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戶外環境動態創設與迭代探索
作者:■文/諶敦平
發布時間:2025-05-13 09:04:33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幼兒園戶外環境作為幼兒親近自然、鍛煉社交、激發探索欲的關鍵場所,其創設質量深刻影響著幼兒的游戲感受與成長軌跡。隨著教育理念的革新,幼兒園愈發重視戶外環境的自主游戲價值,力求打造一個既安全又啟迪智慧的游戲天地。在自主游戲的引領下,幼兒園戶外環境的動態創設聚焦于幼兒本身,尊重他們的興趣與選擇,通過提供多元、適宜的游戲環境和材料,點燃幼兒的自主學習與探索熱情,讓他們在游戲中探索、發現、學習。
一、區域規劃:多元布局,情境交融,自然共生
(一)創意天地,多元劃分。依據幼兒的興趣與發展需求,同時廣泛征集幼兒與家長的意見,鼓勵每位幼兒參與到環境設計中,精心規劃戶外游戲區域。如設立運動區、沙水區、角色扮演區、自然觀察區等,結合幼兒的想法構建空中步道、彩色小徑等游戲區,確保各區域既獨立又相互聯系,便于幼兒依興趣自由選擇與轉換游戲內容。
(二)情感浸潤,情境融合。在環境布置上,我們強調情境化設計,致力于營造充滿情感與故事性的游戲場景。通過模擬真實生活或童話故事,打造生動有趣的游戲環境。如在角色扮演區設置“換裝室”“生活場景”等,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體驗社會生活;在種植區打造“小小農場”,讓幼兒親手種植、照料植物,感受生命成長的喜悅。此外,在連廊中的“樹屋”“閣樓”等私密空間,也滿足了幼兒的心理需求。這些情境化設計不僅激發了幼兒的游戲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社交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
(三)生態理念,自然樂園。我們堅持生態理念,將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戶外環境創設中。通過種植樹木、花草等綠色植物,營造出一個生態平衡的戶外環境。同時,增設自然觀察區、生態探索區等,讓幼兒在入園、離園時都能親近自然,學習科學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此外,我們還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與景觀資源,設計出了具有挑戰性的游戲設施與活動路線,如山洞、土坡與攀爬架的結合,連廊與滑梯的組合等,以此激發幼兒的冒險精神與探索欲望。
二、材料供給:豐富多元,留白藝術,啟迪想象
(一)創意媒介,材料寶庫。根據游戲區域的需求與幼兒的興趣愛好,我們投放了各類低結構材料(如積木、輪胎、木板等),以及具有一定挑戰性和難度的材料。同時,建立幼兒園材料資源庫,面向家長廣泛收集材料(如石頭、樹枝、木棍、貝殼、果實等)。我們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由組合創造,以滿足他們多樣化的游戲需求。此外,我們還定期根據教師建議更新材料庫,引入新的游戲元素和挑戰性任務,以保持游戲的新鮮感與吸引力。
(二)簡約留白,想象無限。在環境創設中,我們注重留白藝術的運用。通過減少不必要的裝飾與設施,留出足夠的空間與時間,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我們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去填充這些留白空間,創造出屬于自己的游戲世界。如在幼兒自主游戲“公主搬家三部曲”中,幼兒充分發揮資源庫的廢舊材料,將山洞創設成公主的家,隨著游戲的發展又將公主的家搬進了樹屋和閣樓。又如,我們利用自然地形在幼兒園的土坡下創設了一組山洞,這些山洞為幼兒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伴隨著幼兒的游戲,山洞變成了神秘洞、鏡子迷宮、樂器洞等,充滿了神秘與樂趣。
三、師幼互動:引導啟迪,觀察記錄,共繪成長
(一)智慧引領,溫暖陪伴。在自主游戲中,良好的師幼互動是環境迭代的關鍵。教師在戶外游戲過程中要成為幼兒的引導者與伙伴,尊重幼兒的個性、興趣與需求,接納他們在游戲中的各種表現。通過提問、示范、鼓勵等方式,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與探索。如在幼兒園的感控小路鋪設、職業體驗區域設計中,我們鼓勵幼兒大膽參與設計。同時,我們要密切關注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與需求,及時調整游戲內容和材料,以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
(二)敏銳觀察,精準記錄。觀察與記錄是教師了解幼兒游戲情況、評估游戲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捕捉幼兒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記錄他們的興趣點、難點與進步點,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發展狀況與需求變化,為后續的環境迭代提供依據。如在沙水游戲區內,教師注意到陽光直射導致部分幼兒游戲疲憊、沙池游戲形式單一且沙子無法塑形等問題。經過評估分析,我們決定增加遮陽設施、豐富材料投放,以改善游戲環境。我們向幼兒征求沙池設計圖紙,充分采納他們的想法,將沙池改建在滑梯攀爬組合下方的空地上,有效解決了遮陽、防雨等問題。同時,在沙池中投放了篩沙工具、引進水源等,改善了游戲環境,增加了幼兒間的互動與合作機會。
幼兒園戶外環境的動態創設與迭代是支持幼兒自主游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以幼兒為中心進行環境設計、建立環境創設與游戲活動的互動關系以及實施動態更新與迭代策略等措施,我們可以為幼兒創造一個充滿挑戰與樂趣的戶外游戲環境。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市幼兒園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