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鄉村振興和大學生基層就業是當前我國的兩大重要問題。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而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大學生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本文以部分高職院校近年基層就業數據和現狀為依據,提出當前高職院?;鶎泳蜆I大學生面臨的困境和問題,通過深度分析和思考,從多個層面、不同維度、廣泛的視角和就業工作實際提出鄉村振興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有效途徑、措施和解決方案。

[關鍵詞]鄉村振興  高職院校  大學生  基層就業

基金項目:陜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學規劃2024年度課題《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路徑研究》(編號:SGH24Y3380);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22年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問題研究——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編號:SK22-86);楊凌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教育部“宏志助航計劃”就業能力培訓課程在就業指導課中的應用研究——以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編號:JG23118)。


引  言

多年來,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三農”問題,足以看出國家的關注及重視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決心和謀略。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如何培養一批愛農業、知農業、懂農業的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問題,亟待解決。研究表明,高職院校學生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然而,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結構性矛盾突出、就業環境更加復雜、學生求穩心態明顯等因素導致當前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異常嚴峻。在這種情況下,“鄉村振興”的實施,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廣大基層農村高素質人才缺乏問題,還可以有效緩解高職院校群體的就業壓力。但高職院校學生基層就業的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因此,研究鄉村振興視角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問題,引導他們扎根基層,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鄉村振興與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價值分析

1.促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村現代化建設

“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提出的加強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實現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利器。當代大學生生逢其時,用自己所知、所學、所悟,賦能國家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強化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義不容辭。大學生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更是鄉村振興大潮中的生力軍和中流砥柱。高職院校生源多半來自農村,他們了解農村的風土人情、熟悉農村的勞作方式、適應農村的自然環境。因此,積極引導高職院校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轉變就業觀念,積極投身到廣大農村、鄉鎮、社區等基層地區成為落實大學生基層就業的關鍵要素。

2.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

近年來,受畢業生規模的持續增大、就業環境更加嚴峻、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畢業生求穩心態明顯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就業工作壓力巨大,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已成為全社會的民生問題。國家大力倡導的“鄉村振興”恰逢其時,為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了廣闊的工作平臺和就業機會,有效拓寬了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助力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緩解了社會的就業壓力,實現了高素質人才城鄉二元結構的合理配置。此外,大學生基層就業,對增強基層精神文明建設、擴充新農人群體數量、構建和諧鄉村和促進農民增收等具有加速作用。

3.落實立德樹人,構建大思政教育格局

高校培養人才的著力點是立德樹人,而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是要做好高校就業思政育人。就業育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環節,是高校構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重要內容,是引導大學生在鄉村振興大舞臺建功立業的重要途徑。要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發光發熱。要培養學生的愛農情懷,就要在學生的入學教育、主題班會、就業指導課程、就業講座、職業素養團建等課程和活動中融入就業育人思政元素,切實把就業育人的深度和效度融合到思政教育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個人理想和國家發展需要相結合,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和成才觀。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助力鄉村振興,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現狀

筆者專職從事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8年,根據多年的調研、訪談以及對掌握的基礎性基層就業數據的梳理得出,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落實率普遍較低,培養的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輸送至基層鄉村嚴重不足。以某“雙高”院校為例,2021年,在6023名畢業生中,參與“西部計劃”的僅有6名,到農村就業的15名,到社區或鄉鎮就業的20名。2022年,在6464名畢業生中,參與“西部計劃”的僅有4名,到農村就業的57名,到社區或鄉鎮就業的268名。2023年,在7372名畢業生中,參與“西部計劃”的僅有6名,到農村就業的507名,到社區或鄉鎮就業的92名。三年來,某“雙高”職業院校學生基層就業畢業去向落實率平均為4.66%,比例相當低下。但值得慶幸的是,在國家鄉村振興和基層就業的號召下,在基層就業政策的大力宣傳和積極引導下,該高職院校畢業生基層就業的比例逐年增加,且增幅較大。具體數據詳見表1。

20250522171226696-9-d6ae2.png

同樣,筆者梳理了另一所“雙高”高職院校2021—2023年的基層就業數據,2021年,基層就業畢業去向落實率為6.82%;2022年,基層就業畢業去向落實率為7.93%;2023年,基層就業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15%。筆者調研了3所“雙高”高職院校及基層就業情況,從調研數據總體分析來看,基層就業的高職院校大學生比例依然低下。農村生源占據60%的高職院校,學生回鄉鎮、到農村就業比例僅為4.14%,這種較為明顯的反差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和深思。

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面臨的困境

1.傳統觀念影響,就業意愿不強

上世紀90年代末,我國的高等教育生源擴招政策出臺。中國的“精英教育”轉向了“大眾教育”。對于寒窗苦讀十幾年、教育資源匱乏的鄉村學生來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勝算大了幾分,而他們畢業后面臨的就業也被貼上了“逃離農村”“改變家族命運”的標簽。他們從小在家庭的熏陶下,在傳統觀念的禁錮和影響下,認為唯有上大學,掌握一門技術,才能跳出“農門”,才能挺進、扎根大城市的觀念根深蒂固。此外,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家庭情況普遍不太好,家庭和教育環境的匱乏讓這部分學生對自身的定位、分析、優劣勢了解不足,認識不清。另外,高職院校學生對國家基層就業政策了解不到位。在這一系列傳統就業觀的影響下,高職大學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意愿不強,盲目向城市“進軍”。

2.基層就業單位少,吸納能力受限

基層就業是指到城鄉基層工作。一般來講,“基層”既包括廣大農村地區,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區;既涵蓋縣級以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也包括社會團體、非公有制組織和中小企業;既包括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也包括艱苦行業和艱苦崗位。當前,國家針對高校大學生實施的國家基層項目主要有“西部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農村特崗教師”四類。但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而言,能夠申報的僅有“西部計劃”和“大學生村官”,然而對于“大學生村官”項目,近年申報的主體也轉向本科生及以上學歷。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為國家“示范院校”和“雙高院校”,近五年,“西部計劃”項目成功錄取人數平均為5.3人。其他國家基層項目的申報,例如“三支一扶”“農村特崗教師”,高職院校學生的學歷、專業資格均不符合要求,無法申報。因此,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主要途徑是非公有制組織和中小企業。但由于基層鄉鎮、農村位置偏遠,基礎設施不完善、生活環境差,到基層農村投資企業較少,因此,吸納大學生就業的崗位資源非常有限,鄉鎮企業吸納能力受到嚴重限制,這也直接導致了高職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途徑受阻。

3.基礎保障不足,工作生活不便

近年來,廣大農村在環境改善、文化建設、精神風貌、鄉村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成果顯著。盡管如此,農村在基礎設施保障的完善程度上和城市還是有一定差距。例如,目前一些農村的道路主街道是水泥鋪設,次街道還是泥濘道路;有些農村沒有幼兒園;有健身器材但也基本受到損壞無法使用。大多數農村基礎設施保障不足,造成工作生活不便。當代大學生學習和在校生活基本都在城市,他們已經習慣了便利的出行方式、良好的教育資源、優質的醫療條件、優越的居住生活條件、多樣化的娛樂類型等。城鄉各方面條件的巨大反差,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講,難以接受和適應,這種窘迫的現狀嚴重阻礙了大學生到基層農村就業的積極性。

4.專業設置更新慢,培養與需求脫節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而人才的培養是大學教育最核心、最關鍵的環節。作為高職院校,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致力于學生日后成為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高等職業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重實踐、重能力,與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人才需求有效契合。但是經過筆者調研發現,高職院校有些專業設置僵化、陳舊、滯后,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例如,一些農林類專業設置嚴重滯后。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方式正在由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閑農業等現代農業轉變,然而有些高職院校農林類專業設置、課程的講授還停留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如此培養出來的農林類專業學生與實際就業崗位需求的專業人才匹配度低且無法有效銜接,導致學生學有所獲,卻無法勝任專業相關工作,從而導致人才供給和基層農村崗位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對策與策略

1.引導學生轉變擇業觀念,積極投身鄉村基層就業

數據調研結果顯示,學歷的高低與大學生基層就業比例呈反比,也就是說,當前,基層就業的主體主要是高職院校大學生。高職大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專業技術技能,動手能力強,能夠有效服務農業發展。為提升高職大學生熱愛基層、投身基層、扎根基層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校要強化針對學生的就業指導服務,積極引導其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用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主陣地,發揮其就業育人的核心引領作用。研判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并詳細解讀大學生基層就業專項政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確定學生個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此外,學??梢岳镁蜆I大講堂、就業專題講座、就業育人活動等,通過邀請鄉村成功就業、創業的優秀校友回校分享其就業創業故事、宣傳報道優秀校友鄉村創業案例等系列活動,做好榜樣引領和就業價值觀的引導,幫助學生全面、細致地了解農村基層就業相關政策,看到農村基層就業的機遇以及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廣闊前景,讓學生對鄉村基層就業產生和城市就業一樣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主動到鄉村基層建功立業,在實現自我價值同時,助力鄉村振興。

2.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增強就業吸納能力

鄉村振興的前提是加強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其關鍵在于人才的引入,而這一切最終指向了鄉村產業和其對就業群體的吸納能力。前文已分析過高職院校大學生國家基層就業項目可申報形式單一且就業人數非常有限,因此,農村基層企業就業成為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的主渠道。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成為解決大學生基層就業的有效路徑。當地政府在發展第一產業的同時,可以出臺相應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吸引大學生創業發展鄉村特色相關的第二、第三產業。例如,某農村地區的農產品主要是黃桃、蘋果、梨等,為了打開市場銷售渠道,可以鼓勵大學生到該村創辦互聯網+電商平臺公司,實現第三產業升級。為擴容售賣水果的附加產品,可以招商引資進行水果的深加工,把黃桃、蘋果、梨做成罐頭、果汁、果脯等售賣,實現農產品第二產業的升級。此外,還可以依靠這些水果不同的花期和成熟季,發展鄉村休閑觀光、采摘旅游、農家樂等第三產業,這樣不僅可以改善農業農村產業結構,增加大學生的基層就業崗位,也可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3.加強基礎設施保障,提升工作生活環境

國家為了號召廣大青年大學生到農村就業,出臺各種政策,給予各種就業、創業補助和優惠政策。但目前大學生到基層就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人才流失嚴重,基層就業過渡性人才居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村基礎設施保障不足,工作生活環境差。為此,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亟待解決。第一,要解決鄉村道路交通不便問題。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便利是縮短城鄉時空距離的“最后一公里”。其次,要促進城鄉教育、醫療融合,加強大學生到農村地區支教、支醫力度。城市教師、醫生可以定期到農村義診,對農村教師、醫生定期進行培訓、幫扶。第二,要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娛樂器材的投放,完善物流服務體系,在努力改善農民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不斷豐富鄉村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多舉措逐步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服務保障、改善就業環境,讓基層就業大學生能夠享受更好的社會公共服務,提升其獲得感和幸福感,使其“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4.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有效銜接培養和需求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學校在做好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在相關專業課程體系中可以增加鄉村振興所需人才的就業能力元素。此外,學校在進行學科專業建設的同時,可以從鄉村振興的維度設置相關專業,以終為始,進而開發、構建相關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課程內容、課程教材等。也可以將原來農學類相關課程及時進行更新、調整設置。在課程建設中,要融入“互聯網+”“AI+”農業模式因子,打造與時俱進的相關課程,開設創業基礎課程,進而提升學生所學課程與鄉村振興所需人才的契合度,促使國家戰略層面所需的鄉村振興人才能夠與高職院校培養的相關專業學生有效銜接、無縫對接,從而高度匹配。

結  語

鄉村振興和大學生基層就業是當前我國的兩大重點工作。大學生基層就業是國家就業政策的一種主要體現形式,是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有效途徑,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高職院校大學生是農村基層就業的主體和中堅力量。雖然在當前的基層就業過程中,高職院校大學生面臨著一系列的困難和挑戰。但隨著國家對就業和鄉村振興的高度關注和聚焦,以及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的轉變和就業能力的不斷提升,相信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基層就業問題能夠得到很好的解決,從而使鄉村振興和大學生基層就業有機結合、相互促進、融通發展,有效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和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痛點、重點、焦點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慧慧.鄉村振興戰略下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2021.

[2]可文彤欣.基層就業政策對在校大學生基層就業意愿的影響效用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8.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1(2):4-11.

[5]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20(12):8-22.

[6]駱文偉.高校引領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途徑創新——以海西高?!叭б环觥庇媱潪槔齕J].長春大學學報,2010(8):104-107+110.

[7]李少華.鄉村振興戰略視野下大學生鄉村就業創業引導基金建設研究[J].農業經濟,2020(6):110-112.

[8]鮑志倫.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農村基層就業的政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20(12):15-16.

(楊麗軍、劉鑫尚:楊凌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言