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頂崗實習是職業技術院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專業能力、積累實踐經驗。本文深入研究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頂崗實習的培養路徑,以期改進頂崗實習工作,提高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  頂崗實習  現狀及路徑

本文系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3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路徑研究”(編號:2023SZX464)階段性研究成果。


引  言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頂崗實習,學生有機會深入幼兒園、早教中心等教育一線,體驗真實的工作場景,以“幼兒教師”的身份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頂崗實習能有效幫助學生夯實理論知識、鍛煉職業技能、積累實踐經驗,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調研對象是陜西省三所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2020級學生,共200名;三所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指導教師,共10名;10個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我們對200名實習生以“問卷星”的形式開展線上問卷調研,主要從實習園所的基本情況、實習生的職業認知、工作態度、工作能力以及培訓學習等情況來進行調研。其中190名實習生提交了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達到95%。針對實習單位指導教師和高職院校實習指導教師,我們采用線下訪談的形式獲取信息,訪談內容包括實習生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實習管理等方面,以此補充問卷內容,進一步了解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頂崗實習情況。

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現狀分析

1.實習單位的基本情況

調研的三所陜西省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頂崗實習單位主要位于城市,小部分位于鄉鎮,農村幼兒園較少,頂崗實習園所中私立幼兒園超過60%。關于“你對所在幼兒園(早教機構)的評價”,有48.75%的學生選擇“優質的幼兒園(早教機構)”,49.69%的學生選擇“一般的幼兒園(早教機構)”,1.56%的學生選擇“較差的幼兒園(早教機構)”。這反映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單位情況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實習單位各方面條件非常普通。

2.實習生的工作狀態

從學生問卷來看,有50%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在頂崗實習期間的情緒狀態是基本穩定的,但也有部分學生實習期間情緒比較低落,不夠積極。有40%的學生認為自己偶爾會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但很少進行專業技能方面的學習。在幼兒園日常工作中,有26%的學生反映實習工作非常辛苦,工作的時候心情煩躁,想要逃避。

從實習單位指導教師和校內指導教師的訪談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的情緒狀態是基本穩定的,態度是比較積極的,有部分實習生工作還不夠主動、責任心不夠強,對于有些臟活累活會表現出排斥的態度。

3.實習生的工作能力

學生問卷的統計結果顯示,實習生對自己頂崗實習的總體評價比較高,對于自己在保育工作、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游戲活動設計與組織、班級管理、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解讀等頂崗實習工作中的能力均較為滿意;在“與家長溝通情況”這一項相對其他幾個方面的自我評價略低。

從幼兒園指導教師訪談結果來看,幼兒園實習指導教師對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總體滿意度較高,但是認為實習生的保育活動組織管理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學活動及游戲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幼兒行為觀察與解讀能力等方面與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標準還存在較大差距。

以上原因可能是由于學生與實習指導教師對于工作能力的評價標準不同,學生對幼兒園的各項工作任務標準了解得不夠深入,認為自己做得還比較好,但實際還未達到幼兒園的工作標準。

4.頂崗實習管理工作

學生問卷的統計結果顯示,實習生反映本校指導教師的指導周期為:隨時指導的有40%,一周一次的為26%,兩周一次的為14%,一個月一次的為11%,低于一個月一次的為9%。頂崗實習期間,29%的校內指導教師的指導方式為以實地指導為主,71%的校內指導教師的指導方式為線上指導為主。指導教師由于教學工作任務較重,所帶實習生分散在各個園所,故指導教師一般通過微信等線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無法經常深入實習現場指導學生。學生認為通過線上方式接受指導,并提交日志、周報和月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幫助,但效果是有限的,不如面對面具體有針對性地接受指導,以便隨時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學生方面

(1)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學生問卷顯示,只有25%的學生畢業后愿意去幼兒園工作,很多學生認為幼兒園工作過于辛苦,與心理預期不符。對于幼兒園教育工作而言,保育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老師不僅要設計組織各類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還要負責班級常規管理、幼兒生活照料以及活動室衛生打掃等工作,工作內容較為繁瑣,工作時間長、強度大、節奏快,確實非常辛苦。而目前大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為獨生子女,家庭條件較好,在家很少勞動,在校期間的勞動僅限于平時定期輪流打掃教室衛生,缺乏勞動意識和能力,對于照顧幼兒進餐、如廁、午睡以及打掃等工作有抵觸情緒,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

(2)工作態度不夠積極

部分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會出現情緒低落、情緒不穩定的現象,在實習工作中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部分學生工作不太主動,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什么,幼兒園教師叫到他們,他們才會干活,不能積極主動地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教訓。有的實習生對工作缺乏責任心,不能主動參與到幼兒保育教育和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實習了一段時間之后才發現幼兒園或者早教機構的工作自己并不感興趣,也不喜歡,所以要么中途放棄,要么得過且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于頂崗實習缺乏正確的認知;另一方面是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識不夠全面正確。

另外,職業道德教育的不到位也對實習生的工作態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學生問卷結果顯示,60%的實習生認為自己對于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只是一般了解,而在校期間,只有50%左右的專業課當中涉及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在頂崗實習期間,幼兒園及校內指導教師系統開展過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均只有50%左右。

(3)崗位技能不完善

保育工作有一套非常嚴格細致的規范要求,要經過系統的培訓,而實習生在校期間沒有相關課程涉及完整的幼兒保育工作流程,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前對于幼兒園保育工作知之甚少。并且學生在校期間教學方法類的課程,比如《幼兒園活動設計與實施》《幼兒園游戲活動設計與指導》等主要采用理論結合模擬實踐的教學方式,沒有在真實的工作場景中面對真實的幼兒進行教學和游戲組織,因此學生對于活動中幼兒的反應缺乏了解,教學和游戲活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實習生在保育活動工作、幼兒班級管理、教學活動設計與組織、游戲活動設計與組織、幼兒行為觀察與解讀等方面均未達到幼兒園工作的要求和標準。

學生問卷的結果顯示,在頂崗實習期間,35%的實習單位經常開展專業技能培訓,63%的實習單位偶爾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有部分實習生表示實習園所在實習之初會對實習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和相關專題實踐培訓;但也有實習生表示,剛到幼兒園就上崗了,沒有接受過系統全面的崗前培訓。以上原因使得實習生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問題,實習生希望實習園所能安排系統、全面、有效的入職培訓,以提高實踐能力。

2.學校方面

(1)溝通不暢,實習管理不到位

高職院校對于頂崗實習過程的管理應該是全面的,貫穿全程的,但是現實情況是部分高職院校對于頂崗實習的管理不到位,對實習生的管理較為松散。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單位主要是幼兒園和早教機構,單位規模不大,能夠接收的實習生有限。同時,頂崗實習單位分布在全省各個地方,數量較多,學生分布比較分散,這種情況給頂崗實習的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校內實習教師反映他們除了要承擔實習管理工作外,還要完成校內的教學任務,無法常駐實習單位進行跟蹤管理,校內指導教師很難做到經常當面對實習生進行現場指導,只能通過微信、QQ、電子郵件等方式與實習生溝通,了解他們的近況。部分高職院校對學生的監督和指導不到位,實習管理大多流于形式,學校不能做到準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也不能及時地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影響了頂崗實習的效果和質量。

(2)成績難以量化考核

頂崗實習中的考核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通過6個月的實踐學習,在專業知識、保教技能、專業綜合能力等方面是否提升,是檢驗學生頂崗實習效果的有效方式。有些高職院校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時間不長,頂崗實習管理的經驗不足,也沒有形成一套系統成熟的標準化實踐考核評價體系。高職院校一般會要求實習生在頂崗實習結束時提交一份實習報告、一份實習考核鑒定表,校內實習指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習總結、實習單位的打分及評語來綜合評分。而事實上,部分幼兒園在給實習生打分時不夠客觀,幾乎所有的實習生得分在95分以上,實習鑒定表上的成績不能客觀地反映學生實習的真實情況。一些高職院校實習指導教師沒有去實習單位了解考查實習生真實的實習情況,僅僅根據實習鑒定表上的評語和分數來考核打分,在這樣的情況下給出的學生頂崗實習的總成績是不準確的,無法體現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現。

3.用人單位方面

(1)實習單位要求和教學要求之間存在矛盾

從實踐教學和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考慮,學校希望實習生頂崗實習的內容能涉及專業需求的各項技能,如保育工作、一日活動設計組織、教學活動設計實施、游戲活動設計與組織、家長溝通等方面,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全面系統的訓練。而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單位多為幼兒園,而且很多是民辦幼兒園,這些單位經常處于人員不足的狀態,因此園所只希望學生能一直在保育崗位上,并做好保育工作,學生沒有機會從事教學及班級管理等工作。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實習期間自己只是在照顧幼兒的日常生活,工作沒有成就感。

(2)實習單位配合不積極

頂崗實習工作離不開實習單位的積極配合,實習單位的配合程度影響著頂崗實習的質量。有的實習園所對實習生的能力持懷疑態度,只把實習生當成廉價勞動力,對實習生的生活缺乏關心,沒有為實習生提供參與教學活動、半日活動設計等專業性較強的工作機會,也不愿花時間和精力對實習生的實踐技能進行培訓,對實習生專業能力鍛煉缺乏有效的指導。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培養路徑

1.將“課程思政”和“勞動教育”融入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學生容易出現不能正視崗位工作、工作缺乏自覺性與責任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等問題,因此,在頂崗實習中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尤為重要。這項工作可以由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負責人牽頭,校內實習指導教師、實習單位指導教師具體負責。頂崗實習前,學校在實習方案中融入課程思政目標和勞動教育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熟悉頂崗實習的意義和價值、了解幼兒教師的崗位職責,幫助學生明確職業定位。同時,將勞動教育與課程教學、具體工作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在開展專業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多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專業勞動、社會勞動,體驗勞動的過程,體會勞動的辛苦與成就感,并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選拔學前教育專業實習標兵,樹立榜樣。

2.加強崗前培訓

首先,在學生進入幼教機構實習之前召開頂崗實習大會,向學生強調頂崗實習的重要性,明確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目的,要求學生必須真正到幼兒園或早教機構進行崗位實訓。發放頂崗實習手冊,并詳細解讀頂崗實習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實習注意事項和相關要求,確保每個實習生都清楚了解了考核方式及具體內容。其次,校內指導教師必須對實習崗位有充分的了解,要向實習生詳細地介紹每種崗位對應的工作內容、崗位職責和相應要求。頂崗實習前,可以根據崗位的工作內容,如幼兒園保育工作、教學活動設計組織、各類游戲活動設計組織、班級常規管理等工作項目有針對性地訓練強化崗位技能,使學生到崗后能盡快適應環境,減輕實習單位負擔,同時減輕實習生的壓力。學院可以邀請行業專家或者幼兒園和早教機構骨干教師作專題講座,介紹幼兒園或早教機構工作的基本情況,使學生對即將開始的幼兒教育實踐工作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做好實習的心理準備。

3.加大實習檢查指導力度

校內實習指導教師應定期走訪學生的實習單位,更多地為學生進行面對面指導。實習指導教師對在西安市實習的學生六個月內應該走訪至少兩次,走訪時要留存過程性資料,如指導記錄或照片;對于不在西安市實習的學生,則主要通過電話、微信、電子郵件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情況,解答疑問。必要時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等線上形式針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指導,并每周做好實習指導的過程記錄。校內指導教師應該向學院實習領導小組進行月度匯報,匯報的內容包括:市內實習的學生情況、外地實習的學生情況、學生反映的問題、指導學生的情況和學生安全情況等。

4.規范評價,健全考核機制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評價考核應建立“多主體”的考評機制,將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評價、校內指導教師評價、實習系統評價多維結合。實習單位指導教師可以從考勤、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除了最后的考核鑒定表之外,實習單位的考核應增加過程性考核,比如增加每兩周一次的半月考核。這樣可以讓實習單位和高職院校及時了解實習生的實習情況,對學生的進步予以鼓勵,對學生的不足予以糾正。校內實習指導教師對于市內實習的學生應定期走訪,親自進行現場考察;對于外地的實習生可以定期與實習單位指導教師聯系,通過實習單位半月考核的情況了解實習生的實習表現。同時考核還要結合實習系統的評價,實習系統評價內容一般包括每日上班打卡情況、工作日志、周志提交情況等。

5.結合用人單位意見調整課程設置

高職院校課程的設置應充分考慮用人單位的需求,突出職業性和實踐性。對于學前教育專業來說,最主要的頂崗實習場所是幼兒園,幼兒園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主要是保育工作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能力、游戲活動設計組織能力。而據實習單位反映,這些專業能力是初入職場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欠缺的。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應當充分考慮實習單位的需要,并與用人單位的在崗人員一起深入討論專業建設的方向,共同培養人才。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指導老師應多與幼兒園實習園所進行溝通,找出課程設置的不足之處,討論改進方法、完善培養方案、調整課程結構,例如增設《幼兒園保育工作》課程,加大《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游戲設計與指導》《幼兒園班級管理》等課程的實踐比重,讓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更適合幼兒園需求。

6.加強園校合作,提高頂崗實習質量

調查顯示,三所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單位基本上是學生自己聯系或者家人推薦的,學院沒有統一安排實習單位,這些實習單位幾乎每年都不一樣,與職業院校也沒有往來和聯系,而且園所之間或早教機構之間的水平也參差不齊,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這些實習單位的聯系,并對其中的一些單位進行實地走訪考察,可以把其中一些條件較好、教學質量較高的單位確定為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基地。高職院校要把好實習單位質量關,盡可能為學生選擇辦學理念先進、師資隊伍水平高的園所或早教機構作為實習基地,為學生推薦優質的實習單位。

相信在高職院校、實習單位和指導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前教育專業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將得到解決,學生能夠在實習過程中更好地提升專業能力、積累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沈美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問題及對策——以五年制高職院校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48):226-227.

[2]榮艷.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山西青年,2020(2):199.

[3]紀雅晴.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問題與優化對策研究[J].傳播力研究,2020,4(21):146-147.

[4]鄧東京.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現狀——對Z職院畢業生的抽樣調查[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8,7(5):41-45.

[5]任耕.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頂崗實習的困境與突破[J].職業教育,2022,21(4):83-89.

[6]鄭桂梅.產教融合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實習調查研究——以泉州市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4):64-66.

[7]付丹.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現狀及管理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3,25(1):75-78.

[8]張艾良.綜合性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過程性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14):134-136.

(羅海蓉:陜西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