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縣教體局:創新“黨建+”新模式 激活學校發展新活力
作者:楊敬
發布時間:2024-12-25 10:17:05 來源:陜西教育新聞網
今年以來,潼關縣各學校以“抓黨建、嚴管理、帶隊伍、促發展”為目標,以推進“黨耀金城·紅燭爭先”為統領,深化黨組織在學校的核心引領作用,把“黨建+”模式全方位、全過程地貫穿于學校各項教育工作中,努力開創學校黨建與教育教學工作互促共贏的新局面。
一是創新“黨建+思想引領”,確保校園黨旗不褪色。大力推進“黨耀金城·紅燭爭先”黨建品牌,抓實抓嚴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全力將“三會一課”落實到實處,借助黨支部理論學習的優勢,邀請縣委黨校宣講團成員老師入校,為全體黨員教師作黨的理論宣講工作,引導全校黨員教師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擰緊思想建黨的“總開關”。
二是創新“黨建+隊伍建設”,堅持黨的核心不動搖。大力推進“紅心向黨”紅色教育,每年組織黨員教師到愛國教育基地,開展體驗式教育教學活動,追尋紅色足跡、弘揚革命傳統、強化宗旨意識、鑄牢黨性之魂。同時,學校各黨支部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要位置,建立了以關愛學生為核心的師德師風評價制度,定期在校園內開展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評選活動,讓黨員帶頭踐行師德規范,爭做師德標兵,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以黨風帶校風正教風。
三是創新“黨建+立德樹人”,推進紅色教育不間斷。大力推進“童心向黨”主題教育,實施黨團一體化建設,將各類團隊活動、社團活動、實踐活動賦予德育內涵,并上升至“童心向黨”課程的高度來定位。每年組織師生赴抗戰紀念館等愛國教育基地,開展愛國和革命傳統教育,逐步形成“紅色基地為課堂、提升愛黨愛國熱情”的德育模式。建立“童心向黨”課堂教學模式,大力推進紅色教育進教室、進教材、進課堂、進教案“四進”活動,將“紅色教育”納入常規教學計劃,在歷史、政治、語文課堂教學中,適時注重紅色教育的滲透,從小培養學生們愛黨愛國情懷。
四是創新“黨建+校園文化”,讓紅色基因植根校園。突出“紅色文化”這一主題,以黑板報、電子顯示屏、師生書畫展、黨史國史進校園活動為載體,向學生傳播愛黨愛國基本知識,強化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并借助重大節慶日和校園文體活動,廣泛開展學習革命歷史、誦讀國學經典、傳唱愛國歌曲、書法繪畫等活動,把愛國、愛黨、愛校、愛家思想融入教育學生中去,讓紅色基因植根校園。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