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升教師課程實施能力,子洲縣第一幼兒園開展了以“五大領域課程優化”為核心的聽評課系列活動,通過“分組選題—集體研磨—實踐反思—資源共建”的閉環教研模式,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活動初期,教研組按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分組,各組結合幼兒年齡特點與發展需求,選定教研主題。各小組明確目標后,教師基于精心選定的教學主題開展獨立備課工作,深入分析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規律,從幼兒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出發,細致構思活動目標、環節設置與互動形式,設計出兼具趣味性與啟發性的活動方案,確保教學內容貼合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探索的興趣。

各教研組積極開展沉浸式集體備課活動,組內教師依次進行說課,詳細闡述教學思路、目標設定與環節設計;隨后通過互評環節,圍繞教學邏輯性、互動性、幼兒發展契合度等展開深入討論,提出針對性改進建議;接著聚焦重構流程,共同梳理優化教學脈絡,調整活動節奏與資源配置;最后對教案進行精細化打磨,反復推敲語言表述、提問設計與分層指導策略,形成兼具科學性與實操性的高質量教學方案。

教師依據修正完善后的教案有序組織教學活動,以清晰的教學思路引導幼兒參與互動。活動中,教師關注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指導策略,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與此同時,園內教師全員參與聽課,全程專注觀察教學環節實施、幼兒反應及師幼互動情況,認真記錄教學亮點與改進方向,為后續評課研討積累詳實素材,形成全員共研共學的濃厚教研氛圍。

20250507174944116-54-f0a87.jpg

聽課后,教研組開展多層次評課會:首先進行組內自評,授課教師結合教學目標達成度、幼兒參與度等方面反思活動亮點與不足;隨后進入互評環節,聽課教師圍繞教學環節連貫性、提問有效性、資源利用合理性等展開開放式討論,分享觀察到的細節并提出建設性意見;最后邀請園領導和骨干教師進行專業引領,從幼兒發展理論、課程設計理念等維度深入剖析教學實踐,點明改進方向與創新路徑,通過多維度對話碰撞,推動教學反思向縱深發展,助力教師專業能力提升。

教師吸納評課建議,圍繞教學目標、環節銜接、幼兒互動等維度修正教案,重點完善薄弱環節后,將最終教案提交至幼兒園教師資源庫,助力教學資源積累與教師成長。

責任編輯:劉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