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藍田縣輞川鎮秦嶺深處郁郁蔥蔥(資料照片)。

(一)

又見榴花照眼明。

放眼三秦大地,沃野涌翠,錦繡如畫。時間的如椽之筆,在這里刻下歷史的印記,寫下時代的詩行。

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陜西考察或出席重大活動,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以大國領袖的全球視野、寬廣胸襟和天下情懷,給予三秦大地極強的思想指引和奮斗感召。

陜西持續從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汲取真理的力量、把準前進的方向、砥礪奮進的意志,不斷增強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強化思想引領,在學懂弄通做實上持續下功夫,努力以更加過硬的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把陜西的事情辦得更有成效;

強化戰略對標,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上持續下功夫,結合實踐發展變化不斷完善推進思路舉措,更好推動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突破。

以發展的步履,踏出奮進的節拍。

用前行的脈動,激蕩未來的和聲。

陜西以改革破題,以開放聚勢,以創新賦能,拿出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力爭在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干出新業績。

(二)

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方向。

新時代以來,經濟進入新常態,陜西面臨著這樣的思考:新的方位如何明確,新的目標怎樣確立,如何謀求新的突破?

關鍵時刻,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陜西考察指導,全面系統為陜西發展把脈定向,提出“五個扎實”的重要要求。

2020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陜西考察指導工作,看望慰問干部群眾,聽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并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五項要求”。

2023年,中國—中亞西安峰會舉行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對陜西各項工作提出要求,賦予了陜西面向西部、面向全國、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更重要的角色定位和更大的使命擔當,提出了“四個著力”重要要求,指明了新征程中陜西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發力點、突破點。

……

一次次來陜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將新的使命賦予陜西;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共同構成了推進新時代陜西各項事業發展的總遵循、總綱領、總指針——

不論是提出“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等目標要求,還是提出“五個扎實”“五項要求”“四個著力”等任務要求,思想上一脈相承、目標上一致同向、要求上一體多維。

對陜西而言——

這是政治指引——貫穿著對新時代黨員干部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的深刻要求。

這是戰略指引——闡述的是省域層面“怎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等基本理論和實踐問題,解決的是陜西發展錨定什么樣的戰略目標、肩負什么樣的戰略使命、遵循什么樣的戰略布局等關鍵和要害問題。

這是方法指引——既從戰略上為陜西改革發展指方向、出題目,又從戰術上為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教方法、給思路。

這是精神指引——既寄托著對陜西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殷殷囑托,也蘊含著對陜西干部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實現目標的明確要求。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陜西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將其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長期戰略任務,常學常悟、常學常用。

(三)

沿著發展的主軸,循著既定的路徑,我們該如何奮楫揚帆,敢為人先、大膽實踐?

天下事,識為先。作為后發省份,陜西承擔著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等多重目標任務,面臨著環境、資源、能耗、債務、安全等多重約束條件。在困難和挑戰中探索前行,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魄力。

追趕超越永遠在路上。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陜西的新定位、新使命,緊抓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個重大任務、安全發展這個底線任務,陜西不斷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

牢記“國之大者”,心領神會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精髓要義和實踐要求,把“五個扎實”“五項要求”“四個著力”貫通起來,把理論體系、戰略體系、實踐體系銜接起來,形成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執行框架、施工圖表;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當好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積極謀劃具有陜西特色的諸多改革舉措,形成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的任務書、路線圖。

著力揚優勢——陜西緊扣科教、能源、區位、文化等優勢,打通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提升區域競爭力。加快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硬支撐、注入新動能。通過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發揮“三項改革”點火器作用,聚集人才、資本、科技等各類創新資源,從而有效打破科技優勢與經濟發展轉化“堵點”,推動全省創新驅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

著力育新機——從加快建設以現代能源、先進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旅游等萬億級產業集群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到開拓光子、氫能、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投資藍海,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中,陜西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著力補短板——陜西把市場“無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更好對握起來,把資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更好統一起來,下氣力解決市場發育不夠、開放不足、城鄉區域不協調、居民收入不高等問題,進一步堅定開放的決心、優化開放的舉措、永葆開放的攻勢,在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中強動力、增活力。

著力守底線——陜西深入修補隱性“漏洞”,排查化解可能威脅到發展根基的工作薄弱點與潛在安全風險,錨定安全底線推進有利于固本強基的改革,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根本增強發展與安全的協同性,以本質安全為目標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水平。

舉一綱而萬目張,抓關鍵則全局活。在關聯度、協同性強的整體工作中,還需找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以起到“一子落而滿盤活”的作用。

“三個年”活動,是陜西推動全局任務落實的“牛鼻子”。在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沖擊影響加大的形勢下,用好這一重要抓手,是戰略考量,更是關鍵所在。

陜西在直面問題、解決難題,更新思維、強化舉措,注重實績、務求實效中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強化“一盤棋”思維,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廣泛凝聚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的強大合力,在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外貿拓展、重點產業鏈群建設、穩就業促增收、問題整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8個方面,以重點突破之功收帶動全局之效,推動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邁出更大步伐。

以改革之勇解難題,以創新之舉強動能,以攻堅之勢求突破。陜西在順應時代大勢、符合發展規律、彰顯陜西特點、服務全國大局的省域現代化建設之路上堅定不移勇往直前。

(四)

一個產業,如何創造奇跡?

2萬輛、3萬輛、9萬輛、24萬輛——2021年到2024年,4年間,陜西汽車出口數量增長8.5倍,貿易值增長7.3倍,成為陜西外貿領域一大亮點。

亮眼數據背后,是陜西延鏈補鏈、聚鏈成群的深刻實踐。

——陜西攻堅克難。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認真落實各項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突出重點行業企業固底盤,突出“兩重”“兩新”擴內需,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三個年”活動對貫通落實的促進作用、瓶頸制約的破解效力和對整體發展的牽引功能越來越凸顯,其形成的強大勢場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陜西發展“穩”的基礎不斷鞏固、“進”的動力加快積蓄、“新”的質效持續提升。

一塊煤炭,如何“由黑變白”?

從日常用的奶茶杯、餐盒,到工業用的光伏膠膜、電池電解液,越來越多“含新量”高的產品相繼誕生。陜北煤化工產業一改“傻大黑粗”的形象,將煤“吃干榨盡”,不斷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邁進。

轉型升級之下,傳統產業擁有了神奇的“魔力”。

——陜西改革創新。以揚優勢、育新機、補短板、守底線為著眼點推進全面改革,以教育科技人才互動和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為突破口推進全鏈創新,以外事外經外貿外資外宣聯動和橫向經濟技術協作為主抓手推進全域開放。“三項改革”試點單位突破200家,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榆鄂寧現代煤化工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中歐班列(西安)累計開行量突破2.5萬列,改革開放創新釋放的新動能正在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一顆蘋果,如何“搖身一變”成“金果子”?

在延安市吳起縣南溝村,在曾經貧瘠的黃土地上,高標準山地蘋果示范園和生態農業示范園拔地而起。文化旅游、特色農家樂、山地蘋果……一系列鄉村產業依托當地的好生態發展起來,托起了鄉親們沉甸甸的致富夢。

鄉村變化的背后,是暖暖的民生幸福。

——陜西務實奮進。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脫貧人口、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扎實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繼續快于經濟增速。古木參天,朱鹮翩翩,生態保護縱向補償機制覆蓋秦嶺、黃河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山清水秀好風光成為常態。

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三秦大地上正書寫著一張張埋頭苦干的答卷、一份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

今年一季度,陜西GDP同比增長5.6%,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向新向好的良好態勢。

奮力實干者必有所進,勇于創新者必有所成。

以“追趕超越”的身姿風雨兼程,用“高質量發展”的步履砥礪前行,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實踐,落筆從容,行筆穩健,處處映射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五)

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擁抱未來。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從來處觀照未來,什么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的實踐切口?何處是省域層面組織經濟工作的關鍵要害?如何才能增強與東中部地區同場競技、同頻共振、聯動發展、共同發展的戰略主動?

2月5日,蛇年春節收假第一天。陜西“新春第一會”擊鼓催征,發出了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八場硬仗”的動員令,動員全省上下真抓實干、積極作為,聚焦關鍵性戰役、謀劃突破性舉措、務求標志性成果,聚心聚智聚力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路就在腳下。

看準了就抓緊干。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

要樹立正確導向。把干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眾認可不認可作為評判標準,牢固樹立和踐行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堅持以新發展理念把握發展、衡量發展、推動發展。發揚改革精神、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本領。

要確定主攻方向。緊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問題、影響社會公平正義的熱點問題、民生方面的難點問題、黨的建設的突出問題、各領域的風險問題,精準確定主攻方向,抓好謀劃,決不能打無準備之仗。科學調配力量、加大攻堅力度,形成問題解決與工作提升的良性循環。

要鉚足一股韌勁兒。勇于攻堅克難,敢于直面新問題,突破慣性思維,摒棄守舊觀念,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積極搶抓戰略性機遇、政策性機遇、歷史性機遇,不斷打開陜西事業發展新天地。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陜西把三秦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繼續以奮斗之姿、實干之態躬身入局的出發點,勇擔責任、不辱使命,求真務實、敢作善為。越是任務艱巨繁重,越要保持優良作風,持續進行思想上的砥礪、組織上的鍛造、作風上的凈化。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把握和推進作風建設,必須切實把開展學習教育煥發出來的良好作風轉化為大抓發展、大抓服務、大抓效能的強大動力——

弘揚為民之風,牢固樹立造福人民的政績觀,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落實“四下基層”制度,在傾聽人民呼聲、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中增強本領;

大興務實之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為群眾排憂解難、為企業紓困幫扶、為基層減負賦能,把穩經濟增長、強問題整改、守風險底線各項工作做出成效;

糾治不正之風,輕車簡從、勤儉節約,整治文山會海、杜絕政績工程、嚴管鋪張浪費,讓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之弊、行為之垢,在正風肅紀的“鐵掃帚”下無所遁形。

好作風是凝聚力,更是戰斗力。以“三個年”活動為牽引,強化踐行正確政績觀,砥礪擔當作為好作風,鼓足埋頭苦干精氣神,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揚優勢、育新機、補短板、守底線,以只爭朝夕的干勁拼勁推進改革、促進創新、擴大開放。

(六)

發展總是前后相續的。

回望過去,三秦大地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在新時代建功立業的征程上,寫下了或恢弘壯闊的詩篇、或激動人心的故事。

一年又一年,發展的成就不斷寫就。

立足當下,在生機與活力中亦有艱巨的任務和考驗,正需搶抓機遇、勇于變革、應對挑戰。

恒者行遠,思者常新。

陜西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切實擔負起政治使命、歷史使命、時代使命,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干好每件事、走好每一程,一步接一步、一環扣一環,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奮楫篤行。

陜西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新的征程中闖關奪隘、攻城拔寨,持續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化為砥礪前行的動力,變為可期可待的目標,在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的時代大潮中,開辟更為廣闊的天地,書寫更為輝煌的歷史!

責任編輯:胡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