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多能型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高職院校地鐵全自動運行人才培養實踐研究
作者:王維華 趙振乾
發布時間:2025-05-22 11:12:39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全自動運營場景及運營理念的變化對城市軌道交通現有人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運營和維護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一專多能型職業能力培養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因此,通過分析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特點和地鐵運營企業針對全自動運行系統崗位融合的用工需求,結合高職院校地鐵全自動運行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現狀,探索高職院校城軌類專業地鐵全自動運行一專多能型人才的培養模式,通過教學實踐全面提升地鐵全自動運行人才的培養和社會服務能力。
[關鍵詞]一專多能 全自動運行 高職院校 人才培養
2024年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創新團隊資助項目;陜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一專多能型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地鐵全自動運行實訓基地建設研究》(編號:SGH23Y3066)。
引 言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對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在保證行車安全、提高運輸效率、節能環保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采用技術先進、性能穩定、效率優先的全自動運行系統成為軌道交通建設的迫切需求,全自動運行系統已經在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截至2023年末,中國內地已有20個城市開通全自動運行線路39條,已投入運行的全自動線路總長度達到985.3公里,占已投運城軌交通線路總里程的8.77%。其中,2023年共計新開通全自動運行線路長度185.66公里,占2023年新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總里程的20.99%。西北第一條無人駕駛線路(西安地鐵16號線)已于2023年6月27日開通初期運營,同時西安地鐵8號線、10號線以及15號線也將同步采用全自動運行技術。與傳統CBTC相比,全自動運行系統的運營場景及運營理念明顯不同,對人員素質和崗位技能要求普遍提高。全自動運行系統對信號、綜合監控、站臺門、車輛等系統進行數據融合,要求運營和維護人員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運(營)、維(護)分離,崗位融合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迫切需求。隨著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快速增長,在人才隊伍培養方面也面臨著各專業人員缺口大、師資嚴重不足、缺乏全自動運營經驗等一系列問題。
地鐵全自動運行特點分析
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是以乘客為中心,以進一步提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效率及軌道、車輛、人員等全方位最佳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為導向,基于現代計算機、通信、控制和系統集成等技術,由信號、車輛、綜合監控、通信、站臺門等與列車運行相關的設備組成,實現列車運行全過程自動化控制的系統。全自動運行線路與以往既有線路相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新的運營理念和規則
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提高了軌道交通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運用控制中心實現集中控制,現場實現無人化。與傳統CBTC相比,地鐵全自動運行的運營場景及運營理念有明顯不同,地鐵全自動運行線路降低了現場運營人員的配備需求、進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全自動運行系統設備增多、設備更加復雜,需對設備維護及人員配置進一步優化。因此,在全自動線路開通初期,地鐵公司一般需要組建人員素質和崗位技能較高的獨立運營團隊。
2.逐步過渡、積累經驗
線路大多數按GoA4設計以GoA3運營,通過3~5年的運營磨合,使運營、維護人員適應新模式之后,逐步過渡到GoA4。這也使得在線路初期,需要針對運營人員進行大量的全自動運行系統場景培訓。
3.系統整合,大范圍聯動
系統以信號或綜合監控為基礎進行集成,對信號、綜合監控、PIS、CCTV、站臺門、車輛等系統進行數據融合,更好發揮全自動系統的綜合聯動功能。這也使得系統的結構和組成更加復雜,要求運營和維護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
地鐵全自動運行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需求分析
全自動運行線路與以往既有線路相比,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提高了軌道交通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運營控制中實現集中控制,現場實現無人化。地鐵全自動運行的運營場景及運營理念與傳統CBTC有明顯不同,地鐵全自動運行線路降低了現場運營人員的配備需求、進一步降低了人工成本。另外,全自動運行系統設備增多、設備更加復雜,需對設備維護及人員配置進一步優化。
全自動運行運營模式創新帶來了崗位職能轉變和重新組合,為適應城軌運營企業針對全自動運行系統崗位融合的用工需求,實現運(營)、維(護)分離,融合發展培養一專多能型職業能力人才已經成為未來企業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新方向,全自動運行崗位需求及職責如表1。

地鐵全自動運行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需求分析
1.高職院校地鐵全自動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1)崗位融合,一專多能型人才需求量增大
與傳統CBTC相比,地鐵全自動運行的運營場景及運營理念明顯不同,新的運營理念和規則使得全自動運行運營崗位職能發生重大轉變,崗位融合已成為行業發展趨勢。隨著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增多,在人才培養方面面臨著各全自動運營專業人員缺口大、師資嚴重不足、缺乏全自動運營經驗等一系列問題。
(2)崗位技能要求提高
雖然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可以提高乘客服務質量、提升調度指揮效率并降低運營人員勞動強度、減少人為誤操作,進一步提高安全性,但是崗位融合使得多職能隊伍需要承擔更多種類的工作任務,如傳統地鐵發車由站務員和司機共同負責,而全自動運營由于不設司機,車輛啟動安全由站務員負責,因此對站務員應急處置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要求站務員轉變思維模式,掌握更多的技能,從而滿足新的崗位需求。
2.高職院校地鐵全自動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由于我國地鐵全自動運營時間較短,各地鐵運營公司全自動運行崗位設置、崗位融合、人才培養還在不斷的摸索完善階段,開設城軌類專業的高職院校全自動運行人才培養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高職院校全自動人才培養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課程體系方面
城軌類專業的高職院校所開設課程主要針對地鐵傳統崗位,現有課程無法培養全自動新增功能、故障處理、應急處置等能力。
(2)全自動運行實訓基地建設方面
高職院校實訓室都是基于非全自動運行技術建設,實訓室之間的聯動性較差,無法實現全自動運行。以此為基礎培養的人才難以滿足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的要求,更難以實現產教深度融合以及專業群的高質量發展。
(3)崗位核心能力培訓體系方面
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系統對人員崗位知識和多專業聯動配合、綜合協作處置能力及綜合管理能力,以及運維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此,需建立和全自動運行線路相配套的崗位核心能力培訓體系,持續優化,提高學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勝任能力。
高職院校地鐵全自動運行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通過分析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特點和運營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地鐵運營企業對全自動運行系統崗位融合的用工需求,提出以下高職院校地鐵全自動運行一專多能型人才培養模式。
1.基于全自動運行崗位能力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標準,重構課程體系
全自動運行線路與既有線路相比,功能大幅度擴展,聯動關系更加復雜;新增大量運營場景,應急場景差異大;崗位職責合并重組,崗位核心能力要求提高。如上海地鐵10號線通過研究適應全自動運行線路的多職能崗位,實現了崗位技能的有效復合。上海地鐵10號線多職能隊員(列控)能夠實現司機離開駕駛室至車廂巡視設施設備和四亂整治,并為車廂乘客提供一定的客運服務工作;多職能隊員(站控)能夠實現客服中心行車值班員與客服人員復合,在監控線路運營時執行客服中心客運服務工作;多職能隊員(巡視)能夠實現供電、通號、機電檢修及車站站臺站務工作的技能復合,全面負責車站設施設備日常巡檢、站臺監護及故障初期應急處置工作。
基于全自動運行崗位能力需求,結合全自動崗位設置、崗位復合情況,高職院校應以地鐵全自動運行崗位能力為主線,結合不同崗位知識要求和素質要求,優化地鐵全自動運行人才培養標準,重新構建課程體系。
2.建設全自動運行實訓基地,強化崗位核心技能
高職院校建設全自動運行系統專業實訓基地,內容需要符合全自動運行新增特點,核心要求是按全自動運行場景進行模擬仿真,滿足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車輛應用技術(列車駕駛方向)、城市軌道交通通信信號技術等相關專業的實訓教學要求。全自動運行實訓基地建設應包含以下內容:
(1)正常運營場景
全自動運行系統專業實訓基地的正常運營場景包含但不限于早間上電、列車喚醒、列車休眠、列車出庫、列車入庫、列車進入正線、列車退出正線、列車區間運行、進站停車、站臺作業、列車清客、清掃、休眠以及自動洗車等。
(2)故障場景
全自動運行系統專業實訓基地的故障場景包含但不限于控制中心整體故障、車輛故障、信號故障、站臺門故障、供電設備故障、綜合監控故障以及線路故障等。
(3)應急處置場景
全自動運行系統專業實訓基地的應急處置場景包含但不限于車站突發大客流、火災包括列車火災和車站火災、人員侵入、車門或者站臺門夾人夾物、車站失電、列車救援等。
3.開發地鐵全自動運行實訓教學項目,完善全自動人才培養實訓教學課程體系
在全自動運行人才培養標準基礎上,結合不同崗位能力要求,構建面向全自動人才培養的實訓教學體系,地鐵全自動運行實訓教學項目的開發以全自動運行無人駕駛系統運營場景為主線,實訓項目主要包括全自動列車線路的正常運營場景實訓、故障運營場景實訓、應急處置場景實訓三部分(見表2)。

通過地鐵全自動運行實訓教學,能夠使學員全面理解和掌握無人駕駛信號系統結構,了解調度中心設備、車站站控室設備、信號設備、車輛和駕駛臺設備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并通過參與實訓練習,掌握全自動運行系統的工作場景,提升設備的維護、故障識別與處理等應用技能。
4.推動地鐵全自動運行師資隊伍建設,構建人才培養專家庫
地鐵全自動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是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地鐵全自動運營管理經驗、故障處理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并能將行業最新的技術和要求引入日常教學。因此,高職院校需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將理論與崗位實踐有效融合,積極組織教師前往全自動運行線路開展實踐鍛煉,深度融入地鐵全自動線路現場,通過崗位實操,磨練實踐技能。同時,聘請企業全自動運營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進校園深度參與實訓教學及技術培訓,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5.對接崗位技能要求,制定實訓項目考核評價標準
為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和運用,以及促進高職院校全自動運行人才的培養,滿足企業發展對于人才的需要,應采用綜合評價、個人評價等方式,將考核評價貫穿整個實訓教學過程中,并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為依據,制定評價標準。
結 語
在地鐵全自動一專多能型職業能力需求下,為適應城軌運營企業針對全自動運行系統崗位融合的用工需求,基于全自動運行崗位能力,結合全自動崗位設置、崗位復合情況,高職院校要以全自動運行崗位能力為主線,結合不同崗位知識要求和素質要求,制定人才培養標準。加強地鐵全自動運行師資隊伍建設,構建人才培養專家庫,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為營造良好的實訓教學環境,完善地鐵全自動運行實訓基地,強化崗位核心技能;通過全自動實踐教學項目開發,開展實訓教學;開展師資培養、技術服務、員工培訓,提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翔,陳麗君.地鐵全自動運行系統運營場景的幾點探討[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21(10):228-232.
[2]姚依克.成都地鐵全自動運行線路應急管理體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20.
[3]劉婷婷.全自動運行(FAO)背景下城軌運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措施研究[J].大學:研究與管理,2022(8):80-83.
[4]張敏,韓陽,馬運康,等.全自動運行地鐵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1):9.
[5]張振華.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線路運營安全風險分級管控[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23,26(2):23-27.
[6]韋方政.基于全自動運行線路需求的一專多能人才模式探討[J].鐵道運營技術,2023,29(4):52-54.
[7]周奕成,王義惠,牛儒,等.多場景下地鐵全自動運行線路應急人員配置優化[C].2023中國自動化大會論文集,2023:6.
[8]劉玲,劉繼成,鄧永果,等.全自動運行系統培訓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3):230-233.
[9]常鵬.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功能分析及故障應對[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工程技術,2023.
[10]曾光,杜飛,鄭鋰.智慧城軌背景下軌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重構探討[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23,26(6):280-283.
(王維華、趙振乾: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熱點新聞
深度報道
新聞視頻

投稿
APP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