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金臺高級中學始終將校園文化建設視為學校發展的靈魂與核心驅動力,學校精心打造的“五立”人生課程體系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與集中體現。

“五立”人生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堅實準繩,嚴格遵循普通高中的培養目標以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秉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崇高宗旨,緊密結合國家課程建設標準,并充分考量社會發展需要與學校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以金臺高級中學獨樹一幟的“以纖至宏,以德致功”辦學理念為切入點,深度挖掘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寶雞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光輝革命文化以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心雕琢出具有金臺高中鮮明特色的“五立”(立德、立心、立言、立行、立功)人生課程體系。力求實現依托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凝練學校特色,深化課程改革,推動育人方式變革,實現綜合育人、實踐育人和跨學科育人,引領教育教學、課堂改革、學生學習、人才培養等方式的變革,促進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溯源鑄魂:“五立”人生課程體系的理念基石

金臺高級中學的辦學理念是“以纖至宏,以德致功”,突出了“細節決定成敗,品德成就未來”的思想。前者強調從細微的事情做起,逐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日積月累,量變引起質變,達到宏闊的境界;后者強調以德為先,立德樹人,引領學生與時俱進,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踏上成功之路。這個辦學理念表明“德”是立校之本,順應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一時代要求。

20250428110220295-68-4aced.png

橫渠四句是指北宋大家張載的名言,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橫渠四句”既有對自然的責任,又有對人類社會的責任;既有對往圣先賢的繼承,又有對后世子孫的庇護。張載的四句格言以簡明、準確、曉暢、深邃的表述,確立了人的內在價值和生命主體精神,確立了人對天地自然、民眾社會和文化歷史的崇高責任。

“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記載,春秋時魯國的叔孫豹與晉國的范宣子曾就何謂“死而不朽”展開討論。范宣子認為,他的祖先世代都是貴族,家世顯赫,香火不絕,這就是“不朽”。叔孫豹則以為不然,他認為這只能叫作“世祿”而非“不朽”。在他看來,真正的不朽乃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在后人對“三不朽”的解讀中,“立德”指道德操守,“立功”指事業功績,“立言”指把真知灼見形諸于語言文字,著書立說,傳于后世。

育人鑄才:“五立”人生課程體系的目標導向

金臺高級中學“五立”人生課程建設理念立足金臺高中校情,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寶雞優秀傳統文化,充分挖掘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系統設置“立德課程”“立心課程”“立言課程”“立行課程”“立功課程”,學校以“五立”課程體系為抓手加大對學生的系統教育,引領學生素養發展和人才培養工作,教育學生“立德”(愛黨愛國,修已達人)、“立心”(秉仁義,懂感恩)、“立言”(說真話,做真人)、“立行”(知行合一,篤行致遠)、“立功”(嚴謹創新,建功立業),努力實現“培養身心兩健、文理兼通、能適應未來學習和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較高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優秀高中畢業生”的育人目標,最終向家長和社會展示金高學子“立于德,仁于心,美于言,敏于行,勤于功”的良好畢業生形象。

多元立課:“五立”人生課程體系的領域架構

金臺高級中學“五立”課程體系開設的課程領域和學習內容包括人文與社會(人文板塊)、語言與閱讀(拓展板塊)、科學與技術(智育板塊)、藝術與審美(美育板塊)、體育與健康(體育板塊)、勞動與實踐(勞動板塊)六個課程領域,涵蓋普通高中基礎學科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及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生涯規劃、心理健康等課程。金臺高中“五立”課程體系建設堅持德育為先,建立健全“五育”并舉和“五育”融合的全面教育培養體系,既堅持發揮學校教書育人主陣地的作用,又把“三全育人”落實落細,積極回應了“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金臺高級中學“五立”課程體系既有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科知識和學科核心素養為主線的國家基礎類核心課程,又有著眼于體現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以選修為學習形式的拓展類校本核心課程,還將努力探索開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特色類研究核心課程。

實踐篤行:“五立”人生課程體系的探索之路

近年來,金臺高級中學依托學校的春風藝術社團開設了多門學科校本課程,如合唱社的“音樂黨課”,舞蹈社和現代舞社的“校園排舞”,校園電視臺和校園電臺的“播音與主持”,國學社和文學社的“我是演說家”“雄辯奇才”“詩海揚帆——詩歌朗誦”,足球社的“足球聯賽”等。學校學科社團不僅結合學科特點開設了“高中語文整本閱讀”“看電影學英語”“生活中的數學”“趣味物理”“食品與化學”“多彩生物”等課程,還在學科基礎課程之上開設了學科拓展課程,如2024屆高三年級在高三復課工作中精準施策,為學優生和臨界生開設了各學科促臨培優課程,有效提高了高考復課效率。除此之外,學校的職能處室也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和校情學情開設了系列課程,如教務處組織實施的社會實踐,德育處組織實施的研學旅行、環境衛士、安全法治、遠足等,團委組織的“益藍天”公益行動,心理發展指導中心開設的心靈驛站,學生發展中心開設的生涯規劃等,都為學生搭建了展示個性的平臺,成為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載體,不僅豐富了學科知識,陶冶了情操,還促進了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20250428110220160-44-98d5d.png

愿景領航:“五立”人生課程體系的未來展望

金臺高級中學將以“五立”人生課程體系全面實施為契機,在實踐中總結,在發展中提升,深化課程改革,推進學校課程的建設、開發和利用,豐富學生的生活,涵養學生的情操,以課程建設激發學生樂學的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幸福感,以學校課程體系建設拓展學生發展的空間,凸顯辦學特色。

金臺高級中學“五立”人生課程建設將繼續堅持從人文與社會、語言與閱讀、科學與技術、藝術與審美、體育與健康、勞動與實踐六大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2022年秋季開學,學校積極推進拓展類校本課程的探索實施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資源、環境狀況和學生個性發展需求等);2023年初步探索開設4~5門校本課程,先行先試,總結提升經驗;2023年秋季初步形成學校“五立”人生課程推進實施的一套課程體系,完成學校課程建設的頂層設計;2024年進一步開發豐富學校系列校本課程和學科拓展課程,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2025年力爭學校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校本課程,形成在金臺區有影響力的3~5門特色校本課程,在寶雞市域高中形成2~3門精品校本課程,以校本課程的發展帶動“五立”人生課程在金臺高級中學開花結果,促進學校高質量有特色的發展。

作者單位:陜西省寶雞市金臺高級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