置。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情,分學段開設勞動技能課程,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根據自主開發勞動教育校本課程,形成多元化、體系化、生活化的課程體系。小學低段以“生活勞動課程”為主學習自理,學會自立;小學中段以“勞動創意課程”為主開拓思維,提高審美;小學高段以“農事勞作課程”為主促進學科融合,傳承文化。同時,學校可以依托校園勞動基地組織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勞動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20240326084311742-75-49284.jpg

創新教學方式。學校根據育人目標,不斷探索,打造以“學校教育+家務勞動+服務性勞動+實踐基地活動+傳統節假日勞動+勞動技能比賽”為脈絡的勞動教育育人模式。課堂和家庭是勞動教育的主陣地,校園的小菜園、超市等是輔助教學的實踐基地,學校、家庭和社會努力協調,把勞動教育落到實處,開展勞動主題探究活動,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將講學練緊密結合,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果。

完善評價體系。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注重集體活動,強調人人參與,對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表彰,對逐漸養成勞動習慣的學生予以關注和獎勵。積極鼓勵學生生成勞動作品,并收集編輯成冊,及時發現和解決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也可將成冊的“勞動小書”反饋給家長。教師要把學生課前準備、課堂表現和實踐成果等一一記下,作為多元評價的依據,促進課題研究成果有效轉化及運用,同時,教師要在期末將過程性的資料進行統計,將實踐展示也納入其中,使得評價更加充實豐盈。為扎實推進勞動教育,每班每周除了上好一節勞動課,每周還應評出“流動紅旗”。學校可以每年開展勞動技能大賽,評出“勞動技能小達人”。

倡導家校合作。學校要與家長密切合作,建議家長指導孩子做家務,與孩子一起逛花卉市場、參觀農場等,攜手學校共同落實家庭勞動教育。通過家校溝通,引導家長正確看待勞動教育,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總之,教師應認真貫徹《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推動落實勞動教育,促進學生養成勞動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斷要加強研究與實踐,把勞動教育落到實處,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八一街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