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施,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課標背景下,如何落實“雙減”政策,有效把控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為提升課堂效能,高中數學教師應盡力做好以下七個方面。

一、教學觀念的轉變

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決定著教學的成效。教師應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看作課堂的“主角”,教師則是教學行為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意識,調動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熱情,時刻以學生的終身發展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給學生留足時間,讓他們思考、探究、活動、質疑、提問、辨析,教師應盡量避免“一言堂”模式,尊重學生獨特的見解。

新課改的推進使得教師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材、網絡媒體、公眾號等都可以給教師提供教學資源,但教師不能固步自封或循規蹈矩,應以發展的眼光對待教學內容,以整體教學思想引領教學內容,要遵循課標要求,也要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可以將自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課改專家對教學內容的建議、同行名師對知識點的解讀等進行整合,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此外,教師也要注重在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20250424154120926-33-f2405.png

二、備課方式的更新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的備課方式應該做相應的調整,不能將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原封不動地應用于課堂教學。在備課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學習能力。在設計教學內容和問題時,要充分關注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盡量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優質問題,培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學情和新課改的要求,備課才能得心應手,有的放矢。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和體現相關的數學思想是高中數學備課要考慮的重點。備課要備好教材,也要備好學生。教師應充分整合教育教學資源,認真鉆研教科書,并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使用教科書,針對教學重難點,可以反復進行推演、打磨。

三、課堂探究的生成

高中數學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羅列知識點,而是要將數學知識背后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提煉并概括出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要讓數學知識自然且有邏輯地生成。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課堂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核心能力。

課堂探究是高中數學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只有親身經歷了探究知識的過程,才能準確領會課堂內容和學習方法,明白知識點的前后聯系和內在邏輯,進而達到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高中數學課堂探究的過程不能流于形式,教師應給學生留有適度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之余,主動思考,自主探索,開展有質量的課堂探究。

四、經典例題的甄選

例題是將數學的概念、內容、知識、思想、方法等考查點融為一體的重要載體。教師在教學經典例題的過程中,可以充分講解相關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讓學生體會知識點背后的數學思維。教師在甄選經典例題時,要注重例題的代表性、廣泛性和實用性,可以是教材中精選的例題、教參中的備選題、近年高考題、名校的經典考試題,也可以是原創題、改編題、課標精選示例題等。好的例題應既包含重要的數學思想,又呈現類題求解的通性通法,既體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過程,又彰顯數學課程的育人價值。

例題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數學知識點應用的直接呈現,既承載了培育學生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等數學核心素養的重任,又包含了解題格式與規范、思維方式與技巧等數學基本能力的落實過程。基于“三新”背景,高中數學教師在選擇經典例題時不能只追求新、多、全,而應追求優、精、妙。經典例題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甄選例題時,教師要結合章節的核心概念和數學思想,充分考慮學情,合理取舍,精準甄選,以經典例題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五、課后練習的跟蹤

“雙減”政策提出要減負提質,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讓教學效果最大化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密切相關的優質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及時訓練,加深對數學思維和方法的理解。練習可以分為隨堂練習和課后練習,隨堂練習比較基礎,適宜于全班學生進行鞏固性訓練,而課后練習需有一定的綜合性和層次性,不僅要幫助全班學生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還要讓不同學力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20250424154235808-24-0906c.png

課后練習跟蹤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借助線上平臺讓學生上傳練習情況、通過直播平臺由部分同學給其他同學講解練習題且教師進行即時點評、實行小組間練習作業的互查互評等。總之,課后練習的跟蹤主要是為了檢測學生對數學重點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情況,促進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深度理解與高效吸收。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給學生布置作業,而應立足學情,在備課組、數學組集體力量的作用下協商研討出具有針對性的練習作業,提升課后練習的質量。

六、教學反思的提煉

一堂課上得好不好,有哪些成功之處和亮點,又有哪些不足之處和有待改進的地方,需要教師及時地進行教學反思。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尤為重要,課前擬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教學內容是否完成、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教學環節是否連貫、教學內容是否準確、教學手段是否科學、教學重難點是否突出、學生的參與度是否較高及課堂氛圍是否融洽等都是需要教師反思的方面。

教學反思的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質量,對教學反思的提煉不能僵化、表面化、程式化,而要落實到具體的細節,要學會在反思中自我成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借鑒與學習他們對相同內容的處理方式,并聽取他們對同一內容的理解與教學建議,取長補短,并結合自身教學的實踐經驗,形成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更好地服務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

七、教學思想的升華

教學是一門藝術,具有一定的方法與技巧,名師教學的共同之處在于他們的課堂都蘊含著豐富的教學思想。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的教學思想實際上就是教學主張,學生也許不能長久地記著大部分數學知識點,但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掌握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理念精神和數學思維是忘不掉的。

高中數學教師應將數學思維和方法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挑戰自我,讓教學思想浸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逐步培育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問題導向、方法引領,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要秉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幾何畫板等信息技術手段,指導學生深入探究數學核心問題,并結合生動形象的教學案例,引導學生聚焦課堂上的重難點問題,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