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多維度發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發布時間:2024-11-13 08:43:42 來源:陜西省教育廳網站
近年來,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促進畢業生優質就業為導向,以服務“政軍行企校”為宗旨,全力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召開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
高度重視,保障條件促就業。一是落實“一把手”工程。該院堅持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把就業工作擺在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該院黨委每月召開一次就業工作專題會,研究推動就業工作。二是加強“四到位”。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條件的保障,有固定且較為充足的就業專用場地共6500余平方米,畢業生人均占1.07平方米;設立就業專項經費,達到在校學生年度學費總額的1.1%以上;該院從事就業指導與服務的教師共82人,從事就業創業指導專職人員配備比例達到了1:467。三是落實國家就業政策。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政策要求,召開專題會議,強化政策宣傳力度,提高政策知曉度,做好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見習補貼工作。大力支持國防事業發展,積極配合閻良區武裝部,設立“征兵工作站”,多次被西安市征兵辦評為征兵先進單位。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獲得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銀獎
全員合力助就業,服務全面育人才。一是全員促就業。形成以黨政領導一手抓、二級學院齊牽頭、職能部門共響應、教師全配合、學生共參與的就業服務體系。二是服務全覆蓋。建立以第一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第二課堂以職業發展及就業指導類活動為載體,生涯團體輔導與就業個體咨詢服務為補充的“覆蓋整體、兼顧群體、關注個體”的立體化、全程化、個性化的大學生職業發展和就業指導體系。組建穩定的專業化、專家化的就業創業指導教師團隊。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及就業指導第二課堂活動,每年服務3萬余人次,“筑夢啟航”工作室獲批陜西省大學生職業生涯咨詢特色工作室。
構建機制抓落實,精準幫扶暖人心。一是構建兩級管理機制。該院黨委書記、院長擔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形成了“一把手主抓、職能部門協調、二級學院為主”的兩級管理工作機制,層層抓落實。二級學院作為就業幫扶工作的責任主體,全面負責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將服務與就業緊密結合,形成縱向環環相扣、橫向全面覆蓋的就業幫扶工作網絡,從組織體系上保證就業困難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有效開展。二是建立幫扶目標責任制。該院建立了就業幫扶工作目標責任制,將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作為考核、評價各二級學院工作的重要指標,形成了全員、全年、全程的就業幫扶工作機制。在經費、人員和場地方面給予優先保障,營造全校上下關注和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高度重視就業困難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進行部署,準確掌握每一名困難群體畢業生的求職就業情況,建立動態就業情況統計制度,提供“一對一”幫扶。三是落實幫扶“五個一”。即建立一本幫扶工作臺賬、制作一張幫扶登記表、發放一張幫扶聯系卡、落實一個幫扶責任人、堅持一月一抽查。按照“重點關注、重點推薦、重點服務”的原則,形成校級領導帶頭、中層干部全覆蓋、黨員參與的幫扶局面。堅持把畢業生就業幫扶做成暖心工程、關愛工程,通過針對性開展就業崗位推送,提供精準指導服務。
拓展市場謀發展,深化合作提質量。一是依產業拓市場。該院緊緊依靠航空產業的發展,按照“扎穩軍航、抓穩中航、緊跟民航、發展通航”的思路,不斷拓展就業市場。出臺了《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校企合作工作,推動校企合作向深度發展。該院領導與二級學院領導帶隊每年走訪200余家企業,提供超過3000個崗位。二是多舉措拓崗位。此外,該院與企業簽署了多個實訓基地協議和訂單班協議,共建了各類先進的實訓室,并促成了多項員工培訓項目。為了拓展就業崗位,該院采取了多種措施。一方面,鞏固與寶鈦集團、航天六院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已有的良好合作關系,促成了多個定制班的設立。另一方面,關注“專精特新”企業的潛力,聯合航企聯、高裝委等機構,成立航空高端制造“專精特新”產業學院,通過一系列活動,如“大國工匠進校園”“優秀校友面對面”等,讓學生深入了解這些企業的就業優勢,為學生提供了新的就業途徑。三是搭平臺拓基地。通過各類平臺每年發布招聘信息1100余條,每年度舉辦線上線下大型校園招聘會8場、專場招聘會近300場,和航空工業、昆山人社局、鎮江人社局、高陵區人社局、閻良區人社局等單位共同舉辦各類招聘會,全年共邀請近1000家企業參與招聘,提供了5萬余個就業崗位。目前已形成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民用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等500多家企業組成的穩定的就業基地。獲批陜西省勞務品牌“閻良航空工匠”創建引領單位、西安市閻良區(航空基地)“高校就業服務驛站”、西咸新區“高校就業服務驛站”。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舉辦大型校園招聘會
完善體系優服務,提升質量保就業。一是進一步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根據市場需求和學生反饋,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增加新興行業和職業的介紹和分析,提高課程的實用性和前瞻性。建立課程質量評估機制,定期對就業指導課程進行評估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改進,確保課程質量不斷提升。二是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與合作,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和發展動態,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設置,提高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三是加強就業服務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意識。進一步優化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完善平臺功能,加強與企業的信息共享和互動,為學生和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四是開展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滿意度調研,全面掌握畢業生的就業質量、用人單位評價、社會認可度等信息,為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提供長效保障。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