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期間,提出一個新概念——新質生產力。圍繞新質生產力這一“新命題”,作為學校,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要有新思考、新實踐。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性技術,是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西咸新區灃西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深化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的精神,把國家統一制定的育人“藍圖”細化為學校的育人“施工圖”,構建數智化教育“132”模式,將新技術的應用作為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建設未來學校的“強引擎”,促進學校高質量發展。

一、AI構建學校教育“新面貌”

學校綜合應用智慧課堂、AI聽說課堂、央館領航社素質課平臺、AI虛擬數字人、各類生成式AI大模型及自主研發的以二維碼為載體的“碼行天下”云平臺等先進技術手段,將人工智能作為推動教育創新的關鍵力量,積極探索教育發展的新路徑,構建教育教學的新生態,培養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

1.智慧課堂:智能化教學的輔助

學校打造了無邊界數字化學習中心,融入智慧課堂教學系統。該系統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功能于一體,提供了智能化的互動教學平臺。通過平臺,教師可以輕松地完成師生交流、學生學習信息收集、教學資源管理等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能。同時,根據系統采集和分析的學生學習數據,教師可以為學生定制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2.AI聽說課堂:語言學習的革命

學校引進AI聽說課堂,通過智能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實時捕捉和分析每一個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對語音、語調和流暢度等方面的表現并給予評價和反饋,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便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為語言學習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3.央館領航社素質課平臺:素質教育的拓展

學校獲批“央館領航社素質課”試點校,深度應用素質課平臺,探索和創新技術助力素質教育的方法和途徑。平臺整合了科學、藝術、體育、心理健康等六大領域的優質課程資源,同時提供AI虛擬助教及AI評價等工具。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建構、資源提供和評價跟進,打通了“課堂—實踐—評價”“課內—課外”之間的壁壘。課程的自主選擇、過程的全程體驗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拓展了素質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4.生成式AI大模型:深度學習的創新

訊飛星火、豆包、Kimi等生成式AI大模型和“碼行天下”云平臺的融入,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使得教學手段更加豐富,教學方式更加靈活,教學流程重造,教與學的場域和邊界得以無限打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及批判性思維能力也隨之增強。

二、AI重塑學校教育“新模式”

AI技術的應用正在重塑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學校構建了數智化教育“132”模式,即開發一個資源庫、創新三個新樣態、打通兩個全鏈條,促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全面轉型。

1.教師:數字化、智能化地教

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中,教師成為數字資源的建構者、應用者,個性教學的促進者、激發者,技術賦能的創新者、實踐者,教育均衡的參與者、推動者。

教師充分利用數字資源輔助備課、上課,同時共享優質資源,逐步形成并不斷充實了校本數字資源庫。教師通過輕量化數字技術,創新出“碼課本”“碼書”“碼文創”三種資源新樣態,豐富了教學載體。通過AI工具,教師實時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智慧課堂上學生的互動答題數據、AI聽說課堂上學生的朗讀發音數據、期末質量檢測的分析報告等,并根據學情調整教學策略,提供個性化指導,提高課堂效能,促進推動教育公平。

20250424092339913-49-755a2.png

2.學生:個性化、定制化地學

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中,學生成為數字資源的主動使用者、個性化學習的探索者、技術賦能的學習創新者。

AI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交互式的學習體驗、全面的學習評價和個性化、定制化的學習路徑。通過“碼行天下”及其他平臺所提供的豐富資源,學生可以在教師的組織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統一學習,也可以根據興趣和特長,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場地、學習時間并獲得實時的學習評價,以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定制學習路徑。同時,學校在線下打造的“AI多師智學區”,在線上創建的“班級智能體學伴”,也成了學生、班級、學校群體學習和個體學習的“第二大腦”,進一步塑造、拓展和轉換了學生的認知,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線下線上的自主“學習圈”,提高個體學習質效。

三、AI構建學校教育“新生態”

AI技術綜合了多種知識形式、多種教學媒介和多時空、多場景的學習樣態,構建了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育生態。這個生態系統鏈接了學校、家庭和社會,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高效和全面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在未來社會中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1.學校:智能化教育的中心

在學校,AI技術的應用讓教育變得更加智能化。學校通過研發“碼行天下”云平臺,引入智慧課堂、AI聽說課程、央館領航社素質課平臺等先進技術手段,增強了資源的多元性、拓展性,教學的互動性、精準性,評價的及時性、科學性,全面提高了教育質量。同時利用AI虛擬數字人和各類生成式AI大模型模擬真實情境,幫助學生獲得沉浸式學習、交互式體驗,構建以生為本、人機共生的學習中心,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家庭:個性化教育的伙伴

在家庭,AI技術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家長通過“碼行天下”云平臺、多種AI工具或“五育”評價系統,積累和上傳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的相關資料,如品德表現、學業成績、運動健康情況、審美情趣表現、活動參與程度等,大量的數據沉淀,完成了更精準的成長數字畫像,便于家長全面地了解孩子,更科學地規劃成長,更好地陪伴和引領孩子的發展。

3.社會:開放的教育空間

隨著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和學校之間的物理邊界被進一步打開,形成了更為開放的教育空間。各方協同,建立起更為緊密的連接,聚合了更為豐富的資源,提供了更為精準的支持,搭建出更為廣闊的成長平臺。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共同研發創新項目,共同搭建成長支架,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四、AI推進教育“新成效”

基于AI數智技術的深度應用,學校的教育質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1.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知識內化水平逐步提升,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學習興趣和課堂活躍度顯著提高,創新能力與綜合素養明顯提升,在世界機器人大賽、陜西省信息素養提升實踐活動等各級各類活動中獲獎1000余人次。

2.提高了教師的能力素質

教師的思維方式和教學行為逐步改變,數字素養及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近年來,學校開展各級各類課題研究40余項,在省市微課大賽、教育教學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動等各級各類活動中獲獎1000余人次。近4年,22位教師分別獲評省市級“三級三類”稱號。

3.提升了學校的辦學質量

學校的各項工作得到全面提升,“碼行天下”數智化成果獲評陜西省第十三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數智化教育案例入選國家級研究報告,數智化評價案例榮獲陜西省一等獎。學校獲評全國第一批“央館虛擬實驗”規模化應用試點校、央館領航社素質課應用試點校,陜西省智慧校園、數字校園,西安市人工智能+教育研修共同體核心學校。相關經驗在第六屆中國創新教育年會等各類活動中作了分享,受益學校近千所、學生10萬余人,關注度累計20余萬,助力教育均衡,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