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生活泛起詩意的浪花
作者:梁喜紅
發布時間:2024-05-14 15:59:55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從“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步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天,再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秋天,走到“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的冬天,四季里,書香氤氳,被熏陶,被感染,被引領,被滋養。對這個世界,我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評判,有了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有了和所有人與事和解的豁達,不糾結,不抑郁,不焦慮,不念過往,不畏將來,活在當下,通透簡單,不卑不亢。清晨的朝陽似乎為自己升起,天空滴落的雨仿佛洗刷著思想的塵埃,夜晚的星辰好像療愈受傷的心靈,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讀書,讓我領略大千世界的美妙,讓我體味人生的不易,且行且珍惜!
上小學的時候,在某中學教語文的父親很注重培養我讀書的興趣,他從學校借書拿回家來讓我看。有長篇小說《東方欲曉》《敵后武工隊》《紅巖》《青春萬歲》《紅樓夢》《西游記》等,那時因理解能力有限,都是囫圇吞棗地看,但其產生的影響是不能低估的。上小學四年級時,學校鼓勵我們訂閱雜志和報刊,父親很高興,一下子訂了《中國少年報》《兒童文學》《少年文藝》。現在回想起,每次拿到新來的報紙和雜志,那種欣喜若狂的狀態,那種愛不釋手的樣子,簡簡單單的喜悅,充斥著我年少時無憂無慮的時光!那淡淡的油墨香,及一行行的文字,讓一顆求知的心沉醉!感同身受的經歷,別樣的場景,唯美的文字,點亮著智慧的燈塔,徜徉于這樣的世界,對未來就有了更多的想象和期待。課外閱讀讓人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也點燃了不斷學習的激情!依稀記得上小學、初中、高中,一路走來,所寫的作文經常被老師當范文講評,那一刻,很激動也很自豪!
大學畢業后,我到周至中學任教。我帶數學課,因為學校學生素質都很好,所以對老師的要求也很高,使得我一直在數學的王國里遨游,無暇顧及讀書,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又一次愛上閱讀!
有一次,我和同事旅游歸來后,在QQ說說中發了一些照片,一友人看完后寫了一首贊美的短詩,我深受啟發,也寫了一首詩。寫的時候,感覺詞匯從大腦中一一蹦出,一發不可收拾,而且寫完以后,同事同學朋友都大加贊揚,我深知自己水平有限,但被鼓勵后,就再也沒有停止寫詩。
如何能將詩寫好?若身邊沒有人告訴你答案,那就去看書吧!閱讀關于賞詩寫詩的書,當然也包括其他書。我知道,如果不讀書,靈感會枯竭,詩就不會有韻味,有深度。隨著寫詩水平的提高,我QQ空間里經常發的一些詩作被學校語文組的張軍堂老師看到,他介紹我加入縣作協,成為一名作協會員。隨后,因為積極參加文學活動,又認識了許多和我有相同愛好的文友,我們交流寫作體會、讀書心得,一起探討人生,其樂融融。
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和人相處,沒有矛盾是不可能的。業余時間我也有過和文友共同經營文學公眾號的短暫經歷。公眾號的名字怎么起?有爭議;公眾號的圖標、宣傳語、征稿方式怎么弄?有爭議;幾個人分工,怎么安排?有爭議;首期該發誰的作品?發誰的,誰高興,不發誰的,誰就不高興,有爭議。在整個過程中,會體會到很多的東西,關于功利性,關于虛榮心,關于責任和擔當。那段時間,摩擦不斷,我有過煩惱和委屈,會質疑自己和他人到底是怎么了,特別是做了很多事卻被人誤解,那種滋味真不好受!那就讀書吧!讀二湘的小說《狂流》和《暗涌》,我從書中審視自己的狹隘和目光短淺,以及處理問題時的呆板和木訥,明白合作的目的是共贏,不是糾纏對錯,不是針尖對麥芒爭得面紅耳赤。于是慢慢便釋然了,與所有的人和事和解了,也將一切升華為極大的寬容和理解。
從事教育工作,需要經常和學生打交道,我讀過《教育心理學》《人性的弱點》《青少年叛逆心理學》。結合目前的教育形式,目前學生的特點,把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上,設身處地地為孩子們的前途和命運著想,以欣賞激勵為主,放大優點,對缺點也進行必要的懲罰,并注意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比如上課時,精神飽滿,活力四射,盡量讓課堂風趣幽默一點,不會過多地指責學生、諷刺學生。曾說過,感謝上黑板做錯題的同學,是你們讓其他同學吸取了失敗的教訓,少走彎路;感謝上黑板做對題的同學,是你們讓其他同學看到榜樣的力量。考試成績不理想,幫學生尋找原因,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并安慰鼓勵,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相信自己,你將無所不能!”其次是知識技能方面的指導和糾錯。能感受到學生對我的喜愛,他們上課時聚精會神的樣子,微笑著的臉龐,讓我感到無比滿足和欣慰。高三畢業季,學生知道我喜歡讀書,送我了一套泰戈爾詩集,和7本余華的小說,表達他們的感恩之情,每每想起,自是無比感動。
后來,家庭遭遇一些變故,突如其來的打擊曾讓我手足無措,在這個人生灰暗的時刻,又是書籍給了我很多力量。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巴金的《家》《春》《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讓我的的格局變大,悟透這世間生死輪回的真諦,所謂的活著,就是一種經歷,無權選擇出身、環境、命運,但是卻可以選擇如何去積極應對,不在意有多苦,只在意做了什么,以熱愛來抵人間涼薄,用情懷來抵歲月漫長!
如今,手機占據了人們太多時間,讀書的時間被擠掉了很多,但是,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書籍仍然是我們走向成功修行的捷徑。物質食糧給了我們健康的身體,而優秀的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滋養豐盈著我們的靈魂。如果兩者并駕齊驅,那將是人生好時節,詩意浪漫,苦變成甜成長的肥沃土壤!心無所懼,靜等韶光播撒柔情和豪邁!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周至中學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