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旬陽市第三幼兒園黨支部創新構建“12345”紅色強師機制,著力打造政治堅定、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新時代幼教隊伍,為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紅色動能。

筑牢“一個紅色根基”,涵養師德初心。黨支部構建“文化浸潤+實踐淬煉+制度護航”三維師德培育體系。一是堅持文化鑄魂,傳承“蠶文化”精神,融合“四有”好老師要求,打造“愛潤童心·紅燭筑夢”師德品牌,厚植教育情懷;二是堅持實踐賦能,開展進課堂做引領、進家庭暖童心、進社區送服務、進鄉鎮促均衡“四走進”先鋒行動,近三年資助生活困難幼兒570人次,送教幫扶鄉鎮園20余次,惠及群眾5000余人;三是堅持制度固本,建立“學習培訓—師德承諾—過程考核—負面清單”管理機制,將師德表現納入教師職稱評聘、年度考核等“一票否決”體系,設立黨員示范崗、師德標兵崗,形成爭先創優良好風尚。

20250513165855.png

錘煉“兩大核心能力”,賦能專業成長。聚焦“保教實踐力、教育研究力”雙提升,構建“學—觀—踐—思—賽”閉環培養模式。一是強化理論筑基,組建“紅燭讀書會”,推行“1+X”學習機制(1本紅色教育著作+X本專業理論書籍),結合“三會一課”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促進政治理論與專業素養同頻共振;二是強化實踐提能,創新“三看三研”教研法(看名師課例研設計、看師幼互動研策略、看教學成效研改進),通過“四課”研修(新教師亮相課、青年教師匯報課、黨員示范課、骨干引領課),形成全流程研磨機制;三是強化競技礪才,搭建“園級—片區—縣級”三級賽教平臺,黨員教師帶頭參與教學比武、技能大賽,形成以賽促訓、以訓促強的良性循環。

20250513170015915-51-dfda3.jpg_scale.jpg

培育“三級人才梯隊”,激活發展動能。實施“紅燭先鋒”培養計劃,構建“新手—成熟—骨干”遞進式教師成長體系。一是突出青苗筑基,推行黨建導師+業務導師的“雙導師制”,通過崗位練兵、紅色主題教學競賽等活動,幫助青年教師扣好職業“第一粒扣子”,近三年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人,青年教師達標率100%;二是突出強骨壯干,依托“雙帶雙培”機制,組建“黨員攻堅隊”,承擔園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究等重點任務,培育“三級三類”骨干15人,4名教師獲評安康市和旬陽市優秀教師;三是突出頭雁領航,依托“室坊站組”,打造“名師工作室+黨員創新團隊”,由省市級教學骨干牽頭開展園本課程、STEAM教育、學科核心經驗等專項研究,形成“頭雁引領、群雁齊飛”格局。

20250513170120924-59-99fb2.jpg_scale.jpg

建強“四塊紅色陣地”,構建研訓生態。打造“黨建+業務”融合陣地,形成協同育人閉環。一是建強名師工作室,聚焦“紅色教育與幼兒德育融合”開展專項課題研究,17項省市縣課題成功立項,其中6項已結題,5篇論文在省級核心期刊發表,296項教學成果在省市縣獲獎;二是建強學帶工作坊,圍繞“蠶文化”精神,牽頭開發園本課程,2件自制玩教具獲國家級一、二等獎;三是建強教學能手工作站,依托紅色教育基地,組織教師開展“紅色文化進園所”實踐活動,開發“小小紅軍行”“紅星小課堂”等特色項目;四是建強教研組,圍繞領域主題審議、課程游戲化等保教難點,開展“問題掛牌銷號”專項研討,年均解決保教難題20余項。

20250513170130842-7-3ef33.jpg_scale.jpg

搭建“五大成長平臺”,拓寬成才路徑。構建立體賦能平臺,助力教師多元發展。一是搭建科研平臺,設立“紅燭基金”,支持教師開展紅色小課題研究;二是搭建展示平臺,舉辦課程故事大賽、班本特色匯報、黨員教師風采展等,讓教師在實踐中提煉經驗、展示成果;三是搭建輻射平臺,開展“紅色聯建”行動,黨員教師送教下鄉、結對幫扶鄉鎮園所,年均開展培訓10余次,助力4所鄉鎮園創建市級示范園;四是搭建資源平臺,建設“智慧教研極空間”,實現優質資源共享;五是搭建評價平臺,建立“師德+業績+貢獻”三維考核體系,設置黨員先鋒榜、保教量化榜,激勵教師在育人實踐中擔當作為。

責任編輯: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