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國家重要發展戰略的驅動器。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培養者,高校要順應新時代形勢,革新傳統人才培養模式,著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打造“引夢”“筑夢”“圓夢”——“三夢”全鏈條創新創業育人模式,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創新創業育人格局。

引夢定方向,舉旗定向,繪制雙創育人藍圖

引導學生形成創新創業意識是推進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前提。當下高校創新創業工作開展較為困難,觀念問題是其中一大原因。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高校應將重點放在新生的引導教育上,通過多種教育渠道和活動,樹立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首先,高校要在新生入學初期就著手進行創新創業的理念教育,充分利用新生入學教育和新生引航工程等環節,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理念灌輸,讓新生在心理上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和創業觀,幫助學生樹好創新創業第一印象,扣好創新創業第一粒扣子。同時,要積極推動并鼓勵低年級本科生進實驗室,并根據不同的學生具體實際情況,為其配置一對一創新創業導師,這些導師不僅可以提供專業技術指導,還能在心態和策略上給予學生必要的支持,從而強化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意識和主動性。此外,要培養學生的行業前瞻性,定期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家來校開展講座,在為學生提供學習和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機會的同時,還能直接讓學生從實踐者那里學到寶貴的創新創業經驗和策略,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熱情。

筑夢重發展,真踐實履,打造雙創培養引擎

協助學生加強創新創業能力是推進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核心。大二和大三是大學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且開始邁入專業領域學習的深入階段。針對當下大二、大三學生專業知識儲備量較少、理論結合實際能力較差、參與實踐積極性弱等問題,應主要從政策保障、校企合作和導師統籌三方面著手解決:一是從包括規章制度、考核體系、物質資源等方面對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積極推動建設創新創業工作室、實驗室、創客空間和大咖講壇等實踐平臺,建立高校競賽群,組織學生對特定的競賽項目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訓練,提高競賽技能和知識水平,切實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和經驗;二是積極與校外企業對接,持續加強校企合作的深度、廣度、精度,建立產教與科教、實踐與創新創業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并與企業、科研機構等開展長期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為學生提供創業機會和實踐經驗;三是加強創新創業導師學院總體統籌,定期對導師進行系統培訓和考評,提高其指導學生參與各類競賽的能力和主動性。

圓夢出真才,凝心聚力,譜寫雙創發展篇章

幫助學生取得創新創業成果是推進高校創新創業工作的抓手。高效的成果轉化可以激發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應致力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相關創新創業政策,將大學生的創業創新教育提升到戰略高度,通過最科學的課程體系、最優質的導師資源、最系統的創業訓練,培養拔尖創新創業人才和產業精英。通過打造多學科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實現學科專業間的信息資源共享,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有效促進創新創業成果產出和轉化。

總之,高校要加強對創新創業工作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針對當前學生思想認識偏差、專業能力較差、激勵保障不足等問題,不斷優化完善以“引夢”“筑夢”“圓夢”為主體的“三夢”創新創業育人模式,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扎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為國家培育更多能夠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的創新型人才。

(鞠斌杰: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