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問促讀” 讓學生深入閱讀               多長軍

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初中語文教材中安排了一定數量的略讀課文。略讀課文具有較明顯的獨立閱讀性質,編排略讀課文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把在本單元講讀課文中重點訓練的語文基本功用于閱讀實踐,逐步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有兩種常見情況:一是把略讀課文當成講讀課文來教,面面俱到;二是教師放任學生去自讀,以能回答根據課文內容提出的淺顯問題,能讀懂課文大意為目標。前者,學生雖然了解了很多課文內容,但繞過了自學的途徑;后者缺乏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使學生處于散亂自由的狀態。這兩者都難以提高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嘗試使用了“以問促讀”法。

略讀課必須要讓學生熟讀課文,而要讓學生熟讀課文,必須調動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自覺性,教師不能強迫命令,也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只籠統要求學生多讀、自己去讀,而不加以組織、引導,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很難保持的。熟讀課文要有步驟,講究方法。所謂的“以問促讀”就是學生每讀一次,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教師可以先根據單元訓練和課文特點提出問題和要求,然后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讀。

教師提出問題和要求,目的不在于讓學生立即找到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去讀書,問而后讀,讀而后答,提問只是手段,組織讀書是目的。在提問的時候教師要注意三點:一是提問要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必須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引發學生思考;二是問后必先要求學生讀,不提倡學生一聽到問題,不讀書、不動腦就立即舉手回答;三是要通過提問,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方法。

以問促讀,可以改變滿堂問、不讀書的狀況,可以把讀書和提問結合起來,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把熟讀和精思結合起來,把語文教學和思維訓練、思想教育、促進智力發展結合起來。如果教師能注意讓學生質疑問難、自由爭辯,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教學結構更加靈活多變。

作者單位: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東方學校


緊扣字詞句 撬動訓練點

——《表里的生物》教學有感            薛  慧

找到一個切入點就可以撬動學生說寫訓練的激情與欲望。在教學《表里的生物》這節課時,我以“學習作者的表達技巧”為引子,引導學生挖掘文中的語言范式,采用“品—悟—賞—學”的四步法,讓學生們沉浸在語言文字的河流中。

課時目標明確,語用訓練夯實。提出問題:作者選擇的寫作對象為什么是老人、盲人?引導學生思考人物的年齡特點,因為老人是安靜的,與小城靜、舊、美的特點相吻合;老人的安靜、沉穩與鐘聲、三弦聲形成鮮明的對比,反襯出文中“凡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這一觀點。從問題出發,感悟作者寫作的用意,進一步落實“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單元語用訓練。

文本留白巧用,說寫訓練不斷。作者滿滿的好奇心驅動著學生們回味自己的童年,為本課奠定了濃郁而真切的情感基調。我選出文章中有趣的段落,讓學生反復讀,感悟作者的心情。

尋求最大關聯,建構閱讀策略。引導學生與作者對話,觸及文本更深層的思維邏輯結構。我將文章分解成具體的問題:這篇課文的觀點是什么,是如何用具體事例來表達的等,引導學生自主建構閱讀策略。

童年生活是人生的根基。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兒童文學作品是學生探索自我的第一扇門。教師要找準契合點,摸準文字的溫度,引導學生追隨作品的內涵、作家的情懷,把學生從枯燥的課堂中“解放”出來,讓語文課被生命的活力所充盈。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代家灣小學


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

——讀《優秀教師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兒》有感          成華珍

“時光漫卷書頁過,只覺芳氣滿閑軒。”《優秀教師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兒》是任勇的著作。初次接觸,書目吸睛,這本著作中共99個小題目,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大都直擊重點。如《課堂簡約》告訴我們,“簡約”,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減法”,而是“博觀而約起”的“約”,“學不博者,不能守約”。我們深知,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這里的“簡約”是指教師與學生應該過一種簡約、輕松而深刻、自由的精神生活,而不是追求缺少學科特征和思想內涵的膚淺的快樂。

還記得在一次教師例會上,校長倡導“教師候課制”。《提前幾分鐘進教室》中提道:一是可以進行教學設備檢查。如常有教師因教學設備準備不足或設備故障沒發現而帶來不必要的尷尬。教師提前幾分鐘進教室,可以檢查一下設備情況,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二是調整教師的教學心態。教師要以愉悅的心情、微笑的面容、飽滿的熱情走進教室,面對學生。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調控情緒,力爭以飽滿的精神、陽光的心態投入教學。三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四是穩定學生情緒。五是加強師生感情。提前幾分鐘進教室,和學生進行“非正式溝通”,可以讓學生親近老師。我常常提前進教室,學生們或拽著我的手臂,或圍著我問這問那,時不時撒個嬌、逗個趣……如此,也使得他們更加信賴我,無論大事小事都會毫不猶豫地來找我。六是處理偶發事件。七是指導個別學生。我經常利用課間或課前這幾分鐘時間,針對個別學生的作業問題、知識缺陷進行溝通和指導。八是激勵學生。對于作業進步突出、有明顯變化的學生,我會在課前表揚和激勵他,并指導其繼續努力的方向。

提前幾分鐘微笑著走進教室,不僅會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提高課堂效率,而且會讓學生自覺養成提前候課的習慣。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教師最大的收獲。

作者單位: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瓦廟鎮中心學校


班主任工作應堅持“放管服”             曹全應

“放管服”本是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要求。但班主任工作也應堅持“放管服”:“放”即放權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管”即加強監管,引領班級健康發展;“服”即高效服務,為學生成長營造有利的環境。

首先,班主任工作應堅持簡政放權。班主任要精簡束縛學生發展的“無形枷鎖”,減少對班級的不當管理和過多干預。班主任需要轉變事必躬親的觀念,少做高高在上的“指揮官”,減少單純的“發號施令”,應充分信任學生,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管理班級的能力,變“要我做”為“我要做”,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增強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參與感與獲得感,從而激活、釋放班級活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次,班主任工作應堅持放管結合。班主任在放掉該放的權力的同時,要致力于管好該管的事務,將“放”與“管”結合起來。對于一些學生能管好的事,如編排值日輪次表、組織微型班會、策劃班級文藝節目等,應該充分交給學生;班級管理中的關鍵環節、關鍵時段、關鍵事件,如班級的學風營造、紀律執行、習慣養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班主任需要加強監管,并且應遵循教育規律,創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發揮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統籌和引領作用。

最后,班主任工作應堅持優化服務。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自覺地將自己定位為一個服務者,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立足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成長提供有力的支撐。例如,班主任應為參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提供有效的備考指導和權威的信息服務,為家庭困難的學生爭取國家、社會和學校各方面的資助等。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中不斷提高為學生發展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

作者單位: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楊陵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