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是教育的一方熱土,教育是合陽的一張名片。多年來,合陽縣堅持“舉縣一致抓教育”,教育文化環境好、政治生態好,形成了濃厚的崇教尚學氛圍,但在地理區位上不具備優勢,存在教師隊伍招引難和結構性短缺問題。面對這種形勢,在“十四五”開局,合陽縣委縣政府提出打造“基層素質教育改革試驗地”的發展目標,教育系統主動加壓,提出建設“美好教育新高地”的發展愿景。

作為一名縣域教育局局長,當前的首要課題和重大任務,就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論教育》一書,深刻感悟其中蘊含的思想偉力和精神力量,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勇擔育人使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為推進強國建設、實現民族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心懷大局,更要躬身入局。今年暑期,我們組織部分學校校長去山東濟南、江蘇南通兩地學習考察,大家看到了合陽與山東、江蘇先進地區名校的差距。在秋季開學工作會上,我們提出在全縣教育系統積極實施“一線管理法”,即問題一線解決、先進一線樹立、經驗一線產生、資源一線投入、待遇一線優先、能力一線展示、作風一線發揚,以此開啟“強國建設,教育何為”這一時代之問的合陽答卷。

聚焦隊伍建設,在擔當作為上作表率。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為總抓手,抓實隊伍建設,促使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呈現新風貌。要求全縣教育系統各級領導干部帶頭作表率,積極擔當作為。一是帶頭把牢方向,在一線做好引領。不斷提高“政治三力”,帶頭學習研究教育政策理論、法律法規,帶頭走進教育教學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學校領導班子要一線帶課、一線教研、一線辦公,躬身力行發現問題、破解難題,促進教學改革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二是帶頭扛牢責任,在一線做好服務。夯實各級黨組織主體責任,堅持實施機關領導干部包聯學校、學校領導班子包聯班級的制度,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切實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維護教師合法權益,激勵廣大教師潛心教書育人。三是帶頭守好紀律,在一線做好監督。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勇于自我監督。突出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堅持對師德違規“零容忍”,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師德師風問題嚴查嚴處,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聚力優質發展,在改革創新上求突破。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的“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為總目標,創新舉措激發學校辦學活力、教師育人活力、學生成長活力,賦能全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第一,大力推進中小學思政課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合陽作為全省中小學“大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試點的作用,創新工作思路,整合多方資源,形成覆蓋課堂、校園、社會“點線面”一體的思政大課堂。第二,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兩項創建工作,持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改善城鄉辦學條件,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和師資水平穩步提高,確保創建指標和群眾滿意雙合格。第三,全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緊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并舉,按照“實驗先行、示范引領、整體推進、校本實施”的工作思路,從小切口入手,發揚首創精神,在學校、學生、教師的評價改革上持續發力,形成一批可借鑒、能推廣的典型經驗。

聚合多方力量,在協同育人上再提升。以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決策部署為總要求,積極探索校家社協同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徑,促進校家社協同育人水平不斷提升。一是齊抓“五項管理”。落實校長接待日制度,創新家長會召開方式,強化家校協同共育,促進作業減量增效,保障學生睡眠時間,禁止帶手機進校園,強化學生體育鍛煉,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二是同促實踐育人。優化課后服務供給,充分挖掘家長資源、社會資源,提高課后服務質量,積極構建學科教學和校園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會相銜接的綜合勞動和實踐育人機制。三是共護校園安全。積極協同各方,以充足而盡心的教育,增強師生的法治觀念和安全意識,有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

建設教育強國,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合陽教育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要求落實到合陽教育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中。

(作者系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